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北航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电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北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术硕士培养方案] [北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师资概况] [北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飞机设备教研室,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急需,由钱学森先生提议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人林士谔先生创建了“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专业,1981年获批全国首批博士点,1988年获批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7年改称“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
 
2003年,为更好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两领人才,按照学校依一级学科建院的规划,由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宇航学院航天导航控制系和宇航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正式组建成立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简称仪器光电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和谐、创新、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传承和弘扬“永恒的陀螺精神”,推动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院党委以建设“和谐、创新、发展”的世界一流学院为主线,以传承和发扬好“永恒的陀螺精神”、铸就党员先锋团队的战斗堡垒、实现拔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立功双轮驱动为主题方向扎实推进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深入推进学院党建工作在新时期发展的“中国梦”、“教育梦”和“创新梦”。
 
学院下设四系两所一中心,即测控与信息技术系、惯性技术与导航仪器系、光电工程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光电技术研究所、精密仪器与量子传感技术研究所和教学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工166人,专任教师146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人,教授42名,博士生导师44名(含兼职6名),硕士生导师92人,副教授66名、讲师38名。拥有“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航空航天先进传感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光电技术”蓝天创新团队、“新型成像探测技术与系统”蓝天创新团队等团队。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现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被评为工信部重点学科,并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学院学科涵盖精密仪器及机械国家重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等二级学科,现有在校博士生322人,硕士生655人,本科生695人。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及人才培养,培养过程注重宽口径与特色的结合,设有“仪器类”大类专业,分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及国防重点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是工信部重点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是教育部和国防紧缺专业。学院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视频资源共享课1门;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建有“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参加),“仪器光电及可靠性”工信部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完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条件,培养了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2008年以来,7名本科生获评“金质奖章”;2010年至今,连续9名研究生获评学校“十佳研究生”称号;2006年至今,先后有15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10年和2012年,先后有两名博士生分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学院非常注重基地建设。目前拥有“惯性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量子传感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工局“中英(NLAA-RAL)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英(NLAA-RAL)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量子传感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基地。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院始终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在先进惯性器件与系统、精密光机电测试、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先进传感技术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2006年以来先后主持获得12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其中,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主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近五年来,年均科研经费2亿多元。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2项,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专项3项,国家和国防“973计划”项目3项。工程应用取得重要成果,学院主持研制的小型CMOS星敏感器、高精度光纤陀螺和磁悬浮惯性动量轮等型号产品先后在多个卫星和武器型号上成功应用。其中,学院主持研制的五自由度主动控制磁悬浮惯性动量轮和高精度光纤陀螺组件2012年在我国新技术试验卫星“实践九号”上搭载试验成功,这是我国的磁悬浮飞轮型号产品首次上天试验。
 
学院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聘请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国家实验室空间科学部主任、皇家工程院院士Richard Holdaway博士为名誉教授,牛津大学物理系主任Roger L Davies博士为顾问教授,SPIE主席、英国Strathclyde大学Brain Culshaw博士为客座教授,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家S.F.Konovalov博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杨五强博士等为客座教授。主办“仪器科学与控制技术”系列国际会议,每两年1次。自2006年3月起,受国家航天局委托,已先后主办11届“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未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将继续强化学科优势,培养一流人才,产生重大成果,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的目标积极迈进。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beijinghangkong/yanjiushengyuan_25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