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三峡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 [三峡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三峡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三峡大学考研难吗] [三峡大学研究生院] [三峡大学考研群] [三峡大学研究生学费] [三峡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三峡大学研究生辅导] [三峡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体育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峡大学体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2)

一、专业简介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方向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
以体育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与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系统体育专业知识、较高体育专业素养和良好运动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学位申请者能胜任大中小学校、运动队、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体育科研机构、康复医疗机构、体育行政部门等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等相关工作。具体要求为:
1.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学术道德、体育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2.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接受体育专业实践训练,能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
3.具备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教学、训练、指导和管理的工作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实践环节不少于6个月。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四、学分要求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公共基础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7学分、专业课不少于13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8学分。
五、课程设置
按照学校关于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公共选修课。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均须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要求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补修课不记学分,但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课程设置及安排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修课要求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
09000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考试 必修 1  
0900000003 自然辩证法 16 1 考试 必修 1 二选一
090000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考试 必修 1
1400000001Z 第一外国语(英语) 48 3 考试 必修 1  
专业
基础课
1504520001Z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48 3 考试 必修 1  
1504520002Z 体育统计与SPSS 32 2 考试 必修 2  
1504520003Z 体育文献阅读 32 2 考试 必修 2  
专业课 1504520004Z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48 3 考试 必修 2  
1504520005Z 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32 2 考试 必修 1
1504520006Z 运动技术 32 2 考查 选修 3 任选
1门
1504520007Z 运动休闲项目 32 2 考查 选修 3
1504520008Z 体育教材教法 32 2 考查 选修 3 任选不少于
3门
1504520009Z 体适能评定 32 2 考查 选修 3
1504520010Z 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 32 2 考查 选修 3
1504520011Z 体育运动心理学专题 32 2 考查 选修 3
1504520012Z 运动伤病防治与康复 32 2 考查 选修 3
1504520013Z 体育产业专题 32 2 考查 选修 3
1504520014Z 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 32 2 考查 选修 3
1504520015Z 运动处方 32 2 考查 选修 3
公共
选修课
  研究生院统一公布            
             
             
实践
 环节
1504520016Z 专业实践   6 考查 必修    
1504520017Z 学术交流   1 考查 必修    
0000000020Z 教学实践   1 考查 选修   任选
1门
0000000020Z 社会实践   1 考查 选修  
0000000020Z 助管和学生辅导员   1 考查 选修  
0000000020Z 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1 考查 选修  
补修课 1504520025Z 运动解剖学 48       随本科生开课 不计
学分
1504520026Z 体育学概论 32      
1504520027Z 专项技术 32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专业实践、学术交流、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专业实践为必修,计6学分,学术交流为必修,计1学分),实践环节总共不少于8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应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体育领域内,依托各实习基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社区体育服务等展开。实践活动分散安排在3年的学业期和集中安排在第二学年上学期,集中实践不少于6个月,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计6学分。
不参加专业实践或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学术交流
研究生就读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并在校内外公开做学术报告1次以上,鼓励导师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计1学分。
3、教学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根据需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中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应控制在2~4学时。授课前研究生要跟班听课2周,听课期间要认真做好记录、答疑、批改作业等辅导工作,上课时指导教师要亲自听课并做具体指导和评价工作。教学实践结束,硕士生要填写教学实践考核表,计1学分。
4、社会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可根据学习、科研和工作需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由导师评定成绩,考察合格计1学分。
5、助管和学生辅导员
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执行。强化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承担学校职能部门、各学院管理部门的辅助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咨询服务等工作,不少于6个月,计1学分。
6、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研究生参加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活动,计1学分。
七、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以导师为主导,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校外行业专家参与指导,实行校内外联合培养。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指导学位论文等工作。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按照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规定环节获得规定学分后,进入学位论文环节之前,对研究生品质、专业情况进行的全面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考核不合格将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学位标志,其中包括选题、开题、评阅、答辩等环节。
选题: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密切联系体育专业领域工作实际,运用专业理论解释、分析、解决体育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应用性。学位论文的类型可以是专题研究、调查研究报告、实习(实践)报告、方案设计等形式。
