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导师简介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导师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师资队伍] [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简介] [2019年大理大学生态学硕士点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简介] [大理大学法学院简介]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导师队伍]

大理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大理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大理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大理大学考研难吗] [大理大学研究生院] [大理大学考研群] [大理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大理大学研究生辅导] [大理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导师简介正文

导师简介
1、张桥贵,男,白族,云南大理剑川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民族学、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原任大理大学校长,现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宗教和宗教社会学。兼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政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现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首批云岭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省委组织部代中共云南省委管理联系的专家,云南省首届十大杰出学术科技标兵,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云南省高校首批智库“云南宗教治理与民族团结进步"首席专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社会和谐发展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社会学负责人。
    主要著作有《道教与中国少数民族关系研究》、《独龙族文化史》;主编和合著有《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等十余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共4项(其中三项以“优秀"结项,研究成果载于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资政的巜成果要报》并得到高度评价的批示),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科研项目2项等课题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课题《我国少数民族基督教研究》等课题的研究。
    曾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次,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次。
 
张桥贵教授 
 
    2、张锡禄,男,白族,1947年  4月出生,研究员,大理大学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学术会员会主任。现任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学硕士生导师。大理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云南省社科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南诏大理国史与白族文化。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云南大理地方民族史的研究,后来参与大学本科及硕士生教育工作。研究成果突出,个人著《元代大理段氏总管史》、《大理白族佛教密宗》、《南诏与白族文化》、合著《中国白族白文文献释读》、《大理历代名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白族卷》、《马帮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大理古塔》、《鹤庆碑刻和墓志选辑》、《大理上下四千年》、《龙神话传说》、《杨升庵在云南的传说》、《赶马调》、《大理白族民间故事》等著作,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有关学术论文40多篇。
    2001年10月开始为大理学院文科学生开设《白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史》、《南诏大理国史》等课程。每年给学生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多场,因材料丰富,观点新颖,讲授得法,深受欢迎。后在大理电视台“大理讲坛”开设“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专题讲座14讲。多年指导国内外相关博士、硕士、本科学生的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得到广泛赞誉。曾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韩国KBS电视台、日本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的学术专访。播出后,有一定的反响。1995年月被美国康乃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聘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及加拿大访问研究、讲学。2005应北京大学社会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邀请到北京大学作学术报告。2008年初,应广州中山大学的邀请到该校访问讲学。1995年11月至98年10月参加中美合作“中国云南白族佛教历史资料与民间宗教”研究课题,主持民间宗教部分的调查研究工作。
    目前本人正主持云南省社科规划办的“南诏大理国通史”项目,和国家教育部的《南诏大理历史文化大辞典》课题。著作及研究成果连续5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993年7月,搜集整理的汉族民间长诗《赶马调》荣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一等奖。1997年专著《马帮文化(与王明达合著)》荣获云南省1993--1995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10月《马帮文化》又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著作奖”三等奖。“山花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是中宣部批准立项的民间文艺专家性奖项。专著《大理白族佛教密宗》2004年获云南省1999—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参与编纂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录提要·白族卷》2006年获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元代大理段氏总管史》,2008年4月获云南省第十一次(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并颁发三等奖。1993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月大理州人民政府授予“大理州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称号,并荣获三等奖。2007年3月被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评为“优秀社科专家”同年被大理学院评为2006至07年科研工作先进工作者。是对白族历史、文化、宗教有长期深入调查研究的大理白族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其论著对南诏大理国的王室族属问题;白族家谱及古代碑刻的研究和利用问题;大理古代交通马帮运输问题;白族佛教密宗阿吒力教等问题有新的开拓和贡献。受到高级研究人士的好评。在国际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其独特的教学讲授方法,也颇受广大师生和影视传媒界的关注。
 
 张锡禄研究员
 
    3、赵敏,男,白族,1965年2月生,云龙县人,主任编辑,曾任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长,现任大理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生导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理事,大理大学学术委员,《大理大学学报》编委、栏目主持;主要从事民族学、白族历史文化研究。
    先后承担的主要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诏大理国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木版年画.云南甲马》;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盐马古道”与滇西边疆民族社会研究》等。计有80余万字散文、小说和学术论文在全国和海外报刊发表。作品被《小小说选刊》、《读者》、《中国剪报》和《参考消息》等报刊转载。出版文学作品集《流年》、学术专著《隐存的白金时代:洱海区域盐井文化研究》《大理古城:苍洱古城秀》《诺邓》等。
 
