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难吗]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研群]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学费]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辅导]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文学与传媒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简介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国家专业代码:050101
校内专业代码:050101-1
二、培养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专业方向本科学生。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教育教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鉴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赏批评能力和运用汉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掌握1门以上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影视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求实的教育精神、厚实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和教研能力,能扎根民族地区的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同时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
四、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2)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3)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有扎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情怀。
2.文化素质
(1)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社会公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
(3)具备学会学习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身心素质
(1)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体质测试结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3)具备健全的心理。
4.关键能力
(1)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应用技能。
(2)有较强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
(3)学会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掌握基本礼仪,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 专业素养
(1)具有扎实的中文学科基础知识。
(2)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
(3)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针,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主动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
(4)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感悟、辨析和探究语言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方面体现明显的优势。
(5)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针对语文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6)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评价、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7)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8)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9)具有中学语文教学和管理班级的实践经历与体验。
五、学制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2年(不包括休学、保留学籍时段)。
六、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
修完规定的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修满任选课程32学分,总学分达到185学分,毕业体质测试成绩50分及以上,并达到相关规定,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学士学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学
国家专业代码:050302
校内专业代码:050302-1
二、培养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学生。
三、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学旨在培养掌握新闻学系统理论和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和法规,全面了解新闻生产流程,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地方精神,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创新性应用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新闻传媒的信息采集、编辑、传播工作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
四、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热爱家乡、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
(1)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
(2)具备学会学习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身心素质
(1)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体质测试结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3)具备健全的心理。
4.关键能力
(1)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应用技能;
(2)有较强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
(3)学会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掌握基本礼仪,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具有创新能力,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
(5)具有从事新闻行业的职业精神,能适应社会需求,能动手实践和解决新闻行业实际问题。
(二)专业素养
(1)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及相关知识点,形成专业思想;
(2)具有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处理能力,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评论、策划各环节的基本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3)了解新闻前沿动态和新闻行业发展规律。掌握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发展规律;了解新闻前沿动态,能把握新闻传播业发展基本方向;
(4)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运用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搜集的一般方法,能够熟练的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
(5)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
(6)具有从事新闻行业的实践经历与体验。
五、学制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2年(不包括休学、保留学籍时段)。
六、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
修完规定的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修满任选课程16学分,总学分达到177学分,毕业体质测试成绩50分及以上,并达到相关规定,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简介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
国家专业代码:130309
校内专业代码:0103
 
二、培养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生。
 
三、培养目标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技巧,具备良好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能力及播音主持创作能力、节目制作能力以及初步的语言传播研究能力,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等有声语言传播工作及在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语言传播、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主持、部门协调与管理等相关工作,能够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热爱家乡、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
(1)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
(2)具备学会学习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身心素质
(1)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体质测试结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3)具备健全的心理。
4.关键能力
(1)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应用技能;
(2)有较强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
(3)学会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掌握基本礼仪,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具有创新能力,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
(5)具有从事传媒行业的职业精神,能适应社会需求,能动手实践和解决传媒行业实际问题。
(二)专业素养
1.掌握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哲学、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法律、心理、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2.掌握播、说、诵、演四项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播音主持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新闻、综艺等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具有文学作品朗诵和影视剧演播、配音的创作能力;
3.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新闻宣传报道、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基本能力,熟悉基本的传播技术及设备使用;
4.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以上水平,具有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传播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媒体语言传播研究工作的初步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6.掌握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应用有声语言在社会各行各业进行设计开发、制作运营的能力。
 
