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四)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安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安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科技大学排名] [西安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四)正文
博士生导师谷拴成教授
谷拴成教授, 博士生导师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陕西省煤炭学会会员,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岩土加固理论与技术、岩土工程监测(监控)技术、岩土工程水平钻进特殊施工技术和坚硬厚煤层松动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计算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锚杆支护理论设计与施工成套技术”、“地下结构抗震与可靠度分析”等纵横项科研项目 60 余项。完成的“玉华矿区抗震减灾及预测”项目,对矿区抗震减灾状况进行了科学的理论分 析,并做出了抗震规划及预测,经陕西省煤炭厅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完成的煤炭部重点项目“西部高构造应力软岩巷道抗震支护技术研究”,针对西部地区构造应力大,冲击地压严重的特点,提出了软岩巷道设置衬垫支护结构的抗爆、抗震和抗冲击地压的支护方案,在四川南桐矿区、甘肃华亭矿区得到应用, 1996 年煤炭部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2005 年完成的“三软煤层巷道锚杆(索)支护成套技术”被宁夏煤业集团评价为解决了石嘴山矿区 40 年来困扰煤巷支护的难题。独立完成的《地下结构抗震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一书,是我国目前较为完整、系统地论述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与数值模拟的专著。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70 余篇。
博士生导师侯恩科教授
侯恩科教授,博士,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带头人,兼任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煤炭学会煤田地质及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矿产资源评价与成矿预测、煤田地质与矿井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地质应用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政府、企业科研项目 30 余项。在矿产资源评价与资源危机矿山深部成矿预测方面,提出了黄金、铅锌矿山坑道之间和坑道之下矿体定位预测的“地物化”综合定位预测方法。在煤田地质与矿井地质方面,提出了煤层自燃的影响因素和自燃机理、矿井陷落柱的发育分布规律、烧变岩边界的圈定方法和陷落柱的预测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地质应用方面,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不规则体元拓扑数据模型和具有通用性的集成数据模型及复杂地质界面和地质体的三维建模方法。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主持完成了多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保护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可行性研究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出版教材、专著 4 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3 项。
博士生导师夏玉成教授
夏玉成教授,博士, 曾任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主任,现任 地质工 程 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地质与环境工程系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夏玉成教授长期从事煤田地质构造、数学地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从构造形迹和构造运动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地质构造对煤炭资源的控制机理;提出以构造规律及变形介质条件分析为基础,以多元统计、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模糊综合评判、分形几何学、人工神经网络为手段,全面开展在构造条件复杂矿区寻找适合不同采煤工艺要求的最佳开采场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煤矿区地表沉陷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提出“构造控灾”的观点及其理论框架,提出了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主持、参加完成科研项目 20 余项。获省部级奖励 6 项,主编出版专著、教材 6 部,在《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多篇被 EI 收录。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重点科研项目及煤矿委托研究项目 7 项。
曾荣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个人”和“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博士生导师柴敬教授
柴敬教授,博士,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部主任,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煤炭学会采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柴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实验岩石力学及光纤传感智能监测技术。主持完成“巷道支护与掘进、实验技术、开采理论、开采沉陷、立井支护”等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省部基金和横向课题 26 项。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5 项, 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出版专著 1 部。 在国内率先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实验岩石力学测试领域,对基于弯曲损耗的岩体变形破坏的光纤传感特性和光纤光栅岩体损伤扩展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建立了多用途矿山安全监测光纤传感系统和实验平台,所完成的研究成果 2006 年获陕西省第九届科技论文二等奖,得到法国、美国、日本及国内有关学者的关注。 2006 年 完成的近 1200 米 竖井施工创新技术 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Int. J. Rock Mech. Min. Sci.”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 SCI 、 EI 收录 7 篇。
博士生导师伍永平教授
伍永平教授,博士,现任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院长,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矿业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主任;《煤炭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曾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三五人才”,国家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
伍永平教授长期 从事采矿工程、岩层控制和巷(隧)道支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85~1995 年期间,主要进行煤矿回采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和支架设计,参与和承担完成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煤炭工业部重点项目等课题 23 项,提出了“巷道支架设计中的非对称荷载场理论”等观点,设计新型巷道支架 16 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国家专利 2 项。
1996以来,针对我国西部矿区赋存着大量的大倾角煤层的特点,研究复杂赋存条件煤层的开采理论与方法,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四川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重点攻关项目等课题 16 项,提出了大倾角煤层机械化开采“ R-S-F ”系统动态稳定性控制理论与方法,成功地开采了我国第一个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产量和效益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 3 项、国家专利 2 项。出版专著 2 部,参编教材或著作 3 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xakjdx/yjsds_17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