 
 赵敏 主任编辑
 
 
4、吕跃军,男,汉族,山东省邹平县人,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云南省医学伦理学会理事会理事、云南省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委员会常委;曾任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大理大学大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为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人文、医学人类学、民族医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等专业本科生开设《医学人文》、《社区卫生服务》等专业选修课程;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指导民族学硕士研究生3名;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8项;主持大理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已结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在研;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在研;主持云南省大理州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已结题;公开发表论文26篇。
 
吕跃军副研究员   
 
 
   5、寸云激,研究员,男,白族,云南鹤庆人。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院;2001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13年考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攻读考古学博士学位。曾任大理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现任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民族学硕士生导师、民族学硕士点负责人,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白族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主要领域为:民族宗教学、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乡土建筑研究、白族历史文化研究。出版专著2部、合著3部,主编1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项。成果曾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著作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受科大卫教授、廖迪生教授等邀请,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访学。
 
寸云激研究员 
 
 
    6、杨红斌,白族,作曲家,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学士学位;历任大理师专音乐系主任、艺术系主任、大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09年12月、收录中国音乐家协会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家名录》)、云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云南省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大理州音乐家协会主席。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撰写过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其中有17篇发表于《广播歌选》、《云岭歌声》、《民族音乐》、《大理师专学报》、《大理学院学报》、《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等省级以上刊物,创作了三百多首、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剧音乐、电视音乐作品;164部作品在《歌曲》、《广播歌选》、《当代音乐》、《音乐教育与创作》、《歌海》、《云岭歌声》、《民族音乐》、《中小学音乐报》、《大理师专报》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46首作品发表于省级以上音像出版社出版的CD、VCD、DVD专辑。部分作品获国家、省、州、市县级作品比赛金、银奖、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其中省级以上获奖作品有:歌曲作品《大理水》、《一朵红山茶》、《金花阿鹏唱歌来》、《山里娃》、《故乡恋曲》分别荣获第一至五届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 歌曲作品《听到小河淌水的时候》、《苍山玉局峰》、《故乡的彩云》、《香格里拉我的家》、《走在茶马古道上》分别荣获第一至五届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银奖”;歌曲作品《一朵红山茶》荣获第三届神州风采全国原创歌曲新人新作评选大赛创作组“银奖”; 歌曲作品《红山茶》在第四届“金色彼岸之声”全国新人新作歌手大赛云南选拔赛中荣获新作品“一等奖”;歌曲作品《走在茶马古道上》在第七届“金色彼岸之声”全国新人新作歌手大赛云南选拔赛中荣获新作品“一等奖”;
为电视专题片:“大理教育五十年”、“走进大理学院”、“扬帆新世纪”—— 大理学院简介、大理电视台“身边”栏目、二十集电视专题片“大理上下四千年”等片创作了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收集、整理与应用研究成果有:苗族舞蹈音乐:《嘎蒙卡兜》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作品类“群星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该作品还荣获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乐、舞展演“银奖”(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白剧:《反客为主》荣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小型剧目音乐设计“银奖”;同时荣获小型剧目导演“银奖”;彝族舞蹈音乐:《三道弯》荣获“第六届中央电视台电视舞蹈大赛“十佳作品”称号;该作品还荣获第九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乐、舞展演“彩云奖”“金奖”(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彝族舞蹈音乐:《鼓者嘞》(跳脚乐)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蹈大赛“金奖”;彝族舞蹈音乐:《姆的馁》荣获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乐、舞展演“金奖”(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彝族民间器乐合奏曲:《阿唛黑西册嘞》荣获云南省2014年群众文化彩云奖”音乐类比赛作品类“彩云奖”(云南省文化厅);彝族无伴奏女声小合唱:《若摩若遮勒遮嘻》荣获云南省2014年群众文化彩云奖”音乐类比赛作品类“彩云奖”(云南省文化厅);白族舞蹈音乐:《山灵之舞》荣获云南省第六届民族民间歌、乐、舞展演“彩云奖”“银奖”(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 