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专业的介绍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专业的介绍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安徽工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安徽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工业大学排名] [安徽工业大学考研群]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专业的介绍正文

 
学术型硕士点简介——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  
(学科代码:0305J5)
一、学科简介 
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本学科作为一门研究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和管理的交叉学科,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统领下,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发展出具有交叉优势的新型学科。其具体内涵有: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研究。主要是应用创造学原理,通过对知识产权创造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揭示提升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创造的效率和知识产权产出率的方法、途径和规律。 
二是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研究。主要研究知识产权实践活动中新的现象与问题、运营方式与管理规律。特别是有关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状况分析、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及其规范管理等实践活动。 
三是知识产权制度研究。主要研究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地理标记等具体制度的建立依据、实施状况、存在问题、完善对策等。 
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专业强调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其他工科专业的交叉性,因此该学科点的设置需要综合各学科的师资与科研力量,而我校作为一所多科性大学,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均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学科优势,我校在师资队伍、人才建设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因而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 
本学科师资来源于我校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工程研究院等多个教学和研究机构。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23人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博士在读2人。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身份。专业教师中有全省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中青年教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我校知识产权教学团队,分别具有法学、管理学和理工科背景,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 
二、培养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符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解决复杂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即: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担负本专业实际工作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就本专业而言,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人格,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咨询与服务、经营与管理、运用与保护、宣传与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跟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步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有热爱真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和高尚的学术品格,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熟悉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新领域、新方法,把握学科趋势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力争在一个或几个领域有所创新。 
3.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及担负管理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成为具有理工科本科背景,法律、管理与经营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人才。 
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掌握运用计算机获取专业文献的技能。
三、研究方向 
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结合我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我校的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专业主要设置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第一,知识产权的创造方法(The method of creating for intellectualproperty) 
该研究基于每类知识产权的特性和保护的要件,应用创造学原理,通过对知识产权创造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找到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方法、途径和规律。指导企业和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提高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创造的效率和知识产权的产出率,形成能够为创新主体实现自身商业价值的创新成果。 
第二,知识产权运营管理(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IntellectualProperty) 
研究知识产权实践活动中新的现象与问题、运营方式与管理规律。具体方向有:新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性评估;潜在商业价值评估;专利申请全过程质量管理;市场推广和营销;许可转让交易价值评估;交易谈判;相关交易合同的谈判、修改、审批、制作和履行。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建设(Constru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主要研究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传统知识等具体制度的建立依据、实施状况、存在问题、完善对策等。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立法依据、法律建议和政策咨询等。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ahgydx/yjsy_24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