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 专业: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

Add西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难吗]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大学排名] [西南大学考研群]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教育学部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数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招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是否学位课
公共基础
(13分)
11045100001 外语 1 2 70 研究生院 考试
11020000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 18 研究生院 考试
1102000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8 教育原理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4 课程与教学论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9 教育研究方法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10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专业基础
(10学分)
 
11045104015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1 2 54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试
11045104016 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1 2 54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试
11045104017 数学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 1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试
11045104018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分析学 1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试
11045104019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代数学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
(不低于6学分)
11045104006 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20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21 现代(数学)教育技术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22 数学解题研究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23 数学简史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24 数学文化教育概论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25 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09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2 2 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11045104026 政策与法规 2 1 18 数学与统计学院 考查
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 2 2 教学技能训练
1 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校外实践 2 6 包括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等。提交相应总结报告和教育实践单位鉴定书。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培养计划、选题报告各一份
 
 
五、培养方式
(一)实施多渠道、宽口径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在现场或校外实践基地完成。课程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专业团队的合作教学,具体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进行;加强实践学习和锻炼,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支撑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二)实行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名师双导师指导机制,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校外指导教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三)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教育实践要指定中小学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案例研讨、有督导的顶岗实习等形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校内实训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见习应在第一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应在第二学年完成。有充足的实践实训设施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七、学位(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1.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2.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并获通过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八、学位授予与毕业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西南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
九、其它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及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不计学分。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理论研讨,开展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素养方面的训练;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信息技术课程专任教师(培训师)和从事学校教育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本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4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
攻读“现代教育技术”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36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是否学位课
学位基础 11045100001 外语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20000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 18 研究生院 考试  
1102000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8 教育原理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4 课程与教学论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9 教育研究方法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10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专业必修 11045114015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究 2 2 36 计信院李倩 考试  
11045114016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 1 2 36 计信院邓晖 考试  
11045114001 教育技术学原理 1 2 36 计信院瞿堃 考试  
11045114017 教育新媒体研究 2 2 36 计信院涂涛 考试  
1104511400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2 2 36 计信院段金菊 考试  
专业选修 11045114018 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 2 2 36 计信院余亮 考查  
11045114019 教育传播理论研究 2 2 36 计信院奚晓霞 考查  
11045114005 网络与远程教育研究 2 2 36 计信院刘革平 考查  
11045114011 智能教学系统 2 2 36 计信院刘明 考查  
11045114008 Web信息处理技术 2 2 36 计信院周竹荣 考查  
11045114020 创客教育研究 2 2 36 计信院龚朝花 考查  
11045114014 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 2 36 计信院 考查  
11045114021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2 2 36 计信院 考查  
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 3 2 60 计信院 考查  
校外实践:包括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等 3 6 180 计信院 考查  
必修
环节
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3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培养计划、选题报告各一份  
学位论文答辩 4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  
同等学力/跨专业补修课程 1075 教育技术学导论 2 0 36 计信院    
1076 教育传播学 2 0 36 计信院    
1077 多媒体技术及其教学应用 2 0 36 计信院    
 