白剧音乐:《反客为主》荣获云南省文艺基金贡献奖“二等奖”;白族舞蹈音乐:《大理金花》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 “彩云奖” “铜奖”(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彝族民间器乐合奏曲:《呀呲哏噻》荣获“建设者之歌——云南省第四届农民工文化节”才艺大赛二等奖(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论文:《禾甸民间花灯歌舞音乐的调查和保护研究》荣获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音乐论文比赛“二等奖”;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歌舞音乐的收集、整理与保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40多部作品在州、市、县级各类文艺比赛中获奖。部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3频道、15频道)、云南卫视及州、市、县电台、电视台介绍并播放;部分作品被拍摄为MTV;部分作品收入《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声乐教材》、《大学音乐》等教材;部分作品被云南有关院校音乐专业及中小学校作为教学曲目。出版了《杨红斌歌曲作品集》、《心中的梦》、《禾甸民间花灯歌舞音乐》等个人音乐作品专著。编著了:《笛子教材》、《现代爵士鼓教材》、《歌曲作法教材》、《少数民族音乐活动的引导与策划》等教材。
为当地创作了大理建州四十年大庆主题歌《追赶太阳创辉煌》、大理1998 “三月街”民族节主题歌《奔向新世纪的辉煌》、大理1999 “三月街”民族节主题歌:《锦绣大理》;大理2001“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第四部分音乐《小河淌水》、漾濞20周年县庆主题歌《漾濞在飞翔》、巍山50周年县庆主题歌《腾飞的巍山》、大理学院成立大会主题歌《心中的梦》、大理学院合并组建五周年庆典主题歌《我们共同的家园》、大理电视台“爱在身边”电视专题晚会主题歌《感动》以及《云南城建学校校歌》、《大理卫校校歌》、《祥云一中校歌》、《祥云城镇中学校歌》、《云龙一中校歌》、《巍山大仓中学校歌》、《大理海东中学校歌》、《下关四小校歌》、《育才一小校歌》、《育才二小校歌》、《祥云城东一小校歌》、《祥云城东幼儿园园歌》等;为大理州信访局创作了《苦中有乐》——(大理信访工作者之歌)、祥云云南驿机场创作了《托起战鹰的翅膀》——(空军祥云场站之歌)、大理公路管理总段创作了《大理养路人风采》、《为了路》等。还分别为大理、祥云、宾川、弥渡、巍山、南涧、洱源、剑川、鹤庆、漾濞、永平、云龙十二县市创作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歌舞音乐等。
代表作品:女声独唱《大理水》;女声组合唱:《若摩嘞若遮遮嘻》;男声独唱:《想不完的是大理》;男女声对唱:《金花阿鹏唱歌来》;童声独唱、合唱:《踏水车的小阿妹》;大合唱:《追赶太阳创辉煌》;白族舞蹈音乐:《山灵之舞》;彝族舞蹈音乐:《三道弯》、《鼓者嘞》、《哑巴舞》;苗族舞蹈音乐:《嘎蒙卡兜》;回族舞蹈音乐:《回回悠》;傈僳族舞蹈音乐:《嘎迟哇》;彝族民间器乐合奏曲:《阿嚜黑西册嘞》、《呀此哏噻》;花灯剧音乐:《家庭选举》;白剧音乐:《反客为主》等。
为当地组织、策划、创作了“校庆文艺晚会”——大理师专建校二十周年(1998年9月26、29、30日苍山饭店会堂);“祖国颂”——大理州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1999年9月大理州体育馆);“迈向新世纪”——大理州教育系统大型文艺晚会(1999年12月大理州体育馆);“兰之韵”——中国第十三届兰花博览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2003年2月12日大理民族广场);“绿色深情”——中国第十三届兰花博览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2003年2月17日苍山饭店会堂);“共同的家园”——大理学院组建五周年大型文艺晚会(2006年10月28日大理学院体育馆);“大理好风光”大理建州五十年大型合唱交响音乐会(2006年11月17日大理电视台演播厅);“成长”大理州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型歌咏会(2009年4月30日大理州体育馆);祥云县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祥云放歌”大型文艺演出(2009年9月21日上午、祥云政务大楼前广场);大理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警民共建和谐平安大理”大型文艺晚会(2009年9月21日晚“蝴蝶之梦”艺术剧场);“爱在身边”—— 为贫困学生募捐义演晚会(大理电视台);“我们在一起”——为汶川大地震而组织的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大理电视台);“我向党来唱支歌”——大理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少儿合唱专场音乐会(大理州首场2011年6月10日苍山饭店会堂);“记忆,让我们温暖”—— 大理州2011民族民间文艺大赛颁奖暨“非遗”活态展示晚会(2011年6月11日大理州群众艺术馆);“传承的沃土”——祥云县禾甸镇大营彝族文化哑巴节文艺展演(2012年1月30日七宣);“春之声”——大理州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大理州首场2012年3月30日苍山饭店会堂);庆祝建党91周年大理州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专场音乐会(2012年7月6日大理州群众艺术馆); 楚雄州大姚县第二中学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演出(2012年9月28日石羊文庙广场);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度表彰会文艺演出(2013年1月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 2010——2015年祥云县禾甸镇大营彝族哑巴节民族民间歌舞展演(七宣大年初八、每年一次);“彝乡古韵” 2014年中华彝族祭祖节、第四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地方民族文化展演大型文艺演出(2014年3月8日巍山南诏文化广场);《相约中国梦》——大理州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红色传承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进校园合唱音乐会(2015年10月13日大理州体育馆);南涧建县50周年庆祝活动文艺演出(2015年11月27日南涧县体育场);大理州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暨庆祝大理建州六十周年“乡愁大理”大型合唱音乐会(2016年06月28日大理州体育馆)等。
多次担任大理州大型文艺晚会艺术总监、艺术指导及音乐总监。组织、策划、参与了大理州、市、县各种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及各种大、中、小型文艺演出、比赛活动近2000多场次,为当地各行各业的精神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杨红斌教授
 
