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重庆邮电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重庆邮电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重庆邮电大学考研难吗]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邮电大学考研群]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学费]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辅导] [重庆邮电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光电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系简介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系”(简称无线系)下设电磁场与电磁波教研室、微波工程教研室、无线技术教研室,承担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负责电磁波、微波、射频、天线、无线技术类课程授课与建设,负责“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任务,支撑“信息与通信工程”(重庆市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学科发展。
无线系的前身可溯至“无线电工程系”,是1959年重庆邮电学院建校之初最早建立的系。2001年划归为光电工程学 院,更名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部”,2010年更名为“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教研中心”,2014年与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合并建立“电子工程系”,2019年成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系”,简称“无线系”,继承并发扬“无线电工程系”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传统,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经过多年建设,无线系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比较完善的教学管体系、先进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
无线系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11人,同时还聘请了一批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多名教师具有海外进修、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工作经历。现拥有“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团队”、“量子调控与量子通信团队”2个科研团队,依托“光电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拥有“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二研究所量子信息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射频器件及系统研发平台,建有射频技术实验室,在建量子信息技术、太赫兹技术研发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7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其中授权10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在复杂电磁问题仿真算法及其应用、微波器件及射频电路设计、无线通信天线技术、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应用、太赫兹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稳定和具有特色的科研方向。
国家和重庆市未来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终端机配套关键技术、通信关键技术、物联网关键技术、汽车电子等多项技术均与无线系的学科、科研领域和人才培养息息相关。无线系将积极推进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4所和38所、深圳市三好无线通信有限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重庆临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惟觉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万盛天线产业园等企业与园区合作,产学研用结合,紧跟时代技术前沿,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注重国际化视野和科研素质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联系人:郝宏刚、王斌
邮箱:haohg@cqupt.edu.cn wangbin1@cqupt.edu.cn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微电子系简介

一、沿革历史
2001年2月,由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物理教研室、光通信研究所等合并组建光电工程学院,设置微电子教学部;
2010年11月,依托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由重庆市政府主导,在重庆邮电大学挂牌成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
2014年12月,改微电子教学部为微电子系,下设三个教研室:微电子专业基础教研室、微电子器件与工艺教研室和集成电路设计教研室;
二、师资队伍
微电子系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硕士4人。12人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其中澳门籍青年教师1人。同时聘请了一批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三、发展现状
微电子系下设微电子专业基础教研室、微电子器件与工艺教研室和集成电路设计教研室3个教研室。
主要承担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承担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两个本科专业的建设及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1年首次招生,2006年成为校级品牌专业,2008年成为市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重庆市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成为重庆市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 2017年成为重庆市“电子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专业群”核心专业,2017年获得国家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2018成为重庆市一流专业,2018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于2014年首次招生。
拥有集成电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国家级实践基地以及重庆市“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血液净化医疗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微电子工程中心”以及重庆市高校微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工程系简介

 光电信息工程系下设光电子技术教研室和光信息技术教研室,主要负责光学工程一级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承担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及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任务。
本系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本系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15人;拥有“巴渝学者”、“重庆市青年科技人才”,同时还聘请了一批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拥有“光纤通信技术”重庆高校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MEMS振动传感与微姿态组合测井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平台、光电器件及系统研发平台、新型光电传感器件及系统研发平台等专业实验平台和电子科学与技术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学科平台。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承担了重庆市重点/重大项目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在光通信与光电传感系统、光电检测技术和光电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稳定和具有特色的科研方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由2001年开始招生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而来。2006年,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被评为“重庆邮电大学品牌专业”;2009年,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2012年,被批准建立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底,经教育部统一修订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统一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评为“重庆市三特专业”;2017年,统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及其他优势专业力量,被评为重庆市“电子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群”,“光学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鹰谷光电、平伟光电等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经过多年建设,本学科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比较完善的教学管体系、先进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敬业奉献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已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学术群体。现有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22人,博士学位占68%,平均年龄39岁。包括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名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巴渝学者、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24名。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重庆市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300多名。拥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个本科专业,按照电子工程和集成电路两个大类招生培养,在部分专业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学理念和“1+2+1”培养模式培育学生。其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庆市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国家布控专业和重庆市特色专业,在校本科生2000余名。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悠久的院系之一。以原无线电工程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相关学科专业为基础,合并原电信工程系电工电子基础教研部,2001年成立了光电工程学院。为加强微电子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2010年成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和“博闻、笃志、敬天、爱人”的院训,学院立足电子信息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特色办学的方向,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累积为国家培养电子信息类人才万余名。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敬业奉献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已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学术群体。现有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22人,博士学位占68%,平均年龄39岁。包括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名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巴渝学者、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24名。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重庆市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300多名。拥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6个本科专业,按照电子工程和集成电路两个大类招生培养,在部分专业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学理念和“1+2+1”培养模式培育学生。其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庆市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国家布控专业和重庆市特色专业,在校本科生2000余名。
学院拥有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微电子工程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血液净化医疗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智能传感技术与微系统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市MEMS振动传感与微姿态组合测井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与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共建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MEMS惯性传感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与中电科集团第三十二研究所共建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量子信息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拥有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短波通信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和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光电器件及系统研发平台、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平台、光信息技术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射频技术实验室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学科平台。学院“微电子工程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电路实验中心”和“微电子专业实验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研发为目标,在移动通信终端芯片、数字多媒体广播核心芯片、无线体域网芯片、定位导航授时芯片的研发上取得原始创新成果,形成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以高端数字医疗设备研发为核心,在血液净化系统研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血液净化设备等数字医疗高端关键设备的研发能力。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光电器件研发为重点,在专用传感器开发及系统应用方面取得一批关键成果,形成光电器件及系统领域的鲜明研发特色。以基础研究为助力,在半导体材料、量子调控、电磁理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学科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研发特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技术开发与推广、对外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近5年来,教师共发表论文900多篇,其中500余篇被SCI、EI收录,ESI高被引论文4篇;共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十三五装备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100余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智能姿态导航微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自主定位导航微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3G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提升”和“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产业重大需求 政府引导 协同创新的微电子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近5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集成电路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荣获科技竞赛类国家级奖励69项,省部级奖励400余项,120余人次荣获重庆市市级及以上各类先进个人,近20个班级荣获重庆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的就业率、签约率和考研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党委在党的建设、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和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院党委多次被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团总支多次被校团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2016年,学院党委被重庆市委授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团总支荣获“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际交流,学院与中国科学院7个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6个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院、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广核集团、四联集团、华润微电子、西南集成电路、平伟实业等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与高通、Intel、IBM、SK海力士、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德国马普学会量子光学所、慕尼黑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赫瑞瓦特大学、加拿大国家通信研究中心、魁北克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企业和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