 
四、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五、学位(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1.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教学实践,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也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专题研究成果或是高水平(质量)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但不能是实际工作的简单总结。
2.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掌握对应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反复论证,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技术路线,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学员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认真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参加开题报告答辩。
(1)开题报告内容:论文题目、课题来源、内容、方案、设备、装置、做论文的环境、参考资料、课题意义、实用价值等。
(2)开题报告答辩:一般由企校联合组织3到5位专家参加答辩。答辩未通过者,应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重新答辩直至通过。
3. 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导师与学员之间应建立起密切的师生关系,导师应切实起到指导作用并对论文的研究进展进行检查。学位论文必须由学员本人独立完成。导师及导师组应对研究生所提交的论文进行严格的把关,在达到相关质量要求、符合硕士学位水准的基础上方能提交评阅和答辩环节。
4. 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5. 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中小学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果(具体要求有培养单位提出),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相应专业学位,获得注明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公共管理与服务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遵纪守法,坚持依法治理职业教育。
2.具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熟悉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政策理论及实践现状,了解相关行业企业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管理服务的实践能力,胜任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掌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具备一定的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能较为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招生对象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专业教师。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在职攻读。
2.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2.5—5年。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主要利用寒暑假进行授课和指导论文。前两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其中第三或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五个假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 2 门学科专业基础课(均不计学分)。
四、课程设置
1.课程学分: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程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专业实践课程4学分。
2.课程设置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学位基础课 11045100001 外语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合计12学分
11045100002 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 36 2 研究生院 考查
11045100006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3 教育学原理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4 课程与教学论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5 教育研究方法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专业必修课 11045120014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 2 36 3 教育学部 考试 合计12学分
11045120015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2 36 3 教育学部 考试
11045120016 专业实习实训的设计与规划 2 36 2 教育学部 考试
11045120011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 2 36 2 教育学部 考试
11045120004 职业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2 教育学部 考试






11045120017 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管理 3 36 2 教育学部 考查 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6学分
11045120018 信息技术与职教课程整合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19 MOOCs设计与案例研究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0 职校微课学习与微课教研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1 职校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 3 36 2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2 职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3 职校家校合作与沟通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4 中职学校优秀班主任案例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5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 3 36 2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6 职业教育政策解读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7 依法治校与校园安全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8 中职学校中的法律问题 3 18 1 教育学部 考查  
11045120029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规划 3 36 2 政管院 考查  
11045120030 职业教育舆情分析与引导 3 18 1 政管院 考查  
11045120031 领导科学与公文处理 3 18 1 政管院 考查  
11045120032 非政府组织管理 3 18 1 政管院 考查  
实践
教学
  行业/企业行政实践 实践3个月;实践结束,提交诸如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与岗位能力专题调研等研究报告。 合计8学分;每份研究报告不少于4千字
  职校学校、课堂与班级实践 实践3个月;实践结束,提交诸如职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等调研报告
 