    7、李学龙,男,白族。1964年1月生于鹤庆,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历史系,1986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云南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州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管理、调查、考古发掘等业务工作。2002年8月,被云南省中青年破格晋升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馆员。2010年1月,调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考古、民族历史及民族文化研究。2000年以来,参加国家社科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社科课题3项,参加省部级研究项目2项,出版《新华白族手工银铜器制作》《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龙珠》等专著3部(合著),参加编撰《大理丛书·考古文物篇》、《白族简史(修订本)》等3部。
 
 李学龙副研究员
 
    8、纳张元,彝族,博士,二级教授,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七所高校客座教授。
2006年8月,评为首届“云南省德艺双馨文艺家”,2010年7月评为“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2011年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2年6月,“云南省教育厅纳张元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2014年7月评为“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14年10月评为云南省“云岭文化名家”。中国文联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首席专家。
   迄今已有300多篇小说、散文和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十月》《民族文学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出版有个人专著《走出寓言》《民族性与地域性》、《彝山纪事》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等多部大学本科教材,16篇(部)作品获省(部)级奖励,5篇作品作为范文入选大学本科教材,5篇小说散文入选高中乡土教材,北京、江苏、湖北、安徽、山东、吉林等省市都将纳张元的散文作为现代文阅读篇目选入高考、中考试卷。复旦大学曾专门召开过“纳张元作品研讨会”。陈思和、张直心、范稳、叶梅等20多位学者在《当代作家评论》《民族文学研究》《文艺报》等刊物发表过对他的专题研究文章,《彝族当代文学史》将他列为专章介绍的作家。
    2009年9月—2010年1月,作为全国唯一的彝族作家代表,遴选到中宣部主办的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班学习。参加了国庆60周年的系列重要活动:10月1日在天安门西三观礼台观看国庆阅兵式、在京西宾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九位常委的接见、在中央电视台陪同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大型晚会《中华颂》等 。2010年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部长到鲁迅文学院视察,纳张元代表少数民族作家班向刘云山部长作《我们获得了一双隐形的翅膀》的专题汇报。2012年一年之内,先后三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在有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上作专题发言:5月23日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70周年会上作《民族性的坚守与超越》专题发言,6月11日在繁荣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上作《文学理想与民族表达》专题发言,9月18日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作《文学教育与民族凝聚力》的专题发言。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项。
 
