发布时间:2018-10-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导师黄碧光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导师黄碧光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福建农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福建农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福建农林大学考研难吗]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 [福建农林大学排名] [福建农林大学考研群]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费]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导师黄碧光正文


  姓名:黄碧光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作物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麦类遗传育种。

  一. 个人简况:
 
  黄碧光(1971.1-),副教授,博士。1993年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本科毕业,1996年福建农林大学果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1年成为福建农林大学在职博士生,2005年获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

  2. 承担课程:《细胞遗传学》(研究生课程)、《遗传学》(本科生课程)

  3. 研究方向和领域:麦类遗传育种

  4. 主要承担课题:

  (1) 1999-2002年 主持“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诱导”项目获校青年基金资助 0.2万元

  (2) 2003-2004年 主持大麦附加小穗突变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项目获省基金资助(B0310012)4.0万元

  (3) 2002-2005年主持“利用单倍体技术培育糯性小麦品种”获省教育厅资助(JA02203)1.5万元

  (4) 2010.3-2011.6主持“问题式教学法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获福建农林大学第四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0.2万元

  (5) 2009-2012主持“大麦多棱分枝穗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研究”获省教育厅资助(JA09079)1万元

  (6) 2009年-2012年 大麦多棱分枝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5万元5. 教学科研成果:《遗传学》课程---省级精品课程,2008,排名第3

  6. 代表性论著:

  (1) 小麦蓝粒基因通过雌雄配子传递差异的初步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5),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5000字)

  (2) 籼稻品种93-11遗传转化中抗生素适宜剂量的筛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7 36(4),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9500字)

  (3) 提高糯性鉴定后小麦种子发芽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5),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3000字)

  (4) 蓝糯小麦种质的选育,《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3),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3200字)

  (5) 利用混合分离分析法和Mapmaker/Exp软件定位互作基因的策略 《科学通报》 2006,51(18),中国科学院主办,ISSN0023-074X/CN11-1784/N,第二作者(约10000字)

  (6) Strategy for the mapping of interactive genes using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method and Mapmaker/Exp softwar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Vol.51,中国科学院主办,ISSN0023-074X/CN11-1784/N,第二作者(约9800字)

  (7) 大麦多棱分枝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遗传》2004,26(6),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CN11—1913/R,第一作者(约6500字)

  (8) 高花培力籼稻种质的获得与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 3. ,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6000字)

  (9) 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4),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6500字)

  (10) 杂交水稻V优77色素与育性的遗传关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2002,17(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CN35—1195/S,第一作者(约3600字)

  (11) 外源DNA 直接导入技术在麦类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综述) 《福建农业学报》2003 18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CN35—1195/S,第一作者(约8500字)

  (12) 黄碧光 刘思衡 麦苗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开发利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 22(5),天津市食品研究所主办,CN12—1231/TS,第一作者(约5000字)

  (13) 蕉柑幼果内源激素和多胺的消长与种子败育的关系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 26 (4) ,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6000字)

  (14) 蕉柑少籽(无籽)的授粉生理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 26 (3) ,福建农林大学主办,CN35—1255/S,第一作者(约6300字)

  

  7. 联系电话:13515020697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fafu/yanjiushengdaoshi_12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