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南京审计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审计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审计大学考研难吗] [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审计大学考研群] [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京审计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经济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师资队伍

经济学院学科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突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院现有教师13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7人、博士111人,有44余人次先后获得不同层次的殊荣。近三年,全院教师出版著作、教材6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SCI收录4篇, EI收录2篇,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 55篇,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4项,省部级项目18项,市厅级课题30项,科研经费为483万。
经济学院现下设6个系:经济学系、国际贸易系、电子商务系、贸易经济系、财政学系、税收学系;学院设6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贸易经济、财政学以及税收学专业。学院设11个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学硕)、 西方经济学(学硕)、世界经济(学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硕)、国民经济学(学硕)、区域经济学(学硕)、产业经济学(学硕)、国际贸易学(学硕)、数量经济学(学硕)、财政学(学硕)、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专硕)。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 电话/传真:025-58318568 邮箱:ga-soe(at)nau.edu.cn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简介

经济学院坚持“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学科专业建设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科学研究为龙头,以学术团队建设、打造特色研究方向领域为路径,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原则,以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术声誉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按照“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一切有利于学科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切有利于全体师生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发展和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的宗旨,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学院文化的创新发展。
为了适应三次创业需要,学校于2014年3月对机构设置作出重大调整,以原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原信息科学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主体,设立经济与贸易学院(以下简称经贸学院)。2016年2月,经贸学院获批设立贸易经济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为基础,对外贸易、对内贸易和网络贸易相互支撑和融合的专业体系。2018年2月,经贸学院更名经济学院,把原公共经济学院的财政学、税收学专业整合进原经济与贸易学院,成立新的经济学院,承担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任务。
经济学院学科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突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院现有教师13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7人、博士111人,有44余人次先后获得不同层次的殊荣。近三年,全院教师出版著作、教材6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SCI收录4篇, EI收录2篇,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 55篇,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4项,省部级项目18项,市厅级课题30项,科研经费为483万。
经济学院现下设6个系:经济学系、国际贸易系、电子商务系、贸易经济系、财政学系、税收学系;学院设6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贸易经济、财政学以及税收学专业。学院设11个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学硕)、 西方经济学(学硕)、世界经济(学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硕)、国民经济学(学硕)、区域经济学(学硕)、产业经济学(学硕)、国际贸易学(学硕)、数量经济学(学硕)、财政学(学硕)、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专硕)。
学院现有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1个:应用经济学;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理论经济学;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团队;“十三五”校重点学科2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十三五”校重点培育交叉学科1个:跨境电商经济与管理;省级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级特色专业2个:经济学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中央地方共建项目4个: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预测与决策实验室和数量经济科研创新平台;省级实践教育中心1个;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校级学术研究机构2个: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匈学术文化研究中心;内设学术研究机构2个:东审税收研究中心、区块链实验室(新零售研究中心);特色研究院5个:社会与经济研究院(长江学者孙宁团队)、泽尔腾经济学实验室(长江学者杨春雷团队)、政治与经济研究院(长江学者黄少安团队)、城市发展研究院(长江学者宋顺锋团队)、新经济研究院(裴长洪团队)。
经过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授权和2009年至2013年的建设,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九个二级学科于201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经济学一级为学科所属的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五个二级学科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所属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
经济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09人,硕士研究生97人。学院培养的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强,近年来,我院学生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审计经济与研究》、《产经评论》、《华东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10余篇毕业论文获省级或校级优秀,近30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中获奖,150名学生主持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获得省级、校级或院级立项。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近两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评价良好。麦可思(MYCOS)教育数据咨询公司的“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显示,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收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力、对母校和所学专业等方面的认同数据,在全国同类财经院校中位居前列。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导师裴育


  一、基本情况
  裴育,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南京审计学院副校长,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审计学会理事,南京市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财政厅常年财经顾问。
  办公电话:025-58318560
  E-Mail:peiyu@nau.edu.cn

  二、学习经历
  1984.09-1988.07,江西财经大学(原江西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1.09-1994.01,安徽财经大学(原安徽财贸学院)财政学专业学习,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9.03-2002.06,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学习,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2.07-2004.07,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工作站学习与研究。