 
 纳张元教授
 
    9、赵全胜,白族,1967年5月生,大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生导师,大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常委理事、云南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云南省青少年艺术协会副会长;大理学院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第五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第三批教学名师,音乐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从事滇西少数民族及白族民间音乐研究、音乐创作和声乐教学研究,研究生指导方向为少数民族音乐与文化。主要承担《声乐》《白族音乐概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等课程教学。近年五年主持科研和教改项目7项,获得省级以上业务奖项40余项。发表论文、作品50余篇(件),代表的音乐作品有《唱歌唱到心相合》、《美丽的剑川》、《洱海恋歌》等广为流传,出版《云龙白族吹吹腔艺术品鉴》《赵全胜创作演唱的声乐作品集》等专著、专辑、教材3部。指导学生声乐和科研获奖20余项,获得大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中亲自打造的大理学院民族声乐组合“金花组合”不仅在国内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奖,还应邀到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2013年 赵全胜及“金花组合” 应邀随教育部代表团参加奥地利中国艺术节,并参加了由中国教育部和奥地利教育部举办的“中奥音乐教育研讨会”,金花组合登上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获得成功。在本人主持的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项目:“南诏大理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基础上,主持建设的“大理学院民族艺术馆”受到省内外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
 
赵全胜教授 
 
 
 
   10、周锦国,男,汉族,教授,大理大学教学名师、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国家社科规划办通讯评审专家,云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社科专家,云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民族文学、语文教育、古籍整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白族家族式作家群研究”,主持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使用状况研究”,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课题2项、校级各类课题5项。在《语言文字应用》、《修辞学习》、《中国社会科学报》、《民族文学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编教材论文集3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1部。在大理电视台“大理讲坛”主讲“古代白族诗人之家”系列讲座12讲。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周锦国教授
 
   11、房慧,女,教授,博士,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大理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大理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英语专业八级,获韩国大佛大学专业口译证书。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校级科研课题5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书目1部,参编书目2部,先后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10余篇。曾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大理州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大理学院学报优秀论文二等奖。
 
 房慧教授
 
    12、张如梅,女,大理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云南省语言学会理事。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以及跨文化交流。主编国家汉办规划对外汉语教材3部,主持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项目2项,2012年获大理学院教学成果奖。
 
 张如梅教授
 
    13、何俊伟,白族,云南大理人,教授,大理大学民族学少数民族史硕士生导师,以少数民族文献的整理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现主持在研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白族家谱整理研究》、2013年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明清白族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的研究;2006年以来先后主持完成2009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南诏大理国史料事类索引的编制研究》;2008年教育厅课题《云南古代藏书文化》;2008年云南省高校古委会课题《<云南史料丛刊>有关南诏大理国史料人名、地名索引编制与研究》;2006年大理学院校级课题《大理古代藏书文化》的研究,出版专著《南诏大理国史史料学》、《南诏大理国史料事类概述》2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
 
 何俊伟教授
 
 
 
    14、和秀梅:女,1973年生,纳西族,副教授。现为华南师大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先后毕业于西南大学和华南师大。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学。主持一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一般项目和3项校级课题。在《心理学报》、《民族教育研究》和《华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
 
和秀梅副教授

    15、李忠木,教授、博士、出站博士后,大理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天文与科技史研究所所长。担任大理市人大代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云南省天文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天文学,系统提出了新型星族合成研究体系。 已发表SCI论文20多篇,被引用100多次。曾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大理市人大优秀建议奖,获评为大理学院教学科研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被世界名人录收录。2009年以来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2项、厅级重点1项。    

李忠木教授
    
    16、聂葛明,男,安徽潜山人,博士,馆员,图书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研室主任,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2004年起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习,硕博连读,2010年毕业,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在大理学院图书馆工作,从事佛教文献、白族佛教密宗等研究,担任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大理州古籍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大理州白族学会、南诏史研究会、彝族学会、孔子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佛教文献、白族佛教密宗的研究,擅长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多次赴剑川、洱源等地调查阿吒力教经典,赴外地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有较好的社会评价。主持完成大理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云南省高校古籍研究项目各一项,主持在研教育部青年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各一项。2010年,主持大理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大理国写本佛经的综合研究”,5万元;2011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大理白族密宗阿吒力教仪轨制度研究”,7万元;2011.8-2015.12。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社科类重点项目“大理地区民间藏经调查研究”,2万元;2011.9-2014.12;2012年,主持云南高校古籍研究项目“清黄元治辑《荡山志略》校注”,0.3万元。
 
 聂葛明博士
 
    
    17、刘晓巍,男,1979年生,汉族,讲师,教育学博士,先后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任教师和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和方向为民族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政策与法规。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一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和一项校级课题项目,参与教育部重点项目等课题7项。担任两部教材的主编,四部教材的副主编;译著两部。在《American Review of China Studies》、《民族教育研究》、《教育评论》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刘晓巍博士
 
