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张好斌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张好斌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北京化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化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化工大学排名]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群]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张好斌简介正文

姓名: 张好斌 性 别: 男  院 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从事专业1: 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事专业2: 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事专业3: 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事专业4: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博士 任硕导年月: 2011-03
任博导年月: 是否院士: 否 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 毕业专业: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毕业时间: 2010-07-01
办公电话: E-mail: zhanghaobin@mail.buct.edu.cn 是否停招: 否
◇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2005年9月— 2010年7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博连读
2001年9月—2005年7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纺织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10年7月~至今,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领域
石墨烯的规模化低成本制备及机理研究
多功能聚合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多功能聚合物基石墨烯微孔发泡材料研究
2010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并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10 年7 月毕业即加入北京化工大学工作,获聘讲师岗位,因工作成绩突出2011 年12月被晋升为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石墨烯规模化低成本制备新方法及机理、石墨烯功能化改性、聚合物/石墨烯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及多功能微孔发泡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 项(51373011),青年基金项目1项(51103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 项(ZY110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 项(51125010),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 项。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申请人在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在J. Mater. Chem., Carbon, Polymer, Chem. Commun., ACS Appl.Mater. Interfaces 等专业权威刊物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21 篇,其中入选ISI ESI High cited Papers (Last 10years)论文1篇,同时撰写专业书籍《Physics and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Experiments》1 章,申请专利5 项,。其中发表在在Polymer (2010, 51 (5): 1191) 论文受到了广泛关注,曾三次入选该杂志季度25 hottest 文章并评为连续两次获得2009-2010和2010-2011 学术年度25 hottest 文章之一,如今该文章已被SCI 收录论文他引100 余次。目前为Nanoscale, 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Composites Part A等杂志审稿人,葡萄牙自然科学基金海外评审人。
◇ 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
◇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刊物国家 收录情况 卷期 排名
Vacuum-assisted synthesis of graphene from thermal exfoliation and reduction of graphite oxide. J. Mater. Chem. 国外 SCI 2011, 21(14), 5392-5397. 第一
Tough graphene-polymer microcellular foam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国外 SCI 2011, 3(3), 918-924. 第一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graphene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melt compounding. Polymer. 国外 SCI 2010, 51 (5): 1191-6. 第一
A facile approach to the synthesis of graphene nanosheets under ultra-low exfoliation temperature. J. Nanosci. Nanotechnol. 国外 SCI 2011, 11(12), 10868- 10870. 第一
In situ chemical reduc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graphene oxide fo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henol formaldehyde composites. Carbon 国外 SCI 2014, 68(7), 653-661. 通讯联系人
Synergetic effect of boron nitride flakes and tetrapod-shaped ZnO whiskers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phenol formaldehyde composites. Composites Part A. 国外 SCI 2013, 53, 137-144. 通讯联系人
In-situ thermal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for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low percolation threshold in polyamide 6 nanocomposites. Compos. Sci. Technol. 国外 SCI 2012, 72(2), 284-289. 通讯联系人
Thermally conductive phenol formaldehyde composites filled with carbon fillers. Mater. Lett. 国外 SCI 2014, 118, 212-216. 通讯联系人
The effect of surface chemistry of graphene on rheolog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thylmethacrylate composites. Carbon 国外 SCI 2012, 50(14), 5117-5125. 第一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sheets during solvothermal reduction.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beijinghuagongdaxue/daoshi_3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