  三、荣誉称号
  2006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008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四、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财政审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风险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研 究人员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10多项,已出版《政府采购的经济学分析》、《我国财政风险及其预系统研究》等专着和教材10余部。其领衔的财政学专业 团队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其领衔的“财税行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主持的《财政学》 课程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行政管理》、《财经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 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转载或引用。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经济学院坚持“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学科专业建设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科学研究为龙头,以学术团队建设、打造特色研究方向领域为路径,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原则,以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术声誉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按照“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一切有利于学科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切有利于全体师生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发展和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的宗旨,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学院文化的创新发展。
为了适应三次创业需要,学校于2014年3月对机构设置作出重大调整,以原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原信息科学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主体,设立经济与贸易学院(以下简称经贸学院)。2016年2月,经贸学院获批设立贸易经济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为基础,对外贸易、对内贸易和网络贸易相互支撑和融合的专业体系。2018年2月,经贸学院更名经济学院,把原公共经济学院的财政学、税收学专业整合进原经济与贸易学院,成立新的经济学院,承担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任务。
经济学院学科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突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院现有教师124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6人、博士104人,有44余人次先后获得不同层次的殊荣。近三年,全院教师出版著作、教材6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SCI收录4篇, EI收录2篇,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 55篇,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4项,省部级项目18项,市厅级课题30项,科研经费为483万。学院现下设6个系:经济学系、国际贸易系、电子商务系、贸易经济系、财政学系、税收学系;学院设6个本科专业: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学院设11个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学硕)、 西方经济学(学硕)、世界经济(学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硕)、国民经济学(学硕)、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专硕,新设)。
学院现有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重点序列学科1个:应用经济学;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理论经济学;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团队;“十三五”校重点学科2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十三五”校重点培育交叉学科1个:跨境电商经济与管理;省级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级特色专业2个:经济学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中央地方共建项目4个: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预测与决策实验室和数量经济科研创新平台;省级实践教育中心1个;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校级学术研究机构2个: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匈学术文化研究中心;内设学术研究机构2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分工交易与超边际研究所;特色研究院5个:社会与经济研究院(长江学者孙宁团队)、政治与经济研究院(长江学者黄少安团队)、城市发展研究院(长江学者宋顺锋团队)、泽尔腾经济学实验室(长江学者杨春雷团队)、新经济研究院(裴长洪团队)。
经过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授权和2009年至2013年的建设,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九个二级学科于201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经济学一级为学科所属的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五个二级学科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所属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四个二级学科方向。
经济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09人,硕士研究生80人。学院培养的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强,近年来,我院学生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审计经济与研究》、《产经评论》、《华东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10余篇毕业论文获省级或校级优秀,近30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中获奖,150名学生主持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获得省级、校级或院级立项。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近两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评价良好。麦可思(MYCOS)教育数据咨询公司的“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显示,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收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力、对母校和所学专业等方面的认同数据,在全国同类财经院校中位居前列。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ET) adheres to the principal of “Characteristic,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We follow 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team construction and advanced discipline building. We also try our utmost to combine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as well as academic reputation and social service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tenets “all should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all should be conducive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of disciplines, all should be good for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ll should be favorable for the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we shall still make efforts to promote talent cultivation,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ird revolution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U), our university made remarkable reorganizations in March 2014 and SET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departments of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s,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In February 2016, the major of Trade Economy was approved to set, giving rise to the formation of a professional system which was based on Economics. Foreign Trade, Domestic Trade and Internet Commerce are now integrated.
STE has a sound structure of disciplines, stro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rength, and rich academic atmosphere. We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ere are currently 80 faculty members at STE (17 professors, 42 associate professors included), of whom more than 44 has been awarded in different fields. In the past 3 years, our faculty members have published 6 monographs and more than 130 dissertations as well, including 4 published in SSCI journals, 2 published in EI journals and 55 published in CSSCI journals. What’s more, there are 1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Projects and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s, 18 Provincial Ministerial Projects, 30 city Bureau Subjects, which enabled us to obtain 4.83 million RMB research fund in total.
STE now has one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advantage discipline---applied economics, two key construction discipline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national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one key development disciplin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theoretical economics, one science and innovation team of “QingLan Project”at provincial level---the economic effects of value chain division, one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at the provincial level---the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s, three projects carried by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international trade stimulated laboratory, electronic commerce laboratory and the economic decision and prediction laboratory, two characteristic specialties at the school level---economics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one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e sponsored by the university---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wo internal academic institutes---economy development & research center, and division, trade & infra-marginal research institute.
During “13th Five-Year”plan, we have Theoretical Economics and Applied Economics as university-level key disciplin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s university-level key inter-disciplin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enter as Provincial Education Center, 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and Sino-Hungary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 as university-level academic institution, Cent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nsaction infra-marginal research institute as internal academic institution.
After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the Master’s Degree Program in 2009 and the efforts of the school during 2009 and 2013, nine subordinate disciplines have been enrolled academic masters in 2014. The nine subordinate disciplines are as follows: nat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industri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world economy,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western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quantitative economics. First five of them are under Applied Economics discipline and the rest are under Theoretical Economics.
Currently, there are about 1909full-time undergraduatesand 80 academic graduates at SET.Students at SETshow solid specialty foundations, steadfast work attitudes and excellent innovation abilities both in studying and working.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in SET have published more than 70 papersin first-class journals such as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Journal of Audit & Economics, Industrial Economic Review,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o on; more than 10 graduation theseshave been awarded the university or province level scholarship; nearly 30 students won prizein Chines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Origina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Challenge; 150 studentslaunched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projects”under the auspices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SET. The employment rate of graduates, whichgains good social evaluation, is over 95%in consecutive year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employment quality of NAU graduates conducted by MYCOSconsulting company, indicators such as competitivenessand recognition about graduates who majored in economics, e-commercetogether with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are all at the top of the list among school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联系方式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 电话/传真:025-58318568 邮箱:ga-soe(at)n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