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武汉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武汉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武汉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科技大学考研群]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武汉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2021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公共管理概论》,朱立言、谢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哲学通论》,孙正聿,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
《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简介

政治经济学(0201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中的基础学科,是经济学中历史最为悠久又是最富有时代性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理论学科。本学科的内容不仅是我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指导,而且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为此,政治经济学专业将突出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的综合分析,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数量分析方法,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强化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运用于创新。
本学科细分为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1.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
2.产业经济研究,研究产业经济理论、产业政策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
3.金融投资研究,研究金融理论与金融政策,重点研究证券投资实务
4.贸易经济研究,研究贸易理论与国内外经济发展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是: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并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独立进行经济学研究并具有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后既能胜任经济类课程的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也能在实际部门从事经济政策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此外,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还需掌握一门外语,能用该门外语熟练地阅读经济文献,并具有初步的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攻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总数不得少于32学分。
  
五、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并记相应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就论文选题做报告,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原则上学术型硕士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10篇);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须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答辩环节至少有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参加,答辩未通过者,必须重新做开题报告。
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开题报告评审后,须填写《硕士生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
2、论文中期考核
研究生的中期进展考核,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在第三学期完成。
3、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按照《武汉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学位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
4、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按《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5、各培养环节时间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报告、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三学期完成,以保证有足够的论文工作时间,提交开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9个月。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法学简介

马克思主义法学(03052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法学属于法学门类,属于马克思主义理(0305)论下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法学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法学是法学的基础性学科,是法学的高层次理论形态,它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国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理及法律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研究法律现象,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法学研究领域运用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能在司法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工作,从事法律及相关事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法律人才。
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为祖国富强的献身精神,积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熟悉研究方法,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到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中。熟练地掌握1-2门外国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攻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6学分(含实践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1学分、学位论文开题答辩1学分),其中学科基础和专业课不低于25学分。
五、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本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并记相应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以书面及答辩形式就论文开题作报告,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原则上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10篇);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须有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教师审定并签署意见。答辩环节至少有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教师参加,答辩未能通过者,必须重新做开题报告。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须完整填写《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
2、论文中期考核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除接受导师的个别指导外,应向导师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商讨解决的办法。
3、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按照《武汉科技大学申请硕士学位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
4、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按《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5、各培养环节时间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报告、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三期完成,以保证有足够的论文工作时间,提交开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9个月。
七、其他
1、社会实践。为了加强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包括进行社会调查、到实际部门顶岗实习等。
2、教学实践。本学科研究生应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形式包括讲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本(专)科生学习和科研、辅导本(专)科生作业、参加教学研究项目研究以及担任本(专)科生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等。该环节记1学分。
3、补修。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本学科研究生在大学本科阶段未修过本学科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补修课程的,必须随相关专业本科生补修所规定的课程,并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必须及格。补修课不记学分。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安全工程与管理专业简介

