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西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西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山西农业大学考研群]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西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农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学的介绍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是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主要涵盖“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两大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1981年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点之一,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正式确定为山西省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1984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正式招生。1995年再次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
农学专业2004年获批省级首批品牌专业,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已经形成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学科链,即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建成1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6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现有教师8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2%,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9人。多年来形成了旱作栽培与作物生理、作物生态与信息技术、作物化学调控与逆境生理、生物技术与组学工程、现代育种与种子工程、种质创新与遗传工程六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国家功能杂粮科技创新中心1个,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教育部、农业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等科研平台。教师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青年三晋学者1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等国家级、省级人才。近5来年,承担科研项目437项,其中国家级50项,省部级项目257项,非政府项目(横向项目)98项,累计总经费14089.9万元。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审定品种5个;获得专利65项;制定45项地方标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个;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29篇,其中SCI 收录65 篇;出版教材53 部;出版著作48部,其中专著18部。
该学科研究范围正在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扩展,微观方面从生理机制和基因水平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抗逆基因改良;宏观方面研究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及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学科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学科。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简介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简介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简介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农业信息技术方向)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备农业生物学、作物生产、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相关信息获取和处理软件为手段,以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作物生产水平为目的,主要研究农田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系统、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数字地形模型、农业生产实时处理系统研发、“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培养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行业从事与农业信息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开发与推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交叉型、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就业前景: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是21世纪最具科技创新的前沿专业之一,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从事与农业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下属单位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在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农业信息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软件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 |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艺与种业领域简介
农艺与种业领域简介
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艺与种业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领域包括作物科学、园艺科学、草业科学、种业科学四个方向,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采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
山西农业大学该领域从2018年招生,已经招收两届硕士研究生,由农学院主管,园艺院和动科院协助管理。
该领域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植物生产类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等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求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态与信息技术的介绍
该方向利用山西自然生态的复杂性与作物品种类型的多样性特点,研究重要粮食作物对光温水等生态因子的反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作物需氮状况及土壤氮素时空变化规律,开发氮肥管理系统。并针对山西省多发自然灾害,融合主要粮食作物物候信息及历史孕灾环境知识,利用3S技术进行长势和灾害的大尺度遥感监测研究。
带头人:杨武德(1960—),教授,博导,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作物生态、栽培及作物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现代农业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主讲《精确农业基础》、《可持续农业发展导论》等课程。先后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等项目26项。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国际和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化学调控与逆境生理的介绍
该方向针对山西省作物生产布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区划主要小杂粮的种植适宜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种植结构,进行规模化生产。研究小杂粮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技术。针对作物生长状况,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改善作物生长的微环境,达到抗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带头人:郭平毅(1956—),教授,博导,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致力于作物化学调控与化学除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48”、山西省重点留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等多个项目。获省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统计学》、《农田化学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主讲《作物化学调控》、《高级生物统计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等课程。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种质创新与遗传工程的介绍
该方向针对山西省特殊的干旱环境条件,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常规育种技术,构建各种遗传群体,挖掘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抗旱相关基因,创造新的作物类型,创制异染色体体系,探寻新基因的遗传规律,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作物新品种提供材料和理论基础。
带头人:孙黛珍(1964—),教授,博导,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69篇,其中SCI 收录4篇,EI收录1篇,出版专著7部,副主编及参编国家级教材11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承担教学改革项目1项,指导的学生多次获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资助,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多次获山西省高校省级、校级优秀论文。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主讲《种子学》、《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作物育种学》、《专业英语》、《高级作物育种学》、《现代育种技术》等课程。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现代育种与种子工程的介绍
该方向依托山西省丰富的杂粮种质资源,结合新型种质资源创制,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基因工程手段,充分发掘谷子、糜子、苦荞、燕麦等杂粮的重要性状基因资源,开发相关分子标记,并通过分子辅助育种手段研发高产优质杂粮新品种。
带头人:韩渊怀(1963—),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谷子基因功能及分子育种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教学。在英国诺丁汉大学Grierson教授(英皇家学会院士)实验室工作期间,发现了转基因反向重复基因顺序引起高频高强度基因沉默,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包括被《Cell》、《Plant Cell》等引用。之后又首次阐明了siRNA与靶基因mRNA降解的直接关系,论文被收入Faculty of 1000并被《Science》和《Genes and Development》等重要杂志引用。发表的SCI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350以上。主讲《基因调控研究进展》、《基因组学》《作物转基因育种》等课程。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与组学工程的介绍
应用基因组编辑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高通量技术,系统研究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及表达调控机制,构建作物基因工程等高效遗传改良技术体系。面向高产优质低耗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碳资源绿色利用的重大需求,整合代谢工程等前沿技术,解析能源植物光合固碳与聚能分子机制及调控网络,培育抗逆、高效固碳和产能的能源植物新品种,为农业生物能源产业提供优异种质和技术支撑。
带头人:李润植(1959—),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功能基因组学、生物技术和代谢工程与生物能源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发表的SCI期刊论文被引用已达700余次。申请美国专利3项,已获得1项授权。获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参加“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合作研究,该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讲课程有《植物学》、《资源植物学》、《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概论》等。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旱作栽培与作物生理的介绍
该方向针对山西省干旱气候的周期规律,将土壤水、肥、气、热及生物运行规律,作物抗旱适应规律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重点从作物“根─土系统”入手研究旱作条件下,水、肥、根、苗相互关系,对作物蓄水保墒抗逆御旱进行研究,为旱作高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带头人:高志强(1964—),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作物学报编委。2014年任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2017年任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担任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旱作农业学会理事长。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大项目、公益性行业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2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鉴定成果3项,“旱地小麦蓄水保墒增产技术及农业机械的研究应用”2015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简介
种子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7年,是在我国实施“种子工程”、出台“种子法”,稳步推进种业战略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该系现有教职工7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主要承担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的种子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生产学、种子经营管理学、种子学、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课程;同时也承担种子学科方向研究生的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系教学组织活动与农学、植保等学科相呼应,教学定位准确,师资力量强,开设课程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人才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以农为本,服务种业,教学计划、质量监督、教材建设和生产实践相配套的教学体系。
同时,该系教师立足种子科学领域,依托作物学科,形成了地位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资团队。该系教师团队集多年研究成果,形成了种子生理与优质基因挖掘、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种子质量控制与检验研究、种子贮藏生理与高活力保持技术研究等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该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留学基金课题等多层次项目,同时参与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大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948”项目以及种业联盟横向合作课题等项目二十多项。
目前该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主体,老中青三代教学、科研配合衔接相得益彰,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迅速成长,正逐步担当起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任。
山西是种业大省。本系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致力于种子科学教学与研究,目前实验条件及设备仪器先进完备,共享率高;校内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建设稳步加强,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与省内多家种子企业建立了合作模式,目前在校外建有3个稳定的实验、实习教学基地,2个科研基地和合作企业。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
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任重道远,阔步前行!
种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贺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