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上海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 [上海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上海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上海大学考研难吗]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大学考研群] [上海大学研究生学费] [上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上海大学研究生辅导] [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2016年上海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学院 专业 上海大学复试分数
总分 外语 政治 单科
法学院 法学(030100) 350 54 54 99
法律(非法学)(035101) 320 55 55 85
法律(法学)(035102) 315 45 45 68
 

上海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

学院 专业 统考报考人数 推免生 合计报考人数
法学院 法学(030100) 139 19 158
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 274 3 277
法律硕士(法学)(035101) 43 1 44

上海大学2015年法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一、复试工作原则
  1、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2、复试比例原则
  二、复试工作领导小组
  (一)复试领导小组
  组长:李凤章
  成员:刘俊敏许春明
  (二)复试工作小组
  成员:江晓双洪蕾
  (三)复试监督小组
  组长:吴仲钢
  成员:卢欣
  三、复试方案
  (一)招生人数
  法学硕士55人(含推荐免试学生19人)
  法律硕士(非法学)55人(含推荐免试学生3人)
  法律硕士(法学)20人(含推荐免试学生1人)
  (二)复试比例
  1:1.2
  (三)复试分数线
  总分300分,单科(满=100)42分,单科(满>100)63分。
  (四)复试内容和录取排名规则
  1、复试内容
  研究生复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笔试部分内容包括英语听力和专业课,面试内容包括专业综合能力和英语口语。
  2、复试各部分分数组成
  研究生复试总分为300分,其中专业课笔试100分、专业课面试100分、英语听力50分、英语口语50分。
  3、拟录取排名规则
  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构成,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
  总成绩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复试总分低于180分者,不予录取。
  (五)资格审查
  1、资格审查内容
  (1)应届考生:须携带身份证、学生证、在校历年成绩大表原件(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管理单位提供);
  (2)往届考生:须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在校历年成绩大表原件(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管理单位提供);
  (3)同等学历考生;须携带身份证、专科毕业证书、本科阶段八门主干课程成绩单;
  以上证书均为原件(复印件无效)。
  2、资格审查时间:2015年3月28日上午8:00-10:30
  资格审查地点:BJ203
  (六)复试的时间和地点
  1、报到时间和地点
  报到时间:2015年3月28日上午8:00—10:30
  报到地点:BJ203
  2、笔试时间和地点
  专业笔试:3月28日14:00---16:00地点:BJ203、BJ204
  英语听力:3月28日16:30---17:00地点:C楼六楼
  3、面试时间地点
  时间为2015年3月29日上午(8:30开始),地点:A427,B416b,B422,B415a。
  注: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请报到时在报到地点领取复试通知书,不另行通知。
  注意事项:
  1、考生自备2B铅笔、橡皮。
  2、专业课考试科目
  (1)法学硕士: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
  (2)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宪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民法、刑法。
  3、考生自行携带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常规体检报告单(升学体检)。

上海大学法学院导师王勉青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王勉青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个人简介:
  一、学历及工作经历
  (一)学历
  1992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6月上海社科院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3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92年7月到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任教,并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二、论著、项目及获奖情况
  (一)主要论著
  1.《商标法案例教程》,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副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我国专利权滥用法律调整的规定性,专利法研究2007
  (二)科研项目
  1.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创建录,主持人,2008
  2.创业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主持人,2007
  3.上海市品牌战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主持人,2006

上海大学法学院导师刘俊敏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个人简介:
  刘俊敏,国际法学博士、教授,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主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软科学项目等多项。在《国际贸易问题》、《理论探索》、《河北法学》、《理论前沿》、《学术论坛》等中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撰写著作一部,参编著作、教材多部。

上海大学法学院导师刘华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刘华
  研究方向:民商法、中日比较法
  个人简历:天津人、法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民事诉讼法、商法、信托法

  学历经历:
  于2004年4月取得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于2009年4月取得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2009年12月留学回国,并在上海大学任教。

上海大学法学院导师李智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研究方向:民商法

  个人简介:
  李智(1968年10月——),女,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商法博士、教授。
  主讲课程:民法、法律英语等。
  研究领域:信托法、公司法、传统民法、知识产权法等。