五、学制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2年(不包括休学、保留学籍时段)。
 
六、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
修完规定的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修满任选课程26学分,总学分达到177学分,毕业体质测试成绩50分及以上,并达到相关规定,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秘书学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秘书学
国家专业代码:050107T
校内专业代码:050107T-1
二、培养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秘书学专业本科学生。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较扎实的秘书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政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秘书学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备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公关活动能力、现代化经济与行政管理能力和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扎根民族地区,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秘书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热爱家乡、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
(1)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
(2)具备学会学习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身心素质
(1)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体质测试结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
(3)具备健全的心理。
4.关键能力
(1)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应用技能;
(2)有较强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
(3)学会自我管理、与他人合作,掌握基本礼仪,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具有创新能力,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
(5)具有从事秘书行业的职业精神,能适应社会需求,能动手实践和解决秘书行业实际问题。
(二)专业素养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秘书学、语言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受到秘书等方面的基本实践技能训练。
(2)具备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形成以现代高级文秘专业课程为主导,相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支撑的知识体系,在现代高级文秘所需的公文写作、公关策划、内外接待等方面受到系统而良好的训练。
(3)要求学生深入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锤炼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5)了解秘书学理论前沿、最新发展动态等.
(6)具有从事秘书行业的实践经历与体验。
五、学制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2年(不包括休学、保留学籍时段)。
六、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
修完规定的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修满任选课程34学分,总学分达到172学分,毕业体质测试成绩50分及以上,并达到相关规定,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介绍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文史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掌握较高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中等以上学校语文教师和专业基础扎实,有较高写作水平的各行业文职人员,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教育输送高质量的合格学生。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学、汉语言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学、民族民间文学等。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文理兼招)(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及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广播电视及其它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策划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传播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社会学概论、统计学、汉语修辞学、专业英语、法律基础、计算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新闻评论、网络传播、新闻伦理与法规、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广告学概论,期刊编辑实务、新闻名篇选读、优秀影视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研究、中西新闻比较等。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理兼招)(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以及我国新闻宣传、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电视台、广播电台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及在其他单位从事宣传、教育、文艺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新闻学理论、播音发声学、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概论、影视美学、表演理论与技巧、形象塑造与形体训练、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外国新闻事业史、非线性编辑、新闻写作、播音与节目主持、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新闻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文艺作品演播、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视栏目研究与策划、网络传播与应用技术、电视配音技巧、公共关系学、电视频道与栏目研究、中外电视前沿研究、广告学等。
四、秘书学专业(文史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掌握扎实的秘书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口头表达能力、公关活动能力、现代化经济与行政管理能力和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从事相应的语言文字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文秘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秘书学、秘书实务、基础写作、秘书应用写作、文书与档案管理、口语与交际、办公自动化、礼仪修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公共关系学、贵州地方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联系方式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斗篷山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行政楼6楼
联系电话:86-854-8737089 
传真:86-854-8737089
电子邮箱:wcxy@sgmtu.edu.cn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简介

文学与传媒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0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组建升本,由原黔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黔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整合为中国汉语言文学系,2015年随学校转型发展系改院而更名文学与传媒学院,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发展。设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秘书学等本科专业,语文教育专科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国培计划”——集中示范性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示范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省级教学团队,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培养了大批语文教育和新闻传播等各类人才。2017年5月,“中国语言文学”更是获批为贵州省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

学院将进一步以学校“新型民族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为导向,崇德博学,敬业创新,围绕“一扎根、两服务”的培养目标,凸显“民族性、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提升内涵,主动作为,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领导班子
院领导班子成员3人:院党委副书记陈永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进友教授,院党委副书记文砾。
陈永娥,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具体负责党建、宣传、纪检、思政、意识形态、扶贫、教工党支部、工会、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巡视巡查、党风廉政建设、党务活动经费把关等工作。
吴进友,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具体负责教学、教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督导、增硕、研究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培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人才引进、职工考核、职工考勤、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发展规划等工作。
文砾,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负责宣传、团委、学生会、学生党支部、辅导员管理、招生就业、学生日常管理、学生资助、学生奖惩、征兵、学生活动经费把关等工作。
杨荣,党委委员、副院长。协助院长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具体负责教学、教务、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督导、继续教育、科研、研究生教学及管理、班主任管理,纪检等工作。
内设机构
下设科级机构7个:党政办公室、团学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科与研究生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系、实验实训中心。其中,中国汉语言文学系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两个本科专业,分设文学、语言两个教研室,含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与教材教法、古代汉语、美学与文艺理论、现代汉语等教研组;新闻传播系有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设广电新闻、播音与主持两个教研室,含广电新闻基础理论、广电新闻制作技术、广电新闻实践业务等教研组。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和教学行政人员73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教授14人,副教授27人,博士12人,硕士28人(其中6人博士在读);省管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专职教学秘书2人。教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级职称比例达64%,硕博比例达63%,基本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优良,支撑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办学规模
现有本科生班25个,在校本科生近1400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17个班,广播电视学专业4个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3个班,秘书学专业1个班,面向全国25个省(市)招生。另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31人,语文教育专科生300余人。
图书资料室
建有图书资料室(用房4间),拥有中国古典文学、民族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方面文献典籍及专业图书2万余册。
实验实训中心
在建实验实训中心,现有广播电视新闻综合实验室,设有非线性编辑室和演播室共2个功能室,实验教学用房约252M2。现有非线性编辑室的学生用机50台,专业用非编辑机2台,摄像机29台,数码照相机12台。
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打造经典诵读、读书笔记、辩论、演讲大赛等体现专业特色的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精品活动,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的“新闻传媒学术活动周”,指导墨焰话剧社、远方文学社、微澜诗社、聚贤国学社、临渊曲艺社、“山尺雪”民族文化研究协会等社团开展活动,创办了由学生自编的《远方》、《微澜》、《独山新星报》等报刊,配合学校“民族性”的办学特色长期开展诗词鉴赏、创作、朗诵和研究的“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师生积极投入,活动效果好,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曾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人才培养
文学与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并进行修改调整,使之不断改进和提高。2004年以来毕业本科学生2000余名,学士学位授予率达98.2%,学生就业率95%以上;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47名,硕士学位授予率达94%,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学生就业率100%。毕业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行政工作、在企业任职或考取研究生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qnsyzwx@sgmtu.edu.cn
联系电话:0854-873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