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湘潭大学研究生招生] [湘潭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湘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湘潭大学考研难吗] [湘潭大学研究生院] [湘潭大学考研群] [湘潭大学研究生学费] [湘潭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湘潭大学研究生辅导] [湘潭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简介
测绘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军事、测绘、规划、国土资源、房地产、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绘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地球科学概论、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基础、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地籍测量学、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及应用、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遥感地学分析、GIS二次开发技术和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军事、测绘、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房地产、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领域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是可以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制图、AutoCAD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电工学与电子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专业主干课:冷热源工程、暖通空调、建筑与能源系统自动化、燃气输配、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技术、暖通空调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
[就业方向]
在设计院从事暖通空调设计工作,在建筑施工单位从事暖通空调及相近专业施工管理工作,在房地产企业从事水电空调设计和管理工作,在制冷空调设备厂从事暖通设计、技术营销、管理等工作,在新能源与绿色建筑企业从事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管理工作,在建筑咨询单位从事暖通技术与工程造价咨询工作,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空调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等等。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专业
【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可以在土木、机械、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工艺、电子工业与信息科学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的作用。工程力学既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更注重先进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数值计算手段的应用以解决复杂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为适应工程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本专业从三年级开始分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两个培养方向。
湘潭大学恢复建校的1974年,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工大等高校调入的教师组建了力学教研室。1982年,成立流变力学研究所,确定为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983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正式确定机构和编制,成为全国唯一以流变学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所。1986年,获得国内第一个流变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确定为省“211”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得“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从2001年开始,力学学科确定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经学校资源整合,2007年获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工程力学专业成为湖南省高等学校建设的特色专业。
力学学科从无到有,开拓进取,在学科创始人我国知名学者袁龙蔚教授等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工作,以及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流变力学学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过40余年的学科建设,本学科已组建一支实力较强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具有自己研究特色的学术流派,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地位。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杰出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力学系拥有一支重视基础教学,治学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工程力学系现有专职教师22人,教授10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3人,各级骨干教师6人,其中教育部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工程力学系已形成一支高、中、低职称相结合,以高级职称为主;全体人员学历均在硕士以上,以博士为主;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力量雄厚、素质高且充满活力的稳定的主讲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中锐意创新,以小班课堂教学为基础,侧重夯实基础理论、突出数值模拟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等)为引导,逐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个性化和综合素质培养,突出科学研究能力的系统培养。教学效果和成绩显著,考研率和就业率均名列学校前茅,逐步形成了工程力学专业的教学特色和优势。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熟悉工程力学学科基础理论、工程设计与实践应用方法,具有工程科学基础及土木、机械和材料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力学理论基础、基本实验技能,较强的工程结构设计、计算、分析及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各种工程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或大型工程计算及设计工作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力学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工程中的与力学相关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能够提出针对土木、机械和材料等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体系或构筑单元,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与力学相关工程中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土木、机械和材料等相关工程中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结合力学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于相关工程背景结合力学知识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与力学相关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与力学相关工程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学科基础课:工程力学导论、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程、力学建模与数学软件、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方法、电工学及实验。
专业主干课: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振动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工程结构分析。
【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必需修满169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112学分,选修课14~18学分,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8~32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湘潭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城市地下工程专业简介
城市地下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工程设计与实践应用方法,具有土木工程科学基础及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下工程与岩土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胜任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发、投资与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或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地震工程学、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试验、岩石力学、地下建筑规划设计、地下结构设计、隧道工程、深基坑与边坡工程、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岩土工程勘察、弹性力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到与土木工程领域有关的勘察设计院、研究所、高等院校、施工企业、房产企业、投资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从事地下工程与岩土工程方面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教学和开发等工作。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简介
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数学、力学及结构工程科等土木工程领域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经济等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师业务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交通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概预算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交通勘察设计院、市政设计院、规划设计院、交通科研设计院、交通科研所、道路与桥隧施工企业、工程咨询监理单位、交通局、公路局、政府建设行政管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建设集团、中国建筑工程等部门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科研、规划、设计、管理、施工和监理等工作。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筑工程专业简介
建筑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数学、力学及结构工程学科等土木工程领域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检测、造价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土木工程师业务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测量、基础工程、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砌体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造价、土木工程试验、组合结构、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如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监督、检测、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房地产开发公司、施工企业、规划院、设计院、咨询公司、监理公司、检测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加固公司、软件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局、规划局、质监站、安监局、人防办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师资简介
学院设流变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系、建筑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和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实验师5人 (高级实验师3人) 以及行政管理与辅导员15人(校聘2人,劳务派遣1人)。77%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1人 (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4人,讲师30人。学院目前形成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人) 为学术带头人,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 (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 (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 (2人) 及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7人) 为中坚力量的科研教学团队(2019年获批由院士牵头的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人才类)-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版权所有管理登录
地址:中国湖南湘潭邮编:411105网址:http://cem.xtu.edu.cn/
电话:0731-58293084E-mail: cem@xtu.edu.cn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简介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前身是流变力学研究所和建筑工程系。1974年湘大复校之初就组建了力学教研室,1984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流变力学研究所,1994年组建建筑工程系,2004年1月,流变力学研究所和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院现任院长龙志林教授,党委书记陈幸华。
学院设流变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系、建筑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和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实验师5人 (高级实验师3人) 以及行政管理与辅导员15人(校聘2人,劳务派遣1人)。77%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1人 (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4人,讲师30人。学院目前形成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人) 为学术带头人,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 (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 (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 (2人) 及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7人) 为中坚力量的科研教学团队(2019年获批由院士牵头的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人才类)-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
流变力学首创于我校,流变力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的流变学专门研究机构,首任所长、著名流变学家袁龙蔚教授,是中国流变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倡导缺陷体流变学的研究,1997年成功组织召开了IUTAM Symposium on Rheology of Bodies with Defects,在国际国内产生广泛影响。2004年学院作为主席单位组织召开了4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Rheology。2018年学院承办了第六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并协办了第十五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2019年学院协办了第十六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
学院拥有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能培养土木水利专业硕士,设有工程力学(2019年,该专业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2019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同意受理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申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4个本科专业,具备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1982年成为首批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也是“十五”和“十一五”湖南省重点学科;力学为 “十二五” 湖南省重点学科和“十三五”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本科生近1600人。至今,学院培养的研究生获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4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10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本科生、研究生在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结构模型竞赛和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考研率与就业率一直居学校前列。
学院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有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可靠性分析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础力学与建筑工程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力学与工程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有基础力学与建筑工程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建筑结构实验室、道路与桥梁工程基础实验室、房屋结构专业教学实验室、测绘工程实验室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有土木工程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工程力学湖南省特色专业。
学院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50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多部,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硕士生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参考书目
(联系电话及联系人:0732-8293240刘望)
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456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567理论力学:《理论力学》,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68弹性力学:《弹性力学》(上册),徐芝伦,高等教育出版社
569塑性成形原理:《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汪大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二版)
570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上),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080102固体力学
457理论力学:《理论力学》,张俊彦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568弹性力学:《弹性力学》(上册),徐芝伦,高等教育出版社
571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081402结构工程
456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570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上),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