五、培养方式
1.指导方式:实施双导师联合指导。建立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导师组,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选题与撰写指导等,校外指导教师负责行业技术技能教学及实践教学指导。
2.理论教学:采取问题-案例式教学。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载体,选取职业技术教育中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典型案例组织教学活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汇报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充分综合利用面授资源与网络资源,组建网络研修团队。
3.实践教学:运用基地单位与职校实施教学。①在中职学校和公管服务部门基地实践3个月;加强校外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实施出勤签到、进度汇报、工作总结、评价考核等管理制度;实践结束,提交诸如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与岗位能力专题调研等研究报告。②到中职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践3个月;加强校外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实施出勤签到、进度汇报、工作总结、评价考核等管理制度;实践结束,提交诸如职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等调研报告。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字数不少于1.5万字。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各有一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科教学(思政)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人员及专业教师。
(二) 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新趋势与新要求。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工作。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本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4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
攻读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11045100001 外语 1 2 70 研究生院 考试
11020000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 18 研究生院 考试
11020000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8 教育原理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4 课程与教学论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9 教育研究方法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10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2 36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2028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 3 54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29 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 1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2 3 54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1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教学论 1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2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7 青年学专题研究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3 人才学专题研究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4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5 思想政治教育测量与评价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6 社会心理学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38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11045102016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2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查
必修
环节
开题报告 2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校内实训 2 1 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校外实践:包括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等。 3 6 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实习总结及考核评价表
同等学力/跨专业补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不计 36 自主研修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不计 36 自主研修 考试
  政治学 2 不计 36 自主研修 考试
总学分 50 必修学分 ≧36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
(一)授课时间安排与教学方式: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二)实践基地建设与导师团队: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五、学位(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
(三)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成立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论证合格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四)第3学期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建立有导师参加的3-5人检查小组,学生要着重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导师对学生中期检查情况给出评语,评语包括对已有工作评价,以及对计划完成情况、学生表现和今后工作的评价。检查小组对中期检查给予评定。在中期检查中,专家组认为确有创新、有可能成为优秀论文的学位论文,应予以重点关注。对于中期检查评定不合格者,应对该生提出修改要求,并在半年后再次进行论文复查。没有进行论文中期报告的学生,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至少应有3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5人以上(单数)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人员。论文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该研究生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果,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相应专业学位,获得注明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领导与管理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高等教育原理 研究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制度与结构、目的、内容和途径等基本问题,揭示高教的规律和原理,形成高教基本理论研究的特色,从而更新和丰富高教的理念和大学精神。 孙振东(博导)
2 高等学校管理与评价 研究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与机构职能,以及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行为等问题。特色在于院校研究,致力于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推动高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崔延强(博导)
张学敏(博导)
陈恩伦(博导)
      郭  平
3 高等学校德育 研究高等学校德育的价值和意义、目标、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揭示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原则,检测和评定德育效果。突出研究大学生品德修养的指导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从而加强高校德育管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王华敏
谭志敏
4 高校课程与教学 对高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与管理等因素及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以高校课堂教学为核心辐射解释高等学校教学各个构成因素和方面的研究特色,重点解决目前国内研究最薄弱的高等学校教学问题。 兰  英(博导)
赵伶俐(博导)
汪宏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教育与公共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修养和相当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医学教育管理实践能力的专门研究和管理人才。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30学分
其中     必修 22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8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自然辩证法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100002 教育研究方法论 1 60 3 朱德全等 考试  
11040100001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1 60 3 导师组 考试  
专业课 11040106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 1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40106003 高校课程与教学 1 36 2 兰英 考试  
11040111008 教育经济学专题研究 1 36 2 张学敏 考试  
  110401Z5010 公共卫生管理 1 36 2      
11040106052 高等教育评估学 2 36 2 赵伶俐 考查  
110401Z5013 医学统计学 2 36 2   考查  
11040106054 高等教育法学专题 2 36 2 陈恩伦 考查  
11040106055 高校组织与管理 3 36 2 张学敏 考查  
11040106056 学校美育 3 36 2 汪宏 考查  
110401Z5014 现场流行病学 2 60 2   考查  
  11040101003 国学经典 2 36 2 倪胜利等 考查  
