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山东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群]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山东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系统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前沿问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视野。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马克思理论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三)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非全日制在职硕士研究生为四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研究生可按期毕业。
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或肄业处理,如有特殊情况,由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经学院和研究生处审核,主管校长批准,可延长半年。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分一般不得低于36学分。
(一)学位(必修)课(共20学分)
1、综合外语(160学时)                           5学分
2、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选读(60学时)                3学分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60学时)             3学分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54学时)               3学分
5、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54学时)               3学分
6、马克思主义发展史(54学时)                      3学分
(二)选修课(10-12学分)
1、专业选修课
(1)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专题(40学时)                  2学分
(2)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40学时)                    2学分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40学时)                 2学分
(4)现代西方哲学专题(40学时)                       2学分
(5)中国哲学专题(40学时)                         2学分
(6)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专题(40学时)    2学分
(7)当代中国政治专题(40学时)                          2学分
(8)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40学时)                   2学分
(9)社会心理学专题(40学分)                        2学分
(10)社会科学研究方法(40学分)                      2学分
(11)科学技术概论(40学时)                           2学分
(12)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40学时)                   2学分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40学时)            2学分
(14)全球化专题研究(40学时)                        2学分
(15)领导科学原理与方法(40学时)                   2学分
(16)伦理学专题研究(40学时)                       2学分
(17)心理健康教育研究(40学时)                     2学分
(18)社会行为学       (40学时)                    2学分
2、方向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设置的课程,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修不少于2学分的课程。)(20学时)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1学分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1学分
(3)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1学分
(4)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1学分
(三)必修环节(1学分)
1、学术活动                                        
2、教学实践                                         
3、社会实践                                         
(四)补修课(不计学分)
跨专业或同等学历入学的,需要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3门,补修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且经考试成绩及格(不计入研究生学分),方能申请答辩。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一)所有课程均须通过考试或考查。考试和考查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满分为100分,必修课程以70分为合格,选修课程以60分为合格;教学实习、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必修环节的考核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上述成绩均为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必须重修,同一门课程重修不得超过1次。所有课程原则上在第3学期前完成。
(二)课程考核方式要多样化。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开卷或闭卷)、口试或口试与笔试结合等形式。考查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在开课后两周内提出,并报院分管院长审批。
(三)学位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考核要采用闭卷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形式,闭卷考试成绩不低于该门课程总成绩的70%。
六、培养环节
(一)制定计划:新生入校后应在导师及指导小组指导下于第一周内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也要适合研究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培养方案经学位点负责人审定,院领导批准,报研究生处审核后实行。
(二)中期检查:课程学习结束后,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科研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者应中止学籍。
(三)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资格申请:第6学期4月份,毕业研究生要通过学院向学校提出毕业申请。全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任务的研究生方可取得论文答辩资格。经毕业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七、培养方式方法
(一)遵循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努力建立以研究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等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对于研究生的中期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等有关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重要事宜,须经导师组集体讨论后决定。导师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引导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切实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四)研究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并做1-2次学术报告。在读期间应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
(五)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总工作量不低于100学时,其中,教学实践不少于30学时,实践活动经考核可记2个学分。
(六)研究生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进身心健康。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一)论文选题
1、论文选题必须突出问题意识,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需要出发、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优势出发来选择题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在确定论文题目时,须对所选课题的研究现状、最新动态进行全面、细致地梳理,写出学术史综述。
3、撰写论文选题报告。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选题依据、选题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重点、拟突破的难点和创新之处、研究计划和步骤、主要参考文献。
4、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充分讨论、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将修改后的开题报告呈交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5、上述学术史综述和论文选题报告应在第3学期完成。
(二)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原创性。
2、可以应用已有的理论、范式和方法,研究前人没有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问题,获得有价值的结果。
3、可以应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三)论文应力求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资料翔实、论证充分,遵守学术规范,一般为3-5万字。
(四)论文从设计选题到最后完成应有一年以上的工作量。
(五)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第五学期12月份,由主管院长会同导师组就论文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根据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通过者,方准予继续论文工作。对问题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见。
(六)论文格式(另有具体规范要求)。
(七)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须先经导师审阅同意后方能按程序申请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
九、阅读书目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必须大量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著作,具体阅读书目详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在学习期间,每名硕士研究生每学期要完成读书笔记不少于3篇,并由导师负责检查其阅读情况。
 附件一:课程设置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任课教师      开课教师所在学院
                              学期 
学  综合外语            160   5   1                     外语学院
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选读  60   3   1        谢鸿昆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60  3  2  林美卿、谢鸿昆、刘友田 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  54  3   2 周新辉、侯爱萍、赵金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  54  3  2    宋明爽、孙彦泉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54  3   1      刘友田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专题   40    2  1      林美卿           马克思主义学院
修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     40   2   1      苏百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40   2   2      孙爱英          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     40   2   1      孙金荣          文法学院
    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专题
    当代中国政治专题       40   2   2     姜文荣           马克思主义学院
    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     40   2   2     毛维国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哲学专题          40   2   2     张理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代西方哲学专题       40   2   1     谢鸿昆           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技术概论          40    2  2     孙彦泉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心理学专题        40    2   2     张兴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40     2   2   孙彦泉、宋明爽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   40    2    2    王书君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0     2   1   姜文荣、张理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专题研究 
    全球化专题研究        40     2   3   赵金科、侯爱萍     马克思主义学院
   领导科学原理与方法      40    2   3     张福宝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行为学          40     2   2     牛余凤          马克思主义学院
     伦理学专题研究       40    2    2     任凤琴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0    2    3     张兴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     教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 
修     社会实践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环     学术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
节     
 
