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排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群]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质量管理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学校6个引领学科之一,此外还有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2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5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市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有北京长城学者、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人才的学术骨干;另外还有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其他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与理事,以及全国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国家注册审核员、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资产评估师、公司独立董事等,他们分别在数量经济与博弈实验、知识管理、科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资产评估、证券投资、企业成长与并购、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教学与循环经济学科研领域颇有建树,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拥有三个北京市级学科科研平台——北京知识管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世界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协同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市级),另外还有北京市人才强校计划学术创新团队——知识管理研究创新团队。学院目前有七个校级研究机构——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知识管理研究所、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服务质量建设研究院、创新创业研究院、品牌管理研究院、信息化与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新媒体大数据智能创新联合实验室;还建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知识工程研究所、职业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机构,以及知识管理、实验经济学等科学研究实验室。
学院拥有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管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在本院设有会计实验室、财务与投资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营销管理实验室、经济与贸易实验室、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学院拥有藏书丰富的专业资料室和18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学院开展了2+2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爱尔兰考克大学开展了2+2、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帕克赛德校区合作开展学生交换培养和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博林格林大学开展了2+2、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开展了2+2、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瑞典哈尔姆斯塔德大学开展了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开展了3+1、3+1+1(2)模式的合作办学;与加拿大温莎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以及意大利罗马外国语大学开展了一学期的交流活动;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亚琛大学进行知识管理研究、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评价技术方面的学术交流;举办了实验经济学、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共享技术、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全球经济中的中小企业等国际会议与全国重要的学术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学院利用北京市专家人才优势,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著名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等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为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决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近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5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共3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性行业科技奖励6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40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0余项。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beijingxinxikejidaxue/yjsy_25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