1、专题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体育领域中的某一问题采用必要的研究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不少于1.5万字的研究报告,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阐述,介绍背景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调查研究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体育领域中的某种现象、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并完成不少于1.5万字的调查报告,介绍调查的背景与目的、调查的时间与过程、调查的结果及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3、专业实习(实践)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专业实习(实践)的过程写出不不少于1.5万字的实习(实践)报告,报告应包括实习(实践)的目的、计划、完成情况、目的达成情况、获得的经验或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等内容。
4、方案设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某体育竞赛或体育活动进行方案设计,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完成总结报告。
开题:选题必须符合体育硕士选题类型和要求,得到导师同意;专题研究、调查研究报告须提交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通过开题程序,并得以开题认可。体育硕士研究生需完成28学分课程后方能进入开题程序。
中期检查: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位论文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安排进行,一般在第三学年秋季学期12月底前完成。导师要根据学位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硕士研究生需修满规定学分方可进行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或报告正文篇幅不少于1.5万字,学位论文均须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总文字复制比<30%。
经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组织学位论文的评阅、预答辩和答辩。论文评阅由2名评阅专家(至少含1位校外专家)进行盲评,论文预答辩和答辩由3-5人组成的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预答辩不合格者推迟半年再申请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再进行答辩。答辩结果以无计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须符合国家学位条例、《三峡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三峡大研〔2014〕27号)的相关规定。
说明: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具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休闲体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在线课程立项1门等等;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596人,硕士研究生13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其中有教授6人,博士学位教师5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楚天学者”主讲教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学新秀”1人,校级“151”人才6人;教师中具有国家级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和运动健将近20人,亚足联L2级足球教练员讲师3人,其中1人受聘担任中国五人制国家队U20助理教练。
学院现拥有“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运动》杂志三峡工作站”“三峡大学运动人体实验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三峡大学体质测试中心”等科研平台与学术机构。
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攀升,目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40余项;获批纵向、横向经费近300万元;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CSSCI收录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等10余项,科研实力在湖北省属综合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宜昌市大学路8号 | 邮编:443002
联系电话:0717-639xxxx(综合办公室) 传真:0717-639xxxx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介绍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88年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科,2000年三峡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体育系并开始本科教育,2003年体育学院成立;现在全国全面进入一本招生,具有足球、武术高水平运动员招收资格;2008年起招收培养“学校体育与体质健康”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学校体育教育学”方向并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院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中心,对内加强建设、对外加强沟通,目前主要承担着学校的大学体育课程、群体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专业人培养的教学和科研等任务。
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
学院具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休闲体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在线课程立项1门等等;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596人,硕士研究生13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其中有教授6人,博士学位教师5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楚天学者”主讲教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学新秀”1人,校级“151”人才6人;教师中具有国家级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和运动健将近20人,亚足联L2级足球教练员讲师3人,其中1人受聘担任中国五人制国家队U20助理教练。
学院现拥有“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运动》杂志三峡工作站”“三峡大学运动人体实验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三峡大学体质测试中心”等科研平台与学术机构。
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攀升,目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40余项;获批纵向、横向经费近300万元;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CSSCI收录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等10余项,科研实力在湖北省属综合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人才培养与体育竞赛成绩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文精武杰、自强不息”的院训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标兵,有9人(或团队)荣获三峡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1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近5年来,本科招生分数线位居全省前列,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院竞技体育优势与特色明显,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如高水平足球队于2011年和2016年分别代表中国参加卡塔尔“亚洲五人制足球俱乐部杯赛”和巴西“2016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蝉联2007、2008、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2014中国足球协会杯室内五人制足球赛冠军,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甲级联赛两届亚军两届季军,先后培养了11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为中国五人制足球国家队输送了15名队员,24名队员驰骋在中超、中甲、中乙、五甲、五超赛场上;龙舟队获得第四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金奖、中华龙舟大奖赛第五名和在内的一系列佳绩;男子篮球队长期稳居湖北省大学生阳光组前三甲,并获得进军2017全国总决赛的资格;武术、田径、体育舞蹈、健美操、跆拳道、啦啦操等运动队近三年在国内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奖牌近700枚。
学院先后承办了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和甲级联赛、中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11人制)、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南区赛、中国大学生女子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