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不计    1    苏百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学分    2    吴金涛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    科学社会主义                    2    刘友田

 
 
 附件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中文部分)
(一)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列宁选集(1—4卷)
毛泽东选集(1—4卷)
毛泽东文集(1—8卷)
邓小平文选(1—3卷)
江泽民文选(1—3卷)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
(二)其他著作: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许征帆主编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王霁主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钟家栋等主编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李文成等著
《走进马克思》孙伯揆主编
《为马克思辩护》杨耕著
《重新理解马克思》俞吾金著
《回到马克思》张一兵著
《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俞可平主编
《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许征帆著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张允熠著
《哲学通论》孙正聿译著
《认识的反思》田心铭著
《反映论新论》孙中立等著
《现代唯物史观纲要》孟庆仁著
《社会历史哲学引论》张尚仁著
《哲学研究方法论》欧阳康著
《社会认识方法论》欧阳康主编
《当代文化哲学沉思》李鹏程著
《“危机”中的重建》杨耕著
《意识形态论》俞吾金著
《当代意识形态研究》宋惠昌著
《复兴中国》赵剑英主编
《人的哲学》袁贵仁主编
《社会主义本质论》许征帆等著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许征帆等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郑德荣等
《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吴敬琏著
《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顾海良
《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倪大奇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张雷声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谛》赵明义等著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研究》聂若岩著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黄楠森等著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胡钧著
《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任青等著
《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马启民著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张立文主编
《文化建设论》邓安庆等著
《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薛汉伟著
《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雷云著
《当代中国基本问题》冷溶著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研究》臧秀麟著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樊瑞平等主编
《科学社会主义》赵明义主编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教育部思政司组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部思政司组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陈秉公著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郑永廷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央党校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著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苏崇德著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苏希正著
附件三 本专业重要期刊目录
(1)*中国社会科学
(2)中共党史研究      
(3)*社会主义研究
(4)*马克思主义研究
(5)*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6)*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7)*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
(9)*哲学研究
(10)哲学动态
(11)自然辩证法研究
(12)社会科学
(13)社会科学战线
(14)思想战线
(15)求是
(16)*文史哲
(17)党建研究
(18)党的文献
(19)*毛泽东思想研究
(20)*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1)新华文摘
(22)理论前沿
(23)学术月刊
(24)学习与探索
(25)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6)理论导刊
(27)*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8)政治学研究
(29)*经济研究
(30)经济学动态
(31)*经济科学
(32)世界经济
(33)*当代经济研究
(34)经济问题探索
(35)中国经济问题
(36)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37)经济评论
(3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9)发展研究
(40)经济管理
(41)*宏观经济管理
(42)*经济改革与发展
(43)管理世界
(44)学术交流
(45)教学与研究
(46)*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47)中国高等教育
(48)中国高教研究
(49)*高校理论战线
(50)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内容)
(5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5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5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7)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5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0    1    3   林美卿、苏百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20  1     3     周新辉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20   1     3      孙爱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20   1     3      苏百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和相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要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源远流长,各国共产党均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并在党内教育、工人教育和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教育中,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规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坚持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二级学科,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对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介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中,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学科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活动的中后期,他们就多次对自己的思想历程作了回顾和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追随者,特别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搜集并出版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表了大量论著,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我们党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发展史的研究,早在1964年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并部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该所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在我国一些重点高校,以及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编译局等国家研究机构有一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我国学者做了更多的研究工作。我国学者还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史等角度进行具体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此外,国外一些学者如科尔纽、麦克莱伦等也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着重于思想史、学说史的角度,而国际共运史着重于实际运动的角度。它包括思想来源、理论的形成和创立、以后的发展和传播。我们应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它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的中国的特性,带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它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会在新的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个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介绍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国外共产党的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创新,国外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阐释,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历史进程和人们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马克思、恩格斯即使是在当今西方世界也有巨大的影响力。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人们就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苏东剧变"以来,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而且更加活跃。各种各样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和流派风起云涌,斑烂多彩。在当代世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外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变化和本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的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二是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的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三是既批判资本主义又批评现实社会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研究,四是由马克思主义文本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等。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的学说和思潮尽管并不科学,但它毕竟是复杂多变的时代的客观反映,并在实际生活中曾经或者还在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严峻挑战。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科学分析各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说和思潮,并在比较鉴别中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苏东剧变后,对苏联演变的教训、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以及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前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跟踪研究,部分高校对当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产党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等。这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专业是相邻学科专业,但偏重于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既考察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联系性,又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世界的变化和演进,以及它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建国以来,我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学校把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相继开设过新民主主义理论、马列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文件,要求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1984年教育部在12所院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0所院校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997年专业目录调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并建立了博士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文件精神,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其将理论研究同解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研究,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方式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 邮编:271018 | 电话:0538-8248565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介绍

 山东农业大学党委行政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工作,早在1952年就设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1988年3月改建为社会科学部,1999年6月撤部设立文法学院。2000年7月山东水利专科学校社科部并入文法学院,2007年7月科技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并入文法学院。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学校于2010年11月行文拟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年3月行文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年6月,以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教师为主体,正式成立独立的学校二级教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教授8人,副教授18人,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
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部,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研究室等五个教学研究机构。有三个研究团队,分别为:马克思主义与农业生态文明研究团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团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研究团队。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四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及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方面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部分人文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工作,为我校人才培养发挥思想导航和信念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培养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开放的视野和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意识,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高素质研究人才。
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将凸显科学维度、法学维度、社会维度和国际维度,进一步凝炼学科和研究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跨越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