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武汉轻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武汉轻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轻工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轻工大学考研群] [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武汉轻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
一、学科基本情况
应用化学学科是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重点发展的学科,学科点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12人,硕士生导师22人。
二、学科研究内容及方向
1、功能材料研究及应用:主要从事具有光、电、磁、生物等功能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
2、电化学及复合纳米材料:电化学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特性研究。
3、现代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现代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在食品、材料、生物、药物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4、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运用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新理论、新技术,解决工程及生产实际问题。
5、植物资源化学与工程: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新设备和过程技术研究。
 
三、主要研究成果
近三年来,该学科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8项、横向项目35项,科研经费达500多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60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42篇。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化工专业简介

生物化工:
一、学科基本情况
生物化工学科为新兴交叉学科,我校生物化工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立项建设硕士点,2004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005年批准生物化工硕士点,200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学科点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14人。
二、学科研究内容及方向
1、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及应用研究。
2、环境生物工程:研究废水、废渣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染控制、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发展特色工程技术。
3、生物化工工艺:将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结合,研究开发新工艺和新技术。
4、化工新材料:运用化学化工技术研究开发功能生物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循环材料等。
三、主要研究成果
近三年来,该学科点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科研项目13项、横向项目21项,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82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26篇。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艺专业简介

化学工艺:
一、学科基本情况
化学工艺学科是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重点发展的学科,学科点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22人。
二、学科研究内容及方向
精细有机品的化学合成、性能研究及应用:液晶材料的新制备方法、化学合成机理、性能比较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等方面的研究。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二氧化碳对金属-氧键的插入反应以及与催化剂分子的相互作用,达到活化的目的,使用二氧化碳生产碳酸二苯酯等产品,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新型润滑材料摩擦学研究及植物油基润滑剂的开发应用:开展摩擦润滑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三、主要研究成果
近三年来,该学科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18项、横向项目22项,科研经费达400多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12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21篇。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
一、学科基本情况
化学工程学科是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重点发展的学科,学科点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22人。
二、学科研究内容及方向
植物资源化工:利用现代化学工程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对生物资源特别是特色农副产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研究
能源化工:从事能源化工相关领域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和优化等工作。
材料化工:研究化工过程及设备的开发、设计、优化和管理,材料加工则研究天然或人工合成材料的成型加工和改性。
三、主要研究成果
近三年来,该学科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8项、横向项目30项,科研经费达400多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25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32篇。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

 化学(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始建于1999年的生物与化学工程系,2005年独立设置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09年1月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和轻化工程6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5个方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另有化学工程、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5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品牌立项建设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设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被纳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及“楚天学者”特聘岗位学科,应用化学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
    目前,全院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1200余人,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人,硕士生导师36人。学院下设化学工程与轻化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化学课部等5个系部,拥有湖北省大学化学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能源与原料化工程技术中心、武汉市农副资源循环利用与新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其中,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科研的实验室建筑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拥有完善、高水准的人才培养条件。
    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科研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建有省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建设了湖北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20多个、各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平台10余个。学生多次在全国和省级“挑战杯”和“互联网+”比赛中、在全国化工和全省化学技能等学科竞赛中,取得可喜成绩。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万名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多家知名公司和大型企业与我院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并签订了长期的用人协议,学院本科生考研率3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
    学院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学校在食品科学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传统优势和特色,结合学院的专业和学科特点,利用现代化学、化工、环境和材料科学的技术手段,围绕农副资源开展全产业链的全质化、高值化利用和新产品开发,形成了农副资源化学、化工与利用方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等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全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企业委托开发研究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500多万元。学院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近140篇。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学院全体师生将共同携手,坚持立德树人,秉承“绿色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竞争力强、影响力广、具有化工和环境优势和鲜明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学院”的目标努力奋斗。

2016年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相关专业考研调剂信息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新团队还有两名研究生招生指标,接受化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调剂。本团队有国家和省部级专家3人,教授5人,主持承担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在研课题经费600多万元,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60余篇,专利10余项;科技转化达6亿元。课题组主要从事新材料、新能源、环境工程、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向研究,课题组与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美国等国际和国内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支持学生交流学习,推荐985院校攻读博士。欢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调剂考

