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华南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华南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群]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华南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化学与化工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联系方式

办公室主任:020-87112053
 
组织员:020-22236337
 
科研秘书:020-87112053
 
人事秘书:020-87113735
 
实验室与设备、安全:020-87113735
 
财务:020-87112977
 
本科生教务:020-87112054
 
研究生教务:020-87113637
 
学生工作:020-87113353
 
校友工作:020-22236527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

 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工与能源学院与化学科学学院合并组建。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中南地区几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化工系。1960年创办化学系,20世纪80年代初,化学系更名为应用化学系。1994年由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工系、应用化学系、环境研究所合并成立化工学院。2002年,应用化学系并入理学院,2004年独立建制为化学科学学院。2004年化工学院调整学科规划和布局,扩展为化工与能源学院。2008年,学校学科调整,将化工与能源学院和化学科学学院合并,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是学校工程学ESI全球排名千分之一的主要贡献者。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千分之一。学院自1995年起即批准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设立“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在校学生2331人,其中本科生1205人,研究生1126人。
 
学院有三栋科研实验大楼,总用房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备资产为2亿多元。拥有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功能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精细化学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先进涂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创新制药工艺与过程控制工程艺术研发中心、中德“无机膜用于清洁能源和洁净环境”联合实验室、广东高校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研究机构。
 
学院目前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广东省“南粤百杰”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4人、珠江学者4人(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7人。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已为国家化学工程与技术、精细化学品技术、应用化学、基础化学、能源高效利用、系统集成及装备等领域输送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我院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基金、国家部委的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以及工业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2007年、2015年学院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共两项。2018年学院在Science主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研究论文一篇。2017年,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流学科”,学院牵头学校“能源与环境”学科群的建设,现正勇立于“双一流”建设潮头。

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考研复试方案

  复试程序:
  2016年3月18日
  14:00凭复试通知书报到,审查证件,领取“复试流程表”,参加复试笔试,笔试时间15:30-17:30。
  报到地点如下:复试笔试科目为《基础化学》的考生:34号楼340601;
  复试笔试科目为《物理化学(二)》的考生:34号楼340602;
  复试笔试科目为《化工原理》的考生:34号楼340201;
  请考生报到时携带以下材料:
  应届生:学生证、身份证、大学成绩单的原件及所有复印件。
  往届考生: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大学成绩单的原件(或加盖档案单位红章的成绩单复印件)及所有复印件。
  (报到时间地点若有更改,以招办系统打印的复试通知书为准)
  2016年3月19日
  下午13:00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正态分布,将化工学科考生、化学学科考生、专硕考生分成若干组,同时进行外语口语听力和专业知识综合面试,地点:学院各办公室,届时具体通知。
  2016年3月20日
  一、上午10:00左右公布录取排名表,按照录取总成绩排名确定录取名单,同时确定获各等次奖学金及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名单。地点:学院工程馆大厅布告栏。
  二、拟录取考生持学院分发的《导师情况汇总表》和“录取成绩小条”直接去各位导师办公室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和专业。材料分发地点:学院工程馆105室
  三、确定好导师、专业的考生请立即返回学院工程馆105室登记并领取《体检表》(体检表上需一张照片及加盖学院公章)
  2016年3月21日
  1.上午8:00-9:30,拟录取考生携带《复试流程表》、《体检表》及时参加校医院体检。
  2.体检无需空腹,但建议学生在检前休息好,避免熬夜,勿饮酒。
  3.体检收费:100元/人。
  下午3:00体检通过的拟录取考生至学院工程馆105室交回《复试流程表》,并领取以下材料:
  1.《调档函》(委培与强军计划除外)
  2.《政审表》
  3.《协议书》(仅联合培养的考生需签署协议,其他同学不用签)
  复试方式:
  1.专业课笔试
  2016年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科目:《化工原理》、《物理化学(二)》、《基础化学》,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占复试成绩30%,闭卷考试。
  2.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
  口语与听力相结合,时间约5分钟,满分100分,占复试成绩10%。
  3.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面试
  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面试时间约15分钟,满分100分,占复试成绩60%。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教师独立为考生当场打分,并填写《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情况登记表》。
  录取原则:
  1.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研究生录取工作,并严格遵守学校招生办公室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原则和要求。
  2.复试不及格(小于60分)者,不录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录取总成绩=初试总分×50%+复试成绩×50%×5。
  4.按照“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专硕”一级学科组织面试,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到低按一级学科录取考生,确定拟录取名单后,“双向选择”导师。
  5.实施差额复试,学术型硕士比例约为1:1.6,全日制专硕约为1:1.3。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
  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学科学学院和化工与能源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的基础和前身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中南地区 4 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化工系。1960年创办化学系,20世纪80年代初,化学系更名为应用化学系。1994年由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工系、应用化学系、环境研究所合并成立化工学院。2002年,化学系并入理学院,2004年独立建制为化学科学学院。2004年化工学院调整学科规划和布局,扩展为化工与能源学院。2008年,学校学科调整,将化工与能源学院和化学科学学院合并,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下设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制药工程系、能源工程系和化学系。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化学生物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为广东省名牌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东省重点学科。下设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应用化学、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能源环境材料及技术、制药工程七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专业。其中化学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 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高分子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五个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学院自1988年起被批准设立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被批准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机构有: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研究所、广东省化学化工教学实验示范中心。“985”二期,我院经国家批准又建立了“能源高效利用”国家级平台、“石油化工技术”和“电化学与燃料电池”省级平台。
  学院现有教工220人。其中,教授48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80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89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教师人数的81%。在校学生2105人,其中本科生1239人,研究生866人。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已为社会在化学工程与技术、精细化学品技术、应用化学、基础化学、能源高效利用、系统集成及装备等领域输送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我院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和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基金、国家部委的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以及工业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2007年学院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