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硕士专业介绍:人文地理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宁夏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宁夏大学研究生院] [宁夏大学排名] [宁夏大学考研群] [宁夏大学研究生学费] [宁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宁夏大学硕士专业介绍:人文地理正文
人文地理专业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我校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地理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人文地理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发展需要以及原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增强硕士研究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以强化过程培养为重点,突出对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二、基本原则
(一)正确把握人文地理学学科、专业的内涵,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原则,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及我校培养实际为依据,反映国家、社会对人文地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体现本学科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三)遵循研究生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文地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四)培养方案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方案修订为硕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及论文选题等进行有特色的安排。
(五)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上按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制定。
三、基本内容
(一)学科简介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具有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包括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包括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3S技术、地理模型等),也包括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法)。
随着气候变化与区域安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低碳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人文地理学同区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行为科学以及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结合,可以为解决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乡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唯一从事地理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学位点建设的单位。多年来,本学科点立足西北旱区和民族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人文地理学应用研究为重点,主要形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评估、城乡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与规划4个研究方向,重点开展了宁夏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经济社会背景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演化规律和调控机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典型区域生态恢复重建与生态经济的新模式、新范式、新途径、新措施;基于城乡与区域统筹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优化;特色旅游开发的区域文脉分析与整合,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发展和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起到了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智库”的作用。
我院人文地理学学术队伍结构合理,形成了实力强、水平高、素质优良的老、中、青结合的学科创新团队。目前,拥有在编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2002-2010年,本学科点累计招生146名研究生,其中考取博士研究生比例为15%,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国土、城建、规划设计、企业和科研院所、学校等,是宁夏大学研究生培养优秀单位。在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形成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横向课题为主要支撑的一批高档次的、标志性的系列科研成果。
2005-2010年,累计科研经费为700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为400余万元。先后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三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为3项、15项和18项;其他奖励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硕士研究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应达到能够读懂本专业学术论文;应具有熟练运用本专业常用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的实践能力;应具有参加完整科研过程的科研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硕士研究生应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1.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
2.硕士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学科方向导师组人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研究生学术的创造性。
4.坚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研讨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开放性教学,鼓励研究生开展读书会、讨论会和学术沙龙,参与课题研究,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协作科研精神。
5.有计划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访学。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但生源为跨学科、专业同等学力者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不得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ningxiadaxue/yanjiushengzhuanye_9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