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领导介绍,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浙江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浙江大学考研难吗】【2021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浙江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院长:刘维屏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浙江省“钱江学者”和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处理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POPs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和浙江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美国化学会(ACS)、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会员等。1982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工作,先后获浙江大学环境化学硕士学位和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0年以来,先后在意大利萨萨里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系、美国农业部Salinity国家实验室、日本九州大学、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留学和高访。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及等国家课题10多项。近期代表性学术贡献为: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手性农药环境安全研究。发展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几类农药的对映体拆分方法,在对映体水平上进行了非靶标生物毒性评价;发现了手性农药不同对映体对靶标与非靶标生物的毒理差异性和环境代谢差异性;提出手性农药的环境安全应从对映体水平上考虑的观点。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被Science、Science Daily、Environ. Sci. Tech.、《科学时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与科技媒体作为科学新闻介绍与评述。已在PNAS USA、Trends in Anal. Chem.、Environ. Sci. Technol.、Chem. Res. Toxic.、Toxicology、Environ. Toxic. Chem.、J. Agric. Food Chem.、J. Environ. Qual.等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近200余篇,研究论文已被引超4000次(其中SCI引用>2000次)。获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2人分获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2人分获2003、2004年美国化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研究奖(每年这一奖项仅授予2人);2009年指导的学生获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特等奖。1990年获首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2008和2009年分别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称号。、

院党委书记:姚信
硕士,副教授,电话:0571-88982369;邮箱:yaoxin2009@zju.edu.cn

副院长:王珂
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资源环境遥感监测、评价、规划及其信息系统研制研究。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学科负责人,国家“十一五”农村信息化重大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遥感应用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遥感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土肥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是面向21世纪统编教材“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主编之一。现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多项,主持“土地利用遥感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大量横向课题。

副院长:徐向阳
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助理,环境工程系副主任,环境保护研究所副所长。1999年1月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教授,2000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科研合作访问。近五年来,主要从事于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与工业化应用、有机毒物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基础及其应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各一项,参加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等五项。在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微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太阳能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论文3篇,出版教材与论著3部。目前主持在研项目有: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8082 2004-2006)-ZVI-微生物偶合降解含氯含硝基芳烃污染物的机理研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039 2005-2007)-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好氧颗粒污泥化的分子生态机理3、浙江省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03C13005 2004-2005)—含氯硝基苯生产废水生物与物化集成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拟开展的研究领域: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研究与开发POPs 双还原转化与降解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集成工艺技术生物处理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与功能基因组。

副院长、环境工程系主任:陈宝梁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获浙江省青少年英才一等奖、2010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999年3月获浙江大学环境化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从事环境化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004年3月获浙江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8年12月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5月-2005年5月在美国麻省大学植物与土壤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8月-2008年3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界面行为与生物有效性、环境友好吸附材料设计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863重点项目子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全国百篇优博作者资助基金项目等10多项课题。在有机膨润土制备及应用、土壤有机污染的化学-生物修复、植物角质层的结构与传输机制、生物炭的构效关系及污染修复作用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earch》、《中国科学B》、《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72篇论文(41篇SCI),其中10篇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著名刊物Environ Sci Technol上;被SCI论文他引590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均第2完成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参与编写《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环境化学》等5本著作/教材。实验室拥有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HPLC-FL/UV、HPLC-UV)、戴安1500离子色谱、气相色谱、岛津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BET-N2、FTIR、PCR、GC-MS、冷冻离心机、冷冻振荡器、冷冻干躁器、电子天平(0.00001g、0.001g、0.1g)、pH计、洁净台、灭菌锅、组培灯光系统、恒温培养箱、旋转蒸发仪、马弗炉、气氛炉、高温高压反应釜等仪器。欢迎报考研究生。

党委副书记:赵朝霞
材料学硕士、经济法硕士,联系电话: 0571-88982113,电子邮箱: zhaoxia@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