  110401Z2022 民族文化与教育 3 60 3 王晓燕 考试  
  11040101061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及流派 3 60 3 蒋立松 考试  
  110401Z2021 民族教育理论 2 36 2 陈荟 考查  
  11040110055 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3 36 2 罗江华 考查  
  11040101062 西南民族文化与历史 2 36 2 蒋立松 考查  
  11040110056 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 2 36 2 罗江华 考查  
  11040101059 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2 36 2 王晓燕 考查  
  11040104051 教育人类学 2 36 2 吴晓蓉 考查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教育哲学     不计学分
  教育心理学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具体要求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A.时间:第三学期末(每年10月)
B.具体组织形式: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进行检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 公开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两篇,或在已出版(含出版清样)学术著作中参与撰写字数1万字以上(在著作相关页面上有明确说明)。
2、 参加导师和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掌握课题选题、设计、调查论证、检索利用资料、开展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遵守学术规范,形成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
3、 能运用一门外国语查寻课题研究的原文资料,并能翻译2篇以上相关研究的外刊论文。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下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写出完整的文献综述报告。报告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综述行文流畅、格式规范;
能反映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掌握的资料全面;
对现有研究状况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周易 中华书局
2 道德经 中华书局
3 中庸 中华书局
4 大学 中华书局
5 孟子 中华书局
6 论语 中华书局
7 理想国 柏拉图;商务印书馆
8 大学之理念 金耀基;三联书店
9 大学的理想 约翰•亨利•纽曼;浙江教育出版社
10 大学的功用 克拉克•克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大学的兴起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12 高等教育哲学 约翰•S•布鲁贝克;浙江教育出版社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选读相关篇目) 中央编译局主编;人民出版社
14 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 王焕勋;重庆出版社
15 国家精英 布尔迪厄;商务印书馆
16 大学教育力 金子元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 民主主义与教育 约翰.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
18 社会学文集 马克斯·韦伯;人民出版社
19 德国教育史 F.泡尔生;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哈佛委员会;北京大学出版社
21 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 莱斯利;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 德兰迪;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欧洲大学史(二卷) 张斌贤、贺国庆;河北大学出版社
24 古希腊教育论著选 张法琨;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陈洪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6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 苏云峰;三联书店
27 经济学(上、下分册)(第6版) 曼昆著,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8 经济思想史(第7版) 斯坦利L•布鲁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9 新制度经济学 罗必良;山西经济出版社
30 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经济学 T•胡森等主编.杜育红译;西师出版社
31 教育经济学 埃尔查南•科恩等著,范元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32 公共经济学 霍尔库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3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 塞西尔•G.米斯克尔等;教育科学出版社
34 管理思想史(第6版) 雷恩.贝德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5 变化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劳凯声;教育科学出版社
36 受教育权法理学 孙霄兵;教育科学出版社
37 学校法律治理研究 张弛、韩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8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9 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 刘复兴;教育科学出版社
40 法律制度与高等教育 周光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介绍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深入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概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新媒体技术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研究是教育技术学与民族教育学学科交叉的重要生长点,本研究方向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技术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方式以及数字化民族文化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2、新媒体技术促进民族教育优先、均衡发展的策略和机制研究;
3、数字化民族传统文化转换为学校教育资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张诗亚(博导)
罗江华
2 新媒体技术与未来教育 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新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新媒体技术支持的未来教育形态开展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各种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和组合应用技术研究;
2. 各种新型数字化视听教材的设计、制作、评价、使用技术研究;
3. 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 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未来教育形态,例如移动学习、智慧学习环境、云教育等。
涂  涛
奚晓霞
3 网络与远程教育 本方向以面向在校学生的网络教育和面向校外学生的远程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网络与远程教育的一般原理、支撑技术和实践环境,着重研究网络教学环境、新型支撑技术、网络学习评价和相关理论。
研究选题一般来源于网络与远程教育实践,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对实践工作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廖伯琴(博导)
刘革平
4 数字化学习资源 本研究方向的主题是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构建通用的信息化教育支撑系统,实现对教学资源高效开发、组织、调度与管理,从而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规模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基于电子学档的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研究;
2. 多向互动与合作学习支持系统构造研究;
3. 网络教育软件开发模式及开发工具研究;
4.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设支持自主学习、实践教育的功能环境研究等。
瞿  堃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功底,能创造性地独立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表现在:掌握与教育实践和改革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具有参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能力;具有承担或完成相关科学研究课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职能部门的教学科研、媒体开发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28学分
其中     必修: 20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8 学分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教育经济 研究内容: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教育的投资性收益和消费性收益、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财政、教育制度与绩效、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效益。
特色:从经济学视角分析、解读和研究教育问题,注重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结合。
意义:丰富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多视角理解教育的价值,促进教育资源有效和公平配置,正确把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张学敏(博导)
田晓伟
韦吉飞
侯玉娜
2 教育管理 研究内容:教育领导、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目的和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育督导、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特色:从管理学视角分析和解读教育问题。
意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科学管理方法,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陈恩伦(博导)
杨挺
张振改
钟婉娟
伍叶琴
 