 
 
    18、孟欣欣,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体育社会学,民族体育文化,著作有:《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课题有: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滇西北休闲体育文化圈的发展战略研究》。
 
 
    孟欣欣博士
 
    19、黄正良,1969年6月生,云南大理弥渡县人,汉族,教授,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曾任大理大学图书馆南诏大理文献开发与利用研究室主任;现兼任“云龙县宝丰古镇历史文化暨董泽研究会”会长,“西南丝绸之路博南研究会”常务理事,《大理大学学报》(历史学和文献学)栏目主持人。从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主要领域为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和民族宗教研究。主持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云南佛教碑文整理研究》(14BZJ018)(提交结项材料),云南省哲社课题《白族本主碑刻调查研究》(YB2016053)(在研),云南省哲社课题《大理州云龙县桥梁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结项)》主持校级重点课题《宝丰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结项)。出版著作:《古镇宝丰》(编著,2008年版)、《南诏大理国研究成果目录索引》(主编,2012年版)、《云龙桥梁文化》(著,2012年版)、《弥渡古代碑刻辑释》(编著,2018版)、康熙雍正《云龙州志》校注(编著,2018版)、《宾川丛书·金石篇》(编著,2018版),主编《古镇宝丰历史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2014年版)、《古镇宝丰历史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2015年版)、《古镇宝丰历史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2017年版)、《古镇宝丰历史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2018年版)、《云龙楹联集萃》(主编,2018版)、《鸡足山楹联集萃》(主编,2018版)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黄正良教授
       20、陶琳:女,1979年生,云南版纳人,哈尼族,民族学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关系、移民融入。主持云南省哲学社科课题《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自发移民的社会网络与文化融合研究》;出版专著《村落权威再生产》;主编实验民族志《圣歌里的芭蕉箐》;在《思想战线》、《开放时代》、《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陶琳博士
 
 
    21、罗勇,四川威远人,男,汉族。1981年6月生。副研究员,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在兰州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之后师从云南大学林超民教授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1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云南教育出版社工作,2013年至今在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工作。研究方向为西南民族历史与文化,近年关注中原王朝对地方的控制以及边疆地区的移民史。联系方式:ynluoyong@outlook.com。 
 
 
 罗勇博士
 
 
    22、杜新燕,女,汉族,人类学博士,民族学博士后,先后在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在中山大学人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现为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专任教师,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大理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兴趣和方向为民间宗教及视觉人类学。
    近年来主持及完成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及一般项目多项,参与“中国白族百村百人”大型影像工程等横项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3部。在《宗教学研究》《民族艺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大型学术通志1部,并多次参加《中国白族群像》、《白族文化研究》、《白族概览》、《大理丛书》、《白族文化丛书》、《南诏史论丛》等书的编辑、撰写工作。获云南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邮箱:greecexinyan@126.com

 

