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系简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浙江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浙江大学考研难吗】【2021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浙江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浙江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学院)由原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发展而来。该系历史悠久,始建于1920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电机系之一。
电气学院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设置有电机工程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应用电子学三个系和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三个系下属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学院所属专业学科主要领域涉及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学院设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共享)”、“电子科学与技术(共享)”三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十个二级学科,其中九个博士点、十个硕士点。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另有系统分析与集成为省重点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为省重点扶植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先后被列入国家 “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历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计本科毕业生17533名,授予硕士学位3342名,授予博士学位601名,出站博士后128名,毕业外国留学生91名。在学院学习或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共21名。目前在校本科生1126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44名(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97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980 名,博士研究生342名,在站博士后34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如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教授,也有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国家863集成电路设计SoC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严晓浪教授,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徐德鸿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盛况博士,求是特聘教授甘德强博士,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叶旭东博士,求是特聘教授、IEEE Fellow何湘宁博士等;还有光彪教授彭方正博士(美国)、诸自强博士(英国)、刘大可博士(瑞典)、贺斌博士(美国)、李晓榕博士(美国)、瞿志华博士(美国)、吴青华博士(英国)和永谦教授潘志刚博士(美国)。学院聘请了Leo Lorenz(雷欧·罗伦兹)院士、卢强院士、马伟明院士、徐扬生院士、薛禹胜院士、严陆光院士、周孝信院士等12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研究员)。学院现有教职工202名,其中教授(含研究员)47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员)63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人、讲师16人;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7人;教学科研岗位人数12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80% 。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下设机构有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党政办公室、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分设电机工程学系、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应用电子学系、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航天电器及微特电机研究所、系统科学与控制研究所、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12所研究所。
师资力量(部分)
电机工程学系
电机及其控制研究所
赵荣祥 黄 进 潘再平 马钧华 章 玮 孙 丹 杨家强 年 珩 杨 欢 郑太英
诸自强(讲座教授)
航天电气及微特电机所
沈建新 方攸同 卢琴芬 祝长生 吴建华 陈敏祥 李兴根 史涔溦 邱建琪 金孟加
黄晓艳 Pierre-Daniel Pfister(福义涛) 郭吉丰(兼职教授) 张 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
韩祯祥 徐 政 江全元 何奔腾 方鸽飞 赵 舫 王建全 徐习东 郭瑞鹏 吴 浩
王慧芳 蒋雪冬
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
宋永华 江道灼 甘德强 文福拴 周 浩 郭创新 丁 一 辛焕海 杨 莉 汪 震
林振智 董树锋 杨贵玉
电机工程学系实验室
卢慧芬 张爱国 白亚男 赵建勇 王康元 徐 亮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颜钢锋 颜文俊 张森林 刘妹琴 林志赟 姚 维 孟 濬 包哲静 杨 强 樊 臻
郑荣濠
系统科学与控制研究所
韦 巍 徐文渊 许 力 厉小润 齐冬莲 项 基 李超勇 孙志锋 林 峰
何 衍 彭勇刚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实验室
吴 越 陆玲霞 韩 涛 张建良 黄 强
应用电子学系
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汪槱生 徐德鸿 何湘宁 盛 况 吕征宇 马 皓 陈辉明 陈国柱 李武华 张军明
石健将 杜 丽 胡长生 邓 焰 王正仕 陈敏(0004118) 姚文熙 吴新科 陈敏(0007203)
陈恒林 郭 清 吴建德 汪 涛 胡斯登 马伟明(兼职教授) Kaushik Rajashekara(求是讲座教授)
杨 波(0010850) 谢 刚
应用电子学系实验室
谌平平 陈 宏 俞勇祥
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
电工电子新技术研究所
姚缨英 陈隆道 杨仕友 张伯尧 陈忠根 范承志 应群民 祁才君 姜国均 孙 盾
潘丽萍 沈 红 童 梅 林 平 王玉芬(兼) 张德华 孙 晖 李玉玲 白志红
沈连丰 张红岩 蔡忠法 周 箭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樊伟敏 阮秉涛 傅晓程 干 于 刘 芳 楼珍丽 汤巍松 王 飞 王 旃 张 伟
张冶沁 倪培宏 聂 曼 熊素铭
科研概况:
学院的科学研究既有辉煌的历史,也有硕果累累的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双水内冷发电机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后来的感应加热电源、交直流输电、纹织CAD、自主知识产权32位嵌入式CPU系列等技术也都取得瞩目成就,并获得相应的国家级奖励。1998年以来,学院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29项,参与并出色完成了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太空出舱服重要配套部件的研发工作,得到了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等部门的表彰。
四校合并以来,学院在保持原有传统学科科研方向优势的基础上,新组建了航天电气及微特电机、电力经济及信息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研究所,极大地拓宽了学院的科研方向,形成了强弱电并重、硬软件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电气工程相互融合的科研特色,在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发挥学院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服务。近几年学院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防军工和重大国际合作等项目以及面向企业的重大研发项目,每年在研项目均在200项左右,科研经费总额稳步增长,从1998年成立学院时的831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9022万元。同时在著作出版、论文发表、专利授权等方面也取得较好的业绩,1998年以来,学院出版教材著作100余部、发表论文100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276篇、授权发明专利141项,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作出了贡献。
学院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瞄准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方向,十二五期间将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智能电网技术、高效节能技术、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嵌入式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航天电气技术、碳化硅功率器件等方面,争取各类重大项目,大力提升学院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