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

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东北石油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host/sites/okaoyan.com/templets/sql/yuanxiao_sql/.html

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正文

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转发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以及东北石油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2018年),结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国家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等多个部门正式将社会工作认定为新职业,将社会工作人才定位为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东北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省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13所高校中,唯一取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5年,正式面向社会招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是黑龙江省MSW研究生招生规模最大的高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东北石油大学MSW学位点,基于大庆地处全国最大油田的地域优势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确立“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社会政策”三个研究方向。形成了“大庆精神与社会工作教育有机融合”、“校地企共推社区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专业发展特色。
该学位点重视学术交流,曾邀请王思斌、徐永祥、刘继同等社会工作界最有影响力的专家来我校讲学;突出学生实务能力培养,与深圳市坪山区大同服务中心、大庆市民政局及下辖主要社区、大庆市妇女联合会、大庆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四厂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近年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民政部项目、9项黑龙江省哲学规划办项目、多项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及科研项目;出版多部学术著作;2016年,获批“黑龙江省社会学人才培养研究基地”,这是全黑龙江批准的唯一一家省级社会学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学科建设、教学、实务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同行中享有一定声誉。
二、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与管理的资格与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向
Ø 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方向培养掌握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熟知国家社会保障、企业劳动管理、职工权益保障、调解劳资纠纷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企业内外开展与职工的工作岗位适应、劳动环境协调、职业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劳动关系协调等有关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具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来协调企业员工与企业管理者、工作环境之间的能力,构建和谐企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包括:企业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拟训练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心理学专题、家庭与家庭服务等。
Ø 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
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城乡社区服务项目设计及推动、进行社区组织与社区动员、推动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在社区实施社会政策、发展社区组织(志愿组织等)的能力;培养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发展的能力。
课程包括:社区治理理论与实务、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妇女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女性心理学、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专题、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专题等。
Ø 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以增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集中于促进社会生活福利和协调发展的各方面,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服务,房屋政策,教育政策,老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的福利,社区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等等。本方向主要培养了解和掌握社会政策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担当国家公务员、行政、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及公共政策倡导、制定或修改的能力。
课程包括: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贫困与发展、社会服务管理、社会工作评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
四、学习年限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非全日制学习,实行弹性学制,原则上培养年限为2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为1年,专业实践时间为1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五、招生类别及培养方式
(一)招生类别
目前,本专业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的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
(二)培养方式
1.MSW培养采用课程讲授、案例分析、小组研讨、专题讲座、实务模拟训练和社会工作实习等多种形式。MSW教育中心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
2.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
3.重视实践教学。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要求学生至少有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发挥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的双重作用,提高实习教学水平。
4.成立导师组,实行双导师制。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联合培养基地有社会工作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培养和指导学生。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MSW专业学位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其中学科平台课不少于11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学科前沿课为1学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不低于6学分。
学分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前沿课、学科平台课、专业选修课、必修环节、社会工作实习、补修课。
七、社会工作实习(必修,6学分)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MSW,实习不少于600小时;非社会工作本科学生攻读MSW,实习不少于800小时。研究生实习事宜将按照《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实习手册》执行。
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双导师指导下(以学校专职教师指导为主),由学生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环节如下:专业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机构调研)→选题→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预答辩→论文答辩等。双导师特别是学校专职教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方向,鼓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自己选题。
(二)质量要求
论文应体现学位申请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三)论文类型
学位论文类型多样,可以是解决其从事社会工作领域的某一应用性课题,可以是实务研究类、项目设计与评估类、政策研究类、理论研究类以及调查报告等。 
(四)开题要求
开题时间为第二学期,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经开题论证小组确定题目及所在院系批准后,报研究生学位管理科备案。
(五)正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可根据不同形式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
(六)学位论文评阅与审核要求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3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审,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
(七)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应有具有丰富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专家。
九、学位授予
(一)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应根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修完全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合格。
(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论文质量符合所申请学位的标准,格式符合要求。
 
(三)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学位。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dbsydx/yjsy_25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