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简介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常州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简介] [常州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自动化简介] [常州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简介] [常州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介] [常州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土木工程简介] [常州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简介]

常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常州大学研究生招生] [常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常州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常州大学考研难吗] [常州大学研究生院] [常州大学考研群] [常州大学研究生学费] [常州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常州大学研究生辅导] [常州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简介正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作为江苏省“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已逐步成长为注重国际化、行业化与区域化,突出学科交叉、服务区域需求、贴近石油与化工发展、研究方向稳定的优势学科。
1、学科方向
本学科包括化工过程机械设备、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以及动力机械与智能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四个学科方向,主要面向石油石化、环保及新能源装备技术进行研发与人才培养。
2、学术团队
本学科已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是常州大学最早成立、长期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已形成由52名成员组成的队伍,其中教授16人,硕士生导师24人,博士36人,占到69.2%。团队成员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2名,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江苏省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入选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省333工程、省青蓝工程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人员9名。
3、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近年来共培养硕士毕业生152人,其中考上有10余人考上了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著名高校院所的博士,5人赴国外进一步深造。多层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示范项目于2013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分离过程与设备》和《压力容器安全工程》分别获得江苏省精品教材和中国石化工业出版社教材一等奖;多次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团队、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外,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等国家和省部级竞赛中获得数十项奖励。
4、科研工作
本学科与石油石化装备行业企业有着长期、广泛和密切的合作基础,近五年来本学科科研实力不断提高,科研项目数和经费总数持续增长,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外合作重大专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60多项,纵向和横向经费共计近亿元;发表学术论文472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9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5件,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部;多晶硅冷氢化生产核心专用加热合成反应器成套工艺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3项。
5、学术交流
近年来,本学科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普渡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瑞典延雪平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久合作关系,有10余名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进行研修,并先后聘请了Henning BockhornMartin Dienwiebel等国际知名专家作为本学科的客座教授。20159月主办了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Fundamental Issues and Novel Methods in Mechanism Theory”(合作单位: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Austria)。
6、教学科研基础条件
本学科目前拥有的学科平台有:江苏省绿色过程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现代制造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超特大型热载体炉高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大型重载齿轮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常州市石油石化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为顺应能源化工领域中工艺装备的开发和压力容器、管道安全,与中石化SEG联合成立了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联合相关高校与科研院所与中石化及一些相关的地方企业等建立了协同体系,包括人才的协同培养和科技的协同创新,与风凯换热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南京佳业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星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建成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4个、校企联盟20个、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10个、社会实践基地22个。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ch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5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