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交通大学排名]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群]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正文

北京交通大学因铁路而生,由管理起家,其前身为1909年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类学科发端于学校创建之始,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一个多世纪以来,学科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学校发展相互印证、紧紧交叠,穿越岁月的长河而生生不息,并愈加特色鲜明。1996年,学校整合经济学院、工业与建筑管理工程系、物资管理工程系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学院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力更加坚强。2011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17个首批试点学院之一。2018年,学院在Eduniversal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中获评3 PALMS,位居中国最佳商学院第10名。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院三个一级学科名列前茅。其中,工商管理学科排名前10%,位居A-行列;应用经济学学科排名前20%,位居B+行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前20%,位居B+行列。
 
    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商学院,百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经世之才和管理精英。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中国著名铁路运输经济专家赵传云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目前学院在校学生近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800人,硕士研究生近2100人,本科生近1800人,留学生近300人。
 
      截至目前,学院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42部、“十二五”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虚拟教学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7人。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69项、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68项。本科生参与科研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4项、省部级一等奖25项。
 
       从经管学科创办之始,这里便群贤毕至、大师云集。学校倡建者、中国近代第一位铁路管理学家曾鲲化,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首席教授胡立猷等都曾在此任教。学院现有教职工292人,其中专业教师219人,包括教授60人、副教授96人、讲师55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4个一级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均有教授入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企业管理。拥有1个国家级虚拟教学实验中心,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北京产业安全研究基地”、“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均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数据库),1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北京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研究基地”,1个北京实验室“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工程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管理与技术实验室”,1个首都高端智库“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39个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
 
       学院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学科齐全的优势,通过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专业服务,积极服务于国家交通运输、现代物流、资本金融、信息技术、建筑地产、旅游健康等行业发展,成为支撑和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过去五年,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600万元,科研项目累计1200余项,在国内同类学院中名列前茅。学院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项、北京市哲社办项目79项,以及欧盟第七框架、世界银行等一批国际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含高被引论文3篇、SCIE检索论文116篇、SSCI检索论文91篇、EI检索论文257篇)。出版专著、教材及译著220部。37份专家建议入选北京市社科基金成果要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或人民日报内参等,其中17篇获中央或地方领导人批示。学院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
 
       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学院长期开展包括学位教育班与课程进修班、企业内训班、高端拓展班、员工继续教育等各类专业业务培训。已与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与100余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6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80多个合作项目。学院已获AACSB和EFMD会员资格,并进入AACSB和EQUIS认证阶段。同时处于CAMEA(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过程中。2013年,学院在国内二级学院中较早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通过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先进经验,着力提升学院办学治院国际化水平。
 
       而今,学院以“贡献商学智慧,培育领军人才,造福经济社会”为使命,秉持“知微,识断,秉道,传馨”的价值观,正朝着“成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商学院”目标奋步迈进!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beijingjiaot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