3 教育政策与法律 研究内容:教育督导与评价的政策、教育督导与评价的制度和机制、教育督导与评价专业化、教育督导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步骤、教育督导与评价的方法、教育行政督导、学校督导与评价。
特色: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对教育督导与评价进行宏观、中观及微观的系统考察。
意义:对教育督导与评价的理论、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丰富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教育管理实践。
杨挺
钟婉娟
张振改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的教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
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体魄,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2.具备扎实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相关理论知识。
3.具备较强将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定创新能力。
4.掌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常用研究范式和方法技术手段,能够独立完成教育经济、教育政策和法律及教育管理等研究领域规范的学术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研究能力。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0   学分(25-35学分,由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4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6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1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外语专业为第二外国语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核心课 11040100001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1 60 3   笔试  
11040100002 教育研究方法论 1 60 3   笔试  
专业课 11047101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含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 1 36 2      
11040111008 教育经济学专题研究 1 36 2   笔试  
11120403004 教育管理学专题研究 1 36 2   笔试  
11040111010 教育政策学专题研究 2 36 2   笔试  


11040100003 教育心理学进展 2 36 2   笔试  
11040111005 教育哲学专题研究 2 36 2   笔试  
11040111006 教育法学专题研究 1 36 2   笔试  
11120403006 管理心理学专题研究 1 36 2   笔试  
11120403008 教育领导学专题研究 1 36 2   笔试  
11120403009 教育统计与spss技术 2 36 2   笔试  
  11047101010 教育管理学案例分析 2 36 2   笔试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主文献自主研读     不计学分,提交研读报告,导师审核
 
注:1.核心课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体现本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是相应一级学科研究生必修的课程,参照本一级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可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自主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研读报告,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学术活动记录,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1)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2)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3)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4)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①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②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③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1)中期检查时间安排:每年6月份
(2)中期检查材料准备:按要求撰写和打印一份中期报告;
(3)进入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和打印中期检查表,并按要求填写;
(4)中期检查评审:成立3--5人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设组长1人,评审小组成员应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组成,评审组成员应对报告人的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意见,对排序在各学科的后10%人员进行学院组织的二次检查。
 
 
 
五、学术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参照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学术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研读与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文章,熟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学科前沿。
2.熟练检索、查阅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对资料进行科学建档、系统整理、归类分析、和综合评述。
3.参与导师指定或者自已选定的研究课题,科学运用研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选题、调研、访谈等工作,独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4.熟悉、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够用外国语进行学术交流,能够独立阅读外文书刊和翻译外文资料。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教育的哲学基础 Howard A.Ozmon Samuel .Craver著,石中英,邓敏娜,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 陆有铨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王晨
教育科学出版社
5 教育的经济价值 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6 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 靳希斌
山东教育出版社
7 管理思想史 雷恩.贝德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 黄葳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9 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 劳凯声
教育科学出版社
10 教育政策学 孙绵涛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正义论 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2 谈谈方法 笛卡尔
商务印书馆
13 社会研究方法 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
     
     
     
其它说明:
 
 
 
 
所在培养单位学术分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学术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体系与层次研究    研究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层次结构;具体包括少年儿童的精神信仰、政治意识、道德品质、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特点与规律。社会、学校与家庭整体教育影响与教育立体化网络构建研究。 易连云教授
(博士生导师)
 
2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发展历程、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推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研究体系,丰富教育学理论研究,指导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实践。 张正江副教授
王华敏副教授
3 少年儿童组织的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少年儿童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以及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问题,具体包括少年儿童组织的活动形式、内容等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等。力图建立融儿童生理学、心理学、游戏理论等理论基础的、富有实效性的少年儿童组织活动体系,研究与指导少年儿童组织活动的相关问题。 李姗泽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与教育基本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扎实,对少年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有相当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能力,熟练使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门人才。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0学分
其中     必修 23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7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100001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1 60 3 教育学部 考试  
11040100002 教育研究方法论 1 60 3 教育学部 考试  
专业课 110401Z3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401Z3002 教育心理学进展   54 3 导师组 考试  
110401Z3003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本理论 3 36 2 易连云等 考试  