  1、调剂要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须达到国家2016年复试最低控制线(A类地区)要求。

  2、奖助学金:学院和团队提供奖助学金:每年12000元,第二、三学年实行评选,6000-10000元。学业成绩特别优秀者推荐国家奖学金(每年20000元)、企业奖助学金(15000元/人)或单项奖学金(1000-2000元);协助申请研究生创新基金(5000元);另外课题组每年发放津贴4000-8000元,并可提供“三助”(助教、助研、助管)津贴。

  3、调剂联系方式:路老师、秦老师;联系电话:15872360189,E-mail:273910820@qq.com405360494@qq.com。
 

2017年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联系人:武汉轻工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智勇教授

  联系电话:18802715616,18086062116;

  邮箱:zzy6211@126.com,759124198@qq.com

  实验室师姐qq:1397725296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武汉轻工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主要从事有机电子信息材料及其相关工艺技术研究工作,在显示用含氟液晶材料、导电大分子及其导电聚合物吸声材料、电子化学品和相关化学中间体合成方法及其绿色工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要研究方向:

  1.液晶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主要有:

  (1)高双折射率液晶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

  (2)低温低粘度快速响应液晶性能研究与新型快速液晶材料开发;

  (3)香蕉型低熔点向列相液晶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4)电场在有机光电子材料中的精制提纯技术研究;

  (5)盘状液晶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2.有机导电大分子及其电致发光化合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3.有机导电大分子聚合物薄膜吸声材料研究;

  4.高折射率光学膜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

  5.有机电子化学品及其中间体合成方法及其绿色工艺研究。

  .个人简介:

  张智勇,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2年11月出生,湖北省浠水县人;1985年湖北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92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所工作6年,在石家庄实力克液晶材料公司工作7年;而后于2005年来到武汉轻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子材料及其相关有机合成工艺技术研究工作,在显示用含氟液晶材料、光学用高双折射率液晶材料、有机共轭大分子光电材料、导电大分子及其导电聚合物吸声材料和相关电子化学品合成方法及其绿色工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2011年组建了武汉轻工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所现有7位老师,8位研究生一起进行科研工作。

  曾先后承担包括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高新技术研究863项目显示用液晶材料研究工作、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发改委TFT—LCD显示用液晶材料产业化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高双折射率快速响应和香蕉型液晶材料合成研究等项目10项,已完成8项;曾承担并完成省市级科研包括液晶等光电子材料和环境材料项目共15项;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院四川流体物理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国家基金项目4项。承担并完成包括“高双折射率液晶材料“及其”液晶中间体”、“甲磺酸生产新工艺”、“异佛尔酮新工艺”、“高折射率芴系列光学膜材料”等校企技术合作项目32项,已经完成26项,这些项目已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与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获得授权10项,在报专利8项;已发表学术论文91篇,其中SCI和EI收录45篇,核心刊物上发表46篇。曾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农业部发明奖以及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项;国家核心期刊《液晶与显示》杂志编委。

  三.研究经费与学生工作出向:

  近五年累计研究经费286万元左右,年均进帐40-50万元左右;现有资金85万元。在武汉轻工大学教学期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2人(已经毕业25人);研究生生活费除国家奖学金以外,本课题组每月提供300-700元/月的助研费。研究生毕业后有攻读到科学院博士的,有出国深造的,大部分是到企业工作;在企业中主要还是从事有机合成、药物和液晶等光电子材料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的技术管理以及技术质量分析等技术工作,工作地点分布在武汉、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天津、浙江、山东、广州等地,其月薪在6000-15000元/月左右。

  本所的合作单位较多,人力资源较广;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院四川流体物理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以及十多家企业等单位展开了合作。

  四.研究生培养理念与目标:

  希望通过2-3年的研究生生活、学习和修炼,达到:

