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浙江大学医学院院系介绍,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浙江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浙江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浙江大学考研难吗】【2021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浙江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浙江大学医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前身是由1912年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和1945年8月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两所学校合并(1952年2月)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4月改名为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并于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和药学院。2009年浙江大学实行大部制,将医学院和药学院重组,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部。2014年浙江大学实施学部制优化改革,医学部更名为医药学部,医学院和药学院独立建院。
 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系、公共卫生学系、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口腔医学系、护理系等7个院系。现有附属医院7家,其中附属第四医院(义乌)于2014年10月31日开诊试运行。共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近16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学者(包括“青年千人”)19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首席科学家8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授及正高职人员近800人,博士生导师349人,硕士生导师815人。现有在读医学生约5000人(其中本科生约2500人,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200余人,留学生500余人)。
  学院以培养和造就医学实践、生物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精英人才为使命,建有八年制医学博士(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四年制生物医学本科新专业,开设了浙江大学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建制留学生教育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拥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
  近年来,学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注重学科顶层设计,统筹实施科研项目,加强基础医学向临床医疗转化,促进医学与工、理等学科的交叉结合,着力推进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建设。学院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高,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内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普外)、肿瘤学、儿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眼科学、妇产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个,建设有“医学技术与疾病防控”985科技创新平台。科研经费不断跃增,发表SCI收录论文数跃居全国医学院校前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发明奖16项(其中李兰娟院士领衔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奖项占浙江大学科研成果获奖总数的1/3。

医学院下设四大部。其中,学院委员会分管人力资源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院机关部下设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教学办公室、本科生教育科、研究生教育科、继续教育中心、留学生科、科研办公室、医院管理办公室、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华家池学生管理中心,院系设置中包括基础医学系、公共卫生系、药学院、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另设附属医院部,包括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四医院。

杰出人才:
院士
巴德年 陈宜张 段树民 郑树森 李兰娟
国家“”入选者
李明定 杨小杭 管敏鑫 孙毅 杨晓明(长期转短期) 康毅滨(短期)
浙江省特级专家
姚克 蔡秀军 来茂德 王建安 沈华浩 陈江华
“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首席科学家
郑树森 项春生 罗建红 段树民 黄荷凤  王青青 王建安 管敏鑫 杨小杭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来茂德 陈江华 蔡秀军 梁廷波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
李晓明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方向明 沈华浩 梁廷波 周天华 欧阳宏伟 李晓明 王福俤 鲁林荣 张宏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方向明 胡汛 沈华浩 蔡秀军 梁廷波 李晓明 田梅 徐骁
求是特聘教授
罗建红 朱善宽 项春生 范伟民 赵正言 黄荷凤 金洪传 蔡秀军 欧阳宏伟
黄河  余红 谢幸 梁廷波 赖蒽茵 周天华 陈江华 李晓明 王福俤
刘伟  顾琛  蔡真 吴育连 张宝荣 张建民 俞云松 鲁林荣 张宏
姚玉峰 舒强 王慧明
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来茂德 郑树森 李继承 杨廷忠 黄河 陈江华 谢幸 黄荷凤 蔡秀军 黄建荣 阮冰
罗建红 金洁 王建安 杜立中 何超 舒强 王伟林 姚玉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王青青 周天华 沈颖 欧阳宏伟 杨军 许正平 刁宏燕 方向明 金洪传 王兴祥 俞云松
柯越海 徐骁 徐峰 鲁林荣 吴希美 李晓明 叶娟 胡虎 汪洌 虞朝辉

科学研究工作突飞猛进,科技竞争力显著增强。2013年获科研总经费逾4.15亿元,在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86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5项,全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326余篇。在生物医学研究的若干领域获得重要成就,并校以来医学医学院共获得15项国家级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励。
       李兰娟院士主持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彭淑牖教授主持的“刮吸解法的建立与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研制”获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黄河教授主持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临床研究”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彭淑牖教授主持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树教授主持的“我国大肠癌高危人群防治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兰娟院士主持的“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姚克教授主持的“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机制与防治研究”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树森院士主持的“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蔡秀军教授主持的“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胰脾外科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荷凤教授主持的“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生殖技术创建、体系优化与临床推广应用”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幸教授主持的“宫颈癌发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早期防治措施建立与应用”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金洁教授主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化疗新方案的创建和推广应用”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建安教授主持的“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兰娟院士主持的“重症肝病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沈华浩教授主持的“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