  一、学历及工作经历:
  (一)学历:
  1.1985年9月——1989年7月: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获英美文学学士学位;
  2.1995年9月——1998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涉外经济法方向),获法学硕士学位;
  3.2002年9月——2005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在职),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法学家赵旭东教授。
  (二)经历:
  1.1989年8月——1995年8月:从事外贸翻译工作,取得国家认证的翻译职称(中级翻译);
  2.1998年7 月——2003年4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担任讲师;
  3.2003年5月——2009年8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法学院,担任副教授,2005年9月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
  4.2009年9月——:上海大学法学院,担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研究成果
  (一)主要论文:
  自进入上海大学以来,已在法学核心、中文核心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廉租房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域外经验及其借鉴”,《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法学类CSSCI);
  2.“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利益平衡”,《理论学刊》,2011年第6期;
  3.“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风险规避机制之建构”,《上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高校综合类CSSCI);
  4.“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之功能演绎与成因探析”,《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法学类CSSCI);
  5.“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法律制度之基本理论”,《河北法学》,2007年第9期(法学类CSSCI);
  6.“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风险之法律规制与运营控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经济类CSSCI);
  7.“房地产投资信托运作中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政治类CSSCI);
  8.“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之制度优势”,《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法学类CSSCI);
  9.“改革股份折价发行禁止的必要性”,《人民司法》,2005年第4期;
  10.“股票折价发行禁止之反思”,《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法学类CSSCI);
  11.“公司减资制度初探“,《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法学类CSSCI);
  12.“CEO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问题研究”,《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5期(法学类CSSCI);
  13.“英国小公司法改革评介”,《当代法学》,2003年第6期(法学类CSSCI);
  14.“上市公司收购与小股东权益保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政治类CSSCI);
  15.“互联网经济对美国商标法中外国语商标之冲击”,《知识产权》,2002年1期(法学类CSSCI):
  16.“中国大陆与澳门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之比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政治类CSSCI);
  17.“中国大陆与澳门劳动关系法律制度之比较”,《上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高校综合类CSSCI);
  18.“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与GATS法律框架衔接之构想”,《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法学类CSSCI)。
  (二)主要著作:
  专著、主编、副主编著作十余部,代表性著作如下:
  1.《农村土地120问》,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2.《新编民法总论案例教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3.《新编物权法案例教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4.《新编合同法案例教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5.《新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案例教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6.《新编公司法案例教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7.《新编证券法案例教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8.《新编破产法案例教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9月版;
  9.《新编商法案例教程》,副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2月版;
  10.《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法律制度研究》,专著,19.2万字,2008年1月版,法律出版社;
  11.《企业商标权益保护》,专著,19.7万字,2004年5月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2.《物业管理条例释义》,参编,“法律责任”一章,2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3.《国家司法考试应试指南案例分析题精析》,副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5月版。
  (三)承担课题:
  主持承担两项省部级课题;已主持完成上海市哲社课题一项、上海市教委课题两项:
  1.主持:“保障性住房REITs: 路径依赖与制度设计”,上海市哲社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2BFX003),(2012年7月——),在研;
  2.主持:“廉租房REITs: 瓶颈与出路”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3ZS067.),(2012年7月——),在研;
  3.主持:“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运行机制之法律经济分析”,上海市哲社一般课题,2007年7月——2009年7月;
  4.主持:“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风险规避机制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
  5.主持:“企业商标对策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2002年1月——2004年12月。

上海大学法学院导师李瑞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研究方向:法律文化比较法

  个人简介:
  李瑞,主要讲授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主要研究方向:法律文化、比较法。

  发表主要论文:
  1.《“IKEA“域名抢注案的法律思考》,载《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2001年知识产权出版社。
  2.《论比较广告的有关法律问题》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3.《中国人文精神构建与法治的实现》,载2002年10月《上海大学法学论坛》,上海大学出版社。
  4.《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分析》,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载《上海大学法学评论》,2004年上海大学出版社。
  6.《法的编纂模式比较》,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4期。
  7.《中德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研究》,载《中国法与欧洲法》,2005年上海大学出版社

  参编主要著作:
  1.《知识产权名案新析》,2002年吉林人民出版社。
  2.《现阶段中国阶级阶层透视》,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3.《外国法律制度导论》,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4.《法律社会学导论》,2004年上海大学出版社。

  参与主要课题:
  1.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计算机犯罪问题研究》。
  2.参与“十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法律社会学导论》。
  3.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人文精神与法治基础》。

上海大学法学院导师李立新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研究方向:商法(主要是公司法、证券法)和劳动法

  个人简介:李立新,女,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党员,留日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本科生的《商法》、《证券法》、《日本商法概论》,研究生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研究》。