11000004008 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 60 2 吴代贤 考查  
11040101009 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2 36 2 兰英等 考查  
110401Z3004 少年儿童组织的活动理论与实践专题 2 36 2 李姗泽等 考查  
110401Z3005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理论研究 2 36 2 张正江等 考查  
110401Z3006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工作者职业素质与专业发展 2 36 2 易连云等 考查  
110401Z3007 少年儿童生理发展与教育 3 18 1 李静等 考查  
110401Z3008 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 36 2 冯维等 考查  
110401Z3009 发展心理学专题研究 3 36 2 刘云艳等 考查  
11040101011 中外专家论坛   18 1 国内外专家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教育哲学     不计学分
  教育心理学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1)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2)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3)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4)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具体要求
B.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第三学期末,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研读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以及导师指定学习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熟悉并了解该学科前沿状况。
2.能够独立寻找或提出具有较一定学术意义和研究难度的课题。并在导师指导下确立正确的研究路线和工作方法。
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4.能够较为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并能较为清楚地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在从事某项研究时(例如在完成学位论文时)不遗漏重要文献。
5.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发现、观点、数据、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除上述科研能力与水平要求外,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另外以下具体操作性要求:
1.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20次;(研究生学术沙龙、硕士、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可列入);
3.科研工作量累计不低于50学时。(科研工作量主要指在读期间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其统计由导师评定。此外,在职研究生在学期期间申请的科研项目也可列入科研工作量的计算。
4.应深入教育实践部门进行调研,并至少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下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写出完整的文献综述报告。报告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综述行文流畅、格式规范;
2. 能反映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3. 掌握的资料全面;
4.对现有研究状况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以提交研究生院主阅读文献库为准。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民族教育学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 梳理民族文化的内涵,把握民族教育的特点,分析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阐释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教育的意义。 蒋立松
吴晓蓉
么加利
2 民族艺术教育 从特定的历史演进和生存空间的客观认识和描述出发,探索民族艺术流变与发展的必然规律;对现实民族艺术传承状况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民族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及其对个体未来发展的意义. 倪胜利
 
3 影视人类学 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对民族地区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进行分类、处理、保存和传播。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方面的研究。 罗江华
 
4 民族教育与区域发展 立足于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拥有的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面向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城乡统筹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结构合理调整及其区域产业升级等重要问题 王晓燕
杨如安
孟小军
陈荟
贺能坤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教育基本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扎实,对民族教育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有相当的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能力,熟练使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门研究人才。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36学分
其中     必修 26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10学分
 

三、课程设置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100001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1 60 3 导师组 考试  
11040100002 教育研究方法论 1 60 3 朱德全等 考试  
专业课 110401Z2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40104003 教育心理学 2 60 2 导师组 考试  
11040101061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及流派 3 60 3 蒋立松 考试  
110401Z2022 民族文化与教育 3 60 3 王晓燕    
 