杜新燕博士
 
23、朱安女,女,白族,云南鹤庆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为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白族古代金石文献和文化。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承担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佛教文献研究》子项目《剑川石窟文献研究》。主持2016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明清时期大理地区契约文书与金石文献的整理研究》。
个人学术专著《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荣获云南省第十七次(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著作类二等奖。在《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对象,云南省宗教治理与民族团结进步智库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24、刘艺兰,女,侗族,1974年生。贵州铜仁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遗产。现为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授课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田野调查经验丰富,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和岗位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效果良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校级课题4项,参与项目5项;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10余篇。由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表现,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昌平区师德标兵”“校优秀教师”“大理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大理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25、潘文良(1975-),男,白族,云南泸水人,生长于怒江边境山村,高中毕业才首次走出峡谷赴京求学,1997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到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工作,其中:第一年下派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掌乡锻炼,之后先后在校院党委办公室秘书科、文化与科技教研部、哲学教研部工作,2006-2011年在厦门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专业脱产硕博连读,主要研究生态问题,获哲学博士学位,期间在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学1年,2012年下派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勐桥乡挂职副乡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2013年11月评聘为科技哲学副教授。2016年12月12日调到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工作至今,其中借调到研究生处博士点建设办公室1年。
调入大理大学之前19年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1)承担过云南省委党校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专题讲座7个、省内专题调研10次、现场教学2个、结构化研讨2个、研究生班专业课2门,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15篇、中青班论文2篇。(2)主持课题6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良好结项、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1项良好结项、云南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良好结项、云南省党校系统课题3项良好结项),参加课题执笔19项,云南省社科规划办学术出版资助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参编教材1本、论文集1部、案例集1部、社科普及读物1本,公开发表期刊论文和论文集论文72篇(核心4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0多次,出国学术访问2次。(3)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9篇论文获厅级优秀论文奖、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个咨询报告被中央党校《内参》采纳。
调入大理大学之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立项在研)、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1项(立项在研)、云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1项(立项在研)、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项(立项在研)、大理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项目1项(立项在研)。(2)2部专著获云南省社科规划办学术出版资助。(3)发表一般期刊论文16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次。(4)入选我校第八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第十二批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6、谭智,女,壮族,1978年生。201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方向;201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博士学位,民族音乐学研究方向。现为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专任教师,大理大学民族学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生导师,承担音乐理论教学、学术研究及音乐实践探索等工作。曾参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8项,在国内各级音乐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著著作1部,多次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近十年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入职大理大学后的主要研究成果有:2015年9月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间音乐文化系统建构研究中的口述文本关照——以大理白族三弦为例》;2015年10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瑶族祝著节》;2017年8月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壮族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参与编著《中国民间信仰仪式中的音乐与迷幻》,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27、殷群,女,汉族,云南省大理市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理大学第七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
长期从事旅游管理和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领域为:民族旅游、白族历史文化研究、古村镇历史文化。主持国家民委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大理州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大理大学科研项目3项,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项,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理大学开放课题1项,大理大学教改项目1项,大理市政府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的“云南发展研究奖三等奖”,曾3次荣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的表彰奖励。
社会兼职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会长,大理州南诏史研究会会员、大理州白族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
 


 
28、 李陶红,女,人类学博士,民族学在研博士后,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关注生态人类学、物质文化、都市人类学的研究。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研究》等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参与著作《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延续的文明》《行政的边缘·文化的中心》《中国乡村都市化再研究》共计16万字。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滇盐古道周边区域经济共生与民族融合研究”(17CMZ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明清以来滇盐开发与民族生态互动研究”;云南省博士后研究资助项目“滇盐古道周边区域族际互动研究”。


 
29、赵雪,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绘画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6篇、主持与参与课题9项。 
 

 
 
30、张云霁,男,1979年10月生,云南巍山人。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教授书法、国画、篆刻等课程,主要研究南诏大理国书法史。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印社社员,云南省青少年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大理州书协副秘书长。
幼承家学,痴迷书法篆刻艺术。1999年加入云南省书法家协会。2007年考入西南大学美术学书法教育与实践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周永健、曹建、张一农诸位老师。主编、副主编书法教材及书籍多册,作品曾入选第二届西部书法篆刻展等全国性展览,论文入选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2010年,获硕士学位。2017="2018年至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访问学习,师从于光华教授。合著《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上海三联书店,2011)曾获“全国第四届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等重要奖项,公开发表书法论文作品十余篇件,国家教育部、云南省哲社项目和省教育厅课题主持人。
 

 
31、许沃伦,女,白族,1987年生,云南洱源凤羽人。先后获民族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族群认同、当代婚姻家庭变迁、少数民族宗教、影视人类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洞穴崇拜研究》,云南省哲社基地课题《白族各支系认同比较研究》,完成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课题《云南少数民族边远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及云南省社科联《中国白族百村影像民族志•凤翔村》等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民间传说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白族民间南诏大理传说为中心的讨论》与《洱海区域白族本主信仰的解释人类学研究》的调查研究。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数十篇文章,出版《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凤翔村》等著作。学术视野开阔、学术联系广泛,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荣获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云南省学术新人奖等奖励。


 


 
32、康丽娜,女,副研究馆员,博士,大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生导师,大理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以民族文献整理、民族历史与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西南边疆汉族移民家谱搜集整理与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明代大理军民屯垦研究》的研究、云南省教育厅课题《白族地区教育碑刻与儒家文化传播研究》、云南省高校古委会课题《明清大理教育碑刻辑释》及多项大理大学校级课题;出版专著2部;发表多篇相关研究论文。
 

 
 
大理大学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弘圣路2号 邮编:671003
滇ICP备 53290103302007 号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dlxy/yjsy_25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