  一、学历及工作经历
  (一)学历
  1988年6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1年3月日本广岛大学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4年3月日本广岛大学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二)主要经历
  1988年8月到江苏张家港工商局工作,担当经济合同管理和仲裁等工作。
  1989年9月到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工作,主讲《经济合同法》、《会计学原理与会计法》等专业课程,并兼任校团委书记等行政工作。
  1997年3月去日本广岛大学留学,2004年4月回国,同年10月至上海大学法学院任教至今。

  二、论著、项目及获奖情况
  (一)主要论文
  1.“金融纠纷非诉解决机制探析—以日本金融ADR为借鉴”,载于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版。
  2.“向劳务派遣开刀必须找准病灶”,《东方早报》2012年8月9日。
  3.“呼唤中国版《家暴防止法》”,《东方早报》2012年6月5日。
  4.“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载于顾功耘主编《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5.“证券监管中的政府权力边界及其法律约束”,载于张国山主编《工商行政与市场监管》,中国工商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6.“中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现状和热点问题”,韩国《圆光法学》第26卷第4号(2010年12月)。
  7.“日本股份公司设立中发起人义务、权责的法律界定及其启示”,载于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9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版。
  8.“证券公开发行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载于王保树主编《中国商法年刊(2009):商法视野中的社会责任》,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6月版。
  9.“从平安投资富通的失败看商业保险资金的投资监管”,载于郭锋主编《金融服务法评论(第1卷)》,2010年5月版。
  10.“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选择与评析”,《工会论坛》2010年第4期。
  11.“产权交易信息披露机制的法律构架”,《金融经济》2010年第1期。
  12.浅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监督职能的制度安排,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Management,Vol.51 No.3,2009.
  13.“日本职场性骚扰立法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6期。
  14.“从日本立法看我国集体谈判权的保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5.“劳务派遣立法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载于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8月版。
  16.“金融创新中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载于王保树主编《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7.“新《公司法》下有限责任公司资本纠纷的处理和防范”,《上大法律评论》(第4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18.“女性独立的法学思考”,《福建论坛(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9.“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期。
  20.“金融创新中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西南金融》2009年第1期。
  21.“融资融券业务下的证券业自律管理”,《金融与经济》2008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2.“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看金融机构破产中的政府法律责任”,王保树主编《(2007)中国商法年刊—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23.“从我国职工持股新政面临的争议和难点看相关立法的不足与完善”,赵万一主编《上大法学评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24.“职工持股制度价值再考—日本职工持股制度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25.“从一人公司制度解读中日公司立法理念的差异”,赵旭东主编《国际视野下公司法改革—中国与世界:公司法改革国际峰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二)主要著作
  1.《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探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2.《工商行政管理总论》,气象出版社1993年版。
  (三)科研项目
  1.上海市本级财政预算学科建设项目:《金融改革创新背景下的金融法研究与人才培养》,参加人,2008年。
  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险法基本问题研究》,参加人,2006年。
  3.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商法》市级精品课程建设,参加人,2007年。
  4.上海大学科研项目《劳动法学》教材建设,主持人,2007年。
  5.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产权市场法制建设研究》,主持人,2006年。
  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论女性劳动权利的法律保障》,主持人,2005年。
  (四)获奖情况
  1.在日留学期间多次参加日本女子留学生日语辩论大赛并获奖,参加日本广岛市说话协会举办的演讲比赛并获奖。
  2.参加日本广岛国际文化财团等组织的日语作文比赛并获奖。

上海大学法学院导师李凤章

想要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的信息,请关注上海大学考研网。
研究方向:民商法

  个人简介:
  李凤章:中共党员、教授。文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兴趣在于民法总论、土地法(财产法)、不动产登记法等,现致力于中国土地权利体系构建的法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强调“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注重历史、比较和实证考察。曾挂职担任杨浦区房地资源局副局长(2008-2009),现任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
  房地产法(本科)、民法总论.物权法(硕士)

  一、学历及工作经历:
  2000--2002年,山东聊城大学政法学院教师
  2002-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5年----,上海大学法学院