公共安全工程与管理(0837Z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成就,辨识和预测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工程领域。
公共安全工程涉及公众的社会生活、生产活动、经济运行与个体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安全,它涵盖社会主体的众多安全领域,诸如:社会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公共卫生与职业健康、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文化安全和国土安全等。
公共安全工程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社会生产、生活等公共领域可能出现的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各种自然灾害与社会风险等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组织和管理上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和风险发生或最大程度降低事故损害。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理论思维能力。
2.瞄准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对安全工程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二级学科范围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独立解决科学问题,做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3.能够运用第一外国语较为流畅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进行外文科研论文的写作。第二外国语应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在职攻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最低学分要求为14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1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不少于4学分。
五、学术活动
1、“学术活动”为博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2、必须参加9次以上学术活动。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并记相应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
以书面及答辩形式作文开题报告,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不少于70篇);研究方案需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基础要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须有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答辩环节至少有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参加,答辩未能通过者,必须重新做开题报告。
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8~1.5万字。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须完整填写《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
2、论文中期考核
必须以书面及答辩形式作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至少3名教授)或博士学位者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初步结论的正确性以及能否如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等进行答辩,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博士生中期考核通过后,须填写《博士生中期报告及综合考核表》交研究生院,复印件和书面开题报告交学院留存。
3、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的要求后,按照《武汉科技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经学院和学校两级学位委员会的审查,可获得博士学位。
4、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按《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5、各培养环节时间要求
博士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工作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个学期的第九周前完成,提交开题报告与中期报告的时间间隔不少于9个月,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少于12个月。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简介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点设以下研究方向:1、科学哲学与系统哲学。本方向主要研究系统科学中的哲学问题。2、科学技术与社会。本方向主要研究社会历史之中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3、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本方向主要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以及科学方法。4、科技伦理学。本方向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或者科学技术对人的利益关系的影响。5、技术哲学。本方向主要把技术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哲学的反思。6、科技政策与管理。本方向主要研究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或意义。
二、培养目标
1.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团结敬业、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的专门人才。
2.系统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有关科学技术哲学问题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能够在高校相关专业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宣传、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
五、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记1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备案,并记相应学分。
六、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
1.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应用中的哲学问题,或者科学技术哲学中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开题报告,包括书面的报告和答辩环节。书面的开题报告一般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案等内容。要求有5000~10000字的篇幅。答辩环节要求有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参与评审并签署意见。开题报告按通过或不通过记成绩。通过者记1学分。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学位论文的答辩。学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论文答辩。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英文)名称:Theory of Marxism
(一)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研究方向等一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2005年增设的,归属于法学门类,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6个研究方向。
(二)学科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规律,其根本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中强调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学术创造力,形成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三)学科范围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是关于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在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它要求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和历史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研究等。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向,旨在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主要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有密切联系,但它更侧重于思想史、学说史的研究角度,包括思想来源、理论传播、形成和发展过程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必须强化世界视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学科。该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展开。该学科在研究中需要联系中国的历史实际和现状,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实际,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有所不同,它注重整体性、总体性研究,着眼于一般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研究,而不局限于历史或现实的某个领域、方面、事件的具体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著作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等
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是指世界其它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发展和研究,其中包括国外共产党、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理论与实践上的运用和发展,从文本、理论和流派等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是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的发生、演变及基本思想的学科。这个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有密切联系,但它侧重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既考察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联系,又着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世界的变化和演进,以及它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前景研究;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研究等。
5.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自觉以某种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特别是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成员和国民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本质和规律,以期教化和影响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研究;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引导研究等。
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主要是指中国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重大而根本的问题,比如,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其他道路;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国的发展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是专门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学科。这个学科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紧密联系的,它不是具体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而是着眼于从总体上研究和把握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该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侧重于对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研究和把握。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研究方向一般应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研究等。
(四)培养目标
1.学士学位
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形成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接受一定的科研训练,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恪守学术规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成为能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宣传和实际工作的人才。
注:目前本一级学科只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中有学士学位。
2.硕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说明重大问题。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恪守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成为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3.博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要求掌握两门外国语,其中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恪守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成为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相关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行政综合办公室:杨洋(教学027-68893331);周怡君(科研027-68893331);胡新亚(行政68893329)
党务与研究生工作办公室(027-68893329)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湖北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省级智库)挂靠单位,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单位,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项目承担单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和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湖北省纪检监察学会等常务理事单位。下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思想政治教育系、中国近现代史系、研究生思政部、形势政策教研部、艺术教研部和MPA教育办公室,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意识形态安全研究中心、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中心、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文学所等挂靠我院。
学科优势较为明显。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4个二级学科招生),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与文法学院共建公共安全工程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楚天学者岗设岗学科。学院拥有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近几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政策课教学比赛二等奖、省级科研和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竞赛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基金等科研课题100余项。
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教授18人、副教授47人,入选中共湖北省委宣讲团1人、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2人、湖北省宣传思想文化“七个一百”哲学社会科学百人计划1人、湖北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育计划12人、湖北省委讲师团特聘教授4人、武汉市委宣讲团2人。
人才培养成绩突出。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硕士、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在学校人才培养中肩负特殊使命。学院相关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已向社会输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科技哲学、公共管理学等高级专门人才近1000名。现在学研究生150余人,省级“青马工程”学员10人、校级“青马工程”英才领航班学员100人。学院与美、英、澳大利亚、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每年多名师生外出进修或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