  (1)专业能力、认知能力、思维层次和思维深度(睿智,博学)大幅度提高;

  (2)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智慧),学会用心和智慧做事:变通、举一反三、把握事物的“度”;

  (3)养成严谨、认真、精细、慎思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学会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学会待人处事豁达(包容)、学会担当、理解培养坚强的心志;达到坦然面对社会与生活的境界。

  五.招生人数与要求:

  今年招收3-4名研究生;

  招收专业范围:与化学化工相关各专业本科,具体学科不限,重在看个人能力、思维和性格。

  欢迎有识之士报考本课题组研究生!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有机光电子材料组

  科研项目:

  1.显示用多稳态液晶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编号:715-007-0740),1999-2000,项目负责人;

  2.视频显示用新型TFT液晶材料及其驱动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编号:2003AA311090),2003-2005,项目负责人;

  3.高性能STN-LCD,HTN-LCD用液晶材料;国家经贸委(项目编号:国贸投资[2001]1000),2001-2003,项目负责人。

  4.显示用高性能液晶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发改委(项目编号:计高技[2002]1882号),2002-2005,项目负责人;

  5.TFT-LCD用液晶材料开发与产业化;国家信息产业部(项目编号:信部运[2001]705号),2001-2003,项目负责人;

  6.多稳态液晶与负性液晶材料的研究开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00213591D),2000-2001,项目负责人;

  7.可见-近红外宽波段用高双折射率快速液晶材料研制;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中科院0zb-001),2010-2014,项目负责人;

  8.可见-近红外宽波段快速液晶自适应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课题(编号:60736042),2009-2013,子课题负责人;

  9.STN-LCD显示用液晶材料研究与开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98213529),1998-2000,项目负责人;

  10.高HTP值手性液晶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湖北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07-2008,项目负责人;

  11.新型TFT-LCD用液晶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重大项目,项目编号:D200618005),2006-2007,项目负责人;

  12.香蕉型液晶光电效应的微观机理及动力学特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11074054);2010-2013,第二主研人;

  13.弯曲形液晶在光场诱导下的非线性周期结构及其输运模型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11374067),2014-2017;主研人;

  14.非线性关联下液晶控阵相位模式测量、控制与器件优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61378095),2014-201;主研人;

  15.高双折射率液晶材料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编号:20130507),2013-2014,项目负责人;

  16.万吨级异佛尔酮生产;山东欧美雅化学有限公司,2012-2013,项目负责人;

  17.高双折射率液晶材料合成与制备;北京科技大学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2014,项目负责人;

  18.甲磺酸合成新工艺研究,江西德兴中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009-2011,项目负责人;

  19.甲磺酸及其甲磺酸盐合成新工艺研究,黄冈通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2011-2013,项目负责人;

  20.乙烯基醚的合成与工艺研究,校企合作(编号:20160401),2016.4-2017.4,项目负责人。

  奖励及荣誉:

  1.2003年5月,因研制出我国显示用STN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

  2.1999年12月,因研制出我国显示用STN和HTN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中国农业部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

  3.2004年5月,因研制出我国显示用STN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石家庄市科技进步特别奖(第二);

  4.2002年9月,因研制出我国显示用STN液晶材料,获河北省第三届发明创造奖(第二);

  5.2002年9月,因研制出我国显示用HTN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河北省第三届发明创造奖(第一);

  6.2000年5月,因研制出我国显示用向列相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河北省民营科技名牌产品突出贡献奖;

  7.2002年12月,因首次研制出我国显示用STN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

  8.2002年12月,因首次研制出我国显示用HTN液晶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获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

  9.2003年4月,为表彰在研究、开发和生产STN、HTN液晶材料中所做出的贡献而获石家庄市2002年度技术改造先进工作者荣誉;

  10.2002年4月,为表彰在研究、开发和生产STN、HTN液晶材料中所做出的贡献而获石家庄市优秀知识分子荣誉;

  11.2003年5月,为表彰在研究、开发和生产STN-LCD、HTN-LCD用液晶材料中所做的突出贡献而获第一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