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湘潭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湘潭大学研究生招生] [湘潭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湘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湘潭大学考研难吗] [湘潭大学研究生院] [湘潭大学考研群] [湘潭大学研究生学费] [湘潭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湘潭大学研究生辅导] [湘潭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9-06-06浏览次数:4294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202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二、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湘潭大学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也是“十三五”湖南省综合改革专业,所属工程学科为全球ESI排名前1%一流学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本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工作。毕业5年左右,能胜任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作岗位,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
本专业毕业生5年左右,预期可达到如下目标:
1、目标1(掌握工程科学基础、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掌握机械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工艺。
2、目标2(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具有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独立或合作制定有效的工程技术和管理解决方案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和项目管理。
3、目标3(协调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运用中、英文撰写项目报告、制作汇报材料,针对具体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具有组织与协作领导能力及批判与反思能力。
4、目标4(学习适应能力):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和机械行业发展的能力。
5、目标5(良好的素质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训练,达到下列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零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工程实践活动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正确认识多学科知识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意义和作用,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从事机械工程实践活动所需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六、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现代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液压与气动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 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7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48学分、选修27学分(含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
2.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9-06-27浏览次数:5645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501;
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
二、专业简介
湘潭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于2007年,2010年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及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本专业以热流体科学为基础,致力于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动力机械原理与新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兼顾装备制造和过程控制,着力提高热力设备与热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毕业生可在电厂、汽车制造、发动机、制冷与空调,以及其他涉及能源利用和动力装置的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业部门就业。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着力培养具备能源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能源电力、动力机械、制冷空调、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控制、能源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从事电力、动力、制冷、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与环保等领域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须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成为相关行业的技术骨干与工程师。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专业知识,解决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能源系统、热力设备、工艺流程或控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阐述现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互联网技术、先进测试技术和工程软件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动力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与检测、过程控制、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等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六、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锅炉原理、工程燃烧学、热工自动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现代工程图学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本专业学生须修176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47学分,选修29学分(含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简介