11040104051 教育人类学 2 36 2 吴晓蓉 考查  
11040101003 国学经典 2 36 2 倪胜利等 考查  
11040101006 教育与人类发展 2 36 2 李姗泽等 考查  
11040101022 教育哲学研究 2 36 2 么加利 考查  
1104011100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60 3 朱德全等 考查  
01040110057 多媒体技术 2 36 1 涂涛 考查  
110401Z2021 民族教育理论 2 36 2 陈荟 考查  
11040101062 西南民族文化与历史 2 36 2 蒋立松 考查  
11040110056 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 2 36 2 罗江华 考查  
11040101059 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2 36 2 王晓燕 考查  
11040101055 中国教育经典名著选读 2 36 2 陈荟 考查  
11040110006 影视人类学 3 36 2 虞吉 考查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 2 36 2   考查  
11040100003 教育心理学进展 2 36 2 导师组 考试  
110401Z2002 教育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2 36 2   考查  
11040101005 教育文化研究 2 36 2 倪胜利 考查  
11040110055 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3 36 2 罗江华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  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设1-2门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具体要求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时间:第五学期(每年10月)
具体组织形式: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进行检查.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
2. 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20次;
3. 科研工作量累计不低于50学时。
4.应深入教育实践部门进行调研,并至少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能体现一定创新能力的毕业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读书》(杂志) 三联出版社
2 《论语》 孔子
3 《道德经》 老子
4 《周易》 不详
5 《古代汉语》 王力
6 《元教育学研究》 瞿葆奎
7 《燥动的百年》 陆有铨
8 《文心雕龙》 刘勰
9 《方法:天然之天性》 埃德加·莫兰
10 《方法:思想观念》 埃德加·莫兰
11 《哲学人类学》 米夏埃尔·兰德曼
12 《人论》 卡西尔
13 《复杂》 沃尔德罗普
14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15 《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
16 《江村经济》 费孝通
17 《人类学是什么》 王铭铭
18 《历史学是什么》 葛剑雄
19 《宗教学是什么》 张志刚
20 《民族社会学导论》 马戎
21 民族教育学通论 滕星
22 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 江平
23 《民族教育新论》 凌绍荣
24 《新世纪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研究》 俸兰
25 《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英)格林
26 《教育人类学教程》 冯增俊
27 《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 吴明海
28 《西南民族教育溯源》 张诗亚
29 《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 张诗亚
30 《西南研究书系》 张诗亚主编
3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
32 《教育研究》 中央教科所
33 《教育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
34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科院
3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3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中央民族大学
37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学院
38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所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院(所)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法学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教育法学的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教育法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学习和掌握教育法的历史发展、理论流派、研究机构、基本问题,力图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教育法学的新成果、新趋势、新潮流,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法律借鉴。 陈恩伦教授(博导)
杨挺教授
2 教育政策 本研究方向主要为国内外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的基本理论、教育政策的主要研究方法,学习和掌握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几个发展阶段,力图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把握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让学生学会从政策的角度去思考教育。 陈恩伦教授(博导)
杨挺教授
张振改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高等学校教师,为博士研究生输送合格新生。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并积极投身教育和教育改革事业。
2.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
3.专业知识系统而扎实,有相当的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能力,能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法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4.身体健康。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30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4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6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100001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1 60 3 导师组 考试  
11040100002 教育研究方法论 1 60 3 朱德全等 考试  
专业课 11040111002 中外主文献研读 1 36 2 导师组    
11040111006 教育法学专题研究 1 36 2 陈恩伦等 考试  
11040111010 教育政策学专题研究 1 36 2 杨挺等 考试  
11120403004 教育管理学专题研究 1 60 2 钟婉娟等 考试  
选 
修 
11040111003 法理学专题研究 2 36 2 陈恩伦等 考查  
11040111008 教育经济学专题研究 2 60 2 张学敏等 考查  
11120403009 教育统计与spss技术 2 36 2 杨鸿等 考查  
11040111004 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2 欧本谷等 考查  
11040111005 教育哲学专题研究 2 36 2 么加利等 考查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 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中期考核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教育学     不计学分
  教育管理学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1)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2)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3)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4)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中期考核中,学位课程考核的平均成绩高于或等于3.5分(不四舍五入);或发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可的高水平论文(前三名);或正在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以科研合同为准)。
     b.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   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 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1)中期检查时间安排:每年6月份
(2)中期检查材料准备:按要求撰写和打印一份中期报告;
(3)进入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和打印中期检查表,并按要求填写;
(4)中期检查评审:成立3--5人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设组长1人,评审小组成员应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组成,评审组成员应对报告人的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意见,对排序在各学科的后10%人员进行学院组织的二次检查。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研读与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文章,熟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学科前沿。
2.熟练检索、查阅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对资料进行科学建档、系统整理、归类分析、和综合评述。
3.参与导师指定或者自已选定的研究课题,科学运用研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选题、调研、访谈等工作,独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4.熟悉、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够用外国语进行交流,能够独立阅读外文书刊和翻译外文资料。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六、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教育的哲学基础 Howard A.Ozmon Samuel .Craver著,石中英,邓敏娜,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管理思想史 雷恩.贝德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 劳凯声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平衡与制约——20世纪的教育法 张维平
山东教育出版社
5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2、3、4、5、6、7辑) 劳凯声
教育科学出版社
6 教育法学的理论与实践 陈鹏、祁占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 人的权利及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 米尔恩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 法律的经济分析 理查德·波斯纳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9 法律立法与自由 哈耶克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0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
申素平
教育科学出版社
11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陈振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王骚
天津大学出版社
13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14 政策学的主要理论 吴锡泓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15 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 刘复兴  
教育科学出版社
16 正义论
 
[美]约翰.罗尔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 劳伦斯·纽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