  二、主要论著.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一)主要论著
  1.美国印第安部落土地所有权述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2.通过空权利来反权利——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及其变革,《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5期。2011年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第1期全文转载,法学文摘第1期摘载。中国法学创新网法学新论全文转载。
  3.法律移植.移植什么?——以土地所有权的中国命运为中心,《法律科学》2009年第6期,《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期“法学新论”摘要介绍。
  4.《公共利益:开放内容及其边界》,《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6期。《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第12期摘载。
  5.《民法法典化与习惯缺失之忧》,《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一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
  6.《从事实到规范:物权法民意基础的实证研究---以土地制度为中心》,《政法论坛》,2007年第3期。
  7.《不动产登记审查的简化和分化》,《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等9期全文转载。
  8.《论保护占有》,译稿,《民商法论丛》第41卷,法律出版社。
  9.《不动产权利登记的效力及其限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0.土地所有权立法之反思——透过历史的映照,《北方法学》,2009年第2期。
  11.穿行于权利与事实之间——占有本质的追问及其意义。《民法年刊》2010年,法律出版社。
  12.《阐释:在制度和理念之间---关于物权行为合理性的若干思考》,《北方法学》,2007年第5期。
  13.《登记制度需要创新》,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5月。
  14.《权利明晰.流转自由—香港土地立法经验对大陆的借鉴意义》,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库全文收录。
  15.《征收什么?集体土地征收条例第一问》,《东方早报》2012.02.22;土地科学动态( 土地学会内参)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
  16.《深圳土地改革的路线图意义》, 《东方早报》2012.06.01,土地科学动态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7.《地权保护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有效路径》,《东方早报》2011.12.31。
  18.《拆迁意见二稿:司法裁决不该大撤退》,《东方早报》社论2010.12.17。
  19.《英国土地登记法》,译稿,《民商法律评论》第三卷。
  20.《成本负担与中国权利登记制的建构》,《中国土地科学》,2006年第5期。
  21.《不动产登记权的法律规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2.《让事实超越规范—关于法人登记和发人资格认定的若干思考》,《学术论坛》,2006年第6期。
  23.《违法合同的无效判定及其应用》,《人民司法》,2005年第10期。
  24.《自由不得抛弃原则》,《河南司法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5.《合伙:从主体性到主体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6.《不法给付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报理论版。2006年7月
  27.《国家所有权的解构和重构》,《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8.《房地单独抵押的效力》,《中国土地》2004年第8期。
  29.《实质审查的缺陷与校正》,《法治论丛》2003年第6期
  30.《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的比较研究》,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1.《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价值分析和路径选择》,载《民商法律评论》第2卷,江平主编,方正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32.《挤出博弈和女性土地权益的保护》,《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33.《非婚同居中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4.《物权行为新探》,《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5.《危险责任及其立法模式研究》,载《民商法律评论》第2卷,江平主编,方正出版社。
  36.《权属争议抑或侵权纠纷》,《人民法院报》2004年12月12日。
  37.《从在家看黄碟事件谈卑贱者的权利》,《南方都市报》2002年09月01日。
  38.《否定职业打假将扼杀维权民间团体》,《南方周末》,2002-08-01。
  39.《如何让不法商家无利可图》,《南方周末》,2001年8月31日。
  40.《建立土地身份档案确保流转规范有序——民法专家李凤章谈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国土资源报2008年11月24日。
  41.《小产权房的违法认定要慎重》,劳动报,国研网全文收录。
  42.《拒绝小产权房合法化让谁得利?》,国土资源报2008.4月18日,后以内参报送国土资源部领导。
  43.《农村建设用地的制度变革及可能影响》,中国保险报,2008-10-22。
  44.《唤醒沉睡资本清除经济“血栓”》,中国保险报2009-01-21。
  45.土地流转应更多采取出租方式,《中国保险报》,2008-10-13。
  46.非公益不征收,要如何才可能?《东方早报》,2012年8月8日。
  47.土地财产权保护攸关政府信用,《东方早报》,2011年3月14日。
  48.停止出让金实施物业税改革,《东方早报》2009年12月17日。
  49.房屋征收不应遮蔽土地权利,东方早报,2010年2月2日。
  50.对重庆土地换户籍的思考,东方早报,2010。
  (二)著作:
  1.《登记限度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
  2.《物业管理条例释疑》,法制出版社,2003。
  3.《婚姻法司法解释名家解读》,法制出版社,2004。
  4.《民法总论原理规则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房地产法教程》主编,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一本书读懂土地法》,与费雪合著,2011年中国法治出版社。
  7.合著《土地抵押融资的法律困境和制度创新》,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三)承担课题:
  1.《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研究-基于历史.比较和实证的考察》,上海哲社规划课题,2008,负责人。
  2.《土地抵押融资的法律困境和制度创新》,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课题,2008,负责人。
  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法律制度研究——以小产权房问题及其解决为切入点。教育部规划课题2012。负责人。
  4.他者的权利——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以深圳违章建筑处理为中心。上海大学2012年085优青项目。负责人。
  5.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的调研起草。
  6.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
  (四)获奖情况:
  《登记限度论》获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博士论文优秀奖。
  《物权法民意基础的实证研究-以土地问题为中心》,获上海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