工业设计专业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9-06-27浏览次数:3972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205
专业名称:工业设计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以智能制造优势学科交叉为基础,强调创新思维和设计技能的综合培养。重点针对航天产品、智能产品、文化创意和互联网等产品进行综合设计开发。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基础,承担“中国空间站航天服”、天宫一号卫生间等重大工业设计项目;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承担机械装备、智能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设计项目,有30多项产品投产;学生获Reddot、IF、BraunPrize,挑战杯、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内外奖项100余项。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创新与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
2.    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
3.    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历史及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数字及实体模型制作、可持续设计、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设计等理论基础知识;
4.    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和外语应用能力;
5.    具有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参加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策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6.    熟悉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
7.    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理论;
8.    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不同专业和学科间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六、主干学科
设计学、机械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知识体系由4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本专业学生必修修满170学分以上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45学分,选修25学分(含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9-06-27浏览次数:4220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206
专业名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二、专业简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建立于1974年,并于1975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00年获得化工机械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及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化工装备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工程学科为全球ESI排名前1%一流学科。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文化修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机械、炼油、石化、能源、环保、制药、冶金、轻工等过程工业相关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督检测、过程控制、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工程技术人才。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过程(化学)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力学、电工电子学、材料学等工程基础和过程装备制造、检查与过程控制等专业知识,解决现代过程工业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过程装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过程装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工程需求的过程装备与系统、工艺流程或控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过程装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现象阐述、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过程装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互联网技术、程序语言、先进测试技术和工程软件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过程原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过程装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与检测、过程控制、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等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过程装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设计成本的概念,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六、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现代工程图学、工程力学、过程原理、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控制理论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过程设备设计、流体机械、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过程装备力学基础、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本专业学生须修176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47学分,选修29学分(含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9-06-27浏览次数:5004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203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二、专业简介
湘潭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湖南省特色专业,设焊接和模具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模具制造工艺、金属板料成形、注塑模具设计、焊接机器人、材料焊接性、先进焊接方法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拥有模具结构设计、材料成型技术、先进焊接技术等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创业、团队协作、国际视野等能力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技术以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研究及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技术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研究及工程应用型人才,毕业5年左右成为相关行业的技术骨干与工程师。
本专业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2.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技术基础和技能;
3.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5.能够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相关领域胜任技术负责和组织管理(技术骨干)职务。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训练,达到下列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零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正确认识多学科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活动所需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六、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控制基础、金属板料塑性成形、注塑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弧焊原理、焊接结构、先进焊接方法、材料焊接性。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76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43学分、选修33学分(含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师资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40名,博士生导师17人。在校研究生414人、本科生2074人。学院师资汇集跨校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各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名;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3名、讲座教授1名,湖南省百人计划1名,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名、青年骨干教师9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人,第三层次人才1人、第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第三层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1人获湖南省教学奉献奖、1人获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获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1个。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网址:http://jxgc.xtu.edu.cn
地址:中国湖南湘潭    邮编:411105   电话:0731-58292209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我校1958年建校时即开设机械专业,1974学校恢复招生时设立化工机械系,为全校仅有的两个教学机构之一;1985年成立机械工程系;1998年9月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4个系;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本专业2012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湘潭大学与西班牙莱昂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也是湘潭大学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材料工程和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机械工程重点学科“十二五”验收为“优秀”;与兄弟学院共同建设“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有“复杂轨迹加工工艺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焊接机器人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焊接自动化装备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机械智能产品工业设计中心”等科研基地,与湘电集团合作成立了“风电技术研究所”。现代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40名,博士生导师17人。在校研究生414人、本科生2074人。学院师资汇集跨校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各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名;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3名、讲座教授1名,湖南省百人计划1名,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名、青年骨干教师9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人,第三层次人才1人、第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第三层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1人获湖南省教学奉献奖、1人获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获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1个。
学院拥有实验用房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用于本科教学的设备3300余台(套),包括UG软件、数控车、刨、铣床和从德国进口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以及注塑机、扫描电镜、焊接机器人集成系统,固定资产约5700万元。复杂轨迹加工工艺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紧密围绕国家及湖南省省内需求工程化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产品。焊接机器人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湘潭大学智能制造学科、设备场地和人才资源等优势,尤其是在智能跟踪焊接机器人和机器人智能元器件设计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特色,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跟踪技术的特种焊接机器人和焊接成形技术及结构优化等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智能跟踪焊接机器人、机器人智能元器件、焊接电弧增材制造与表面改性技术、焊接成形技术及结构优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满足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学院与湖南本地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扩充实践教学资源。学院与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智谷焊接技术培训有限公司、湖南嘉宝家居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设了6个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
“机械卓越,创新永恒”。学院本着“强化学术团队精神,促进教学科研良性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来,全院先后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项、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3项、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等21项,省部级项目128项,市厅级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共计30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达70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0余项,成果鉴定、转让及应用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EI收录100余篇。
学院积极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加拿大Teckcominco公司、宝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株洲冶炼厂、江麓机电集团等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学院工业设计团队承担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舱外服工业设计”项目,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三步空间站建设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得到中国航天员中心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全自动莲子去芯机和开边机,成功应用于湖南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等湘莲企业,对提升湘莲加工质量、促进我省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湘莲产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还在央视十套《我爱发明》节目播出。与湖南奥飞智能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研发,智能医疗护理产品被CCTV-10《科技之光》专题报道。
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突出工程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校友中有4位长江学者、2名获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等。近年来,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70余名,有7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4篇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和湖南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共6篇,获专利授权300余项,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各项奖励55项等。学生英语过级率、考研率连创新高。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院学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敬业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青睐,学生一次就业率每年均保持在98%以上,位居学校前列。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生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机械工程学院参考书目
  (联系电话及联系人:0732-8292495杨岚)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458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第四次修订,1999年9月 第五版
  572工程力学(一)(运动学、动力学40%,材料力学60%):《工程力学》,北京科技大学王虎,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第三版2000年版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459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杨克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三版
  573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章宏甲、黄谊,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460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年5月
  572工程力学(一)(运动学、动力学40%,材料力学60%):《工程力学》,北京科技大学王虎,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第三版2000年版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2材料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461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574金属材料学:《金属材料学》,王笑天,机械工业出版社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460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6年5月
  462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刁玉玮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575工程力学(二)(含理论力学30%、材料力学70%):《理论力学》(上册),哈尔滨工业工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材料力学》(上、下册),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76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姚玉英等,天津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介绍

1958年学校成立时即开设机械专业,1974学校恢复招生时设立化工机械系,为全校仅有的两个教学机构之一;1980年成立机械工程系;1998年9月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4个系;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装备工程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和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与兄弟学院共同建设“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有“复杂轨迹加工工艺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与湘电集团合作成立了“风电技术研究所”。现代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22名,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跨校中科院院士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获得者2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名,省青年骨干教师9名,博士、硕士生导师34名;在校研究生299名、本科生2058名。

  学院拥有实验用房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用于本科教学的设备1000余台(套),包括UG软件、数控车、刨、铣床和从德国进口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以及注塑机、扫描电镜、药芯焊丝生产机械等一批先进设备,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其中凝固技术与应用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CAD实验室为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被列为湖南省高校示范性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实验室。

 “机械卓越,创新永恒”。学院本着“强化学术团队精神,促进教学科研良性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来,全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高技术重点项目、国家九五重点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并与加拿大Teckcominco公司、宝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株洲冶炼厂、江麓机电集团等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EI/SCI收录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近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编或参编公开出版的教材30余部。

  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思想,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突出工程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生英语过级率、考研率连创新高;在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学生有四个项目先后获一、二等奖奖励;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学生获得二等奖。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院学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敬业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青睐,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每年均保持在98%以上,位居学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