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南京工程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京工程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工程学院考研难吗] [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院] [南京工程学院考研群] [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学费] [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 [南京工程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电力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简介

电力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电力相关专业的院系之一,始于1946年成立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电机科,前身为电力部属高校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系。历经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学院始终坚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产学研办学道路,办学层次、水平不断提高,在同类高校处于引领地位。
学院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A类建设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2008年起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采取“3+1”模式联合培养电力工程本科生。学院拥有江苏省电气工程重点学科、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主动配电网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电力工程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等高水平平台,拥有江苏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优秀学科梯队、江苏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教师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
学院是我国电力行业人才培养主要基地之一,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及工程应用能力强,毕业生中涌现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大批杰出校友,受到电力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杨志超


  杨志超,男,1960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副教授职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用电专委会会员,南京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主讲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生课程《需求侧管理与智能供用电技术》。
  主持和参与10多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近500万元,主要研究方向电网运行仿真及可视化技术、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评价。
  副主编出版规划教材一部,获得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李先允


  李先允,男,1964年12月出生,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3月至2012年8 月,在美国田纳西洲立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IEEE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现任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教授,党委 研究生部部长,研究生处处长。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
  近10年来,先后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苏省高校产业化项目2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 目2项。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中国 能源学会理事。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张仰飞


  张仰飞,男,1970年出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新能源发电及利用。
  近几年主要科研业绩与在研科研情况:主持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向、横向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0余篇。2013年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六大高峰人才项目资助。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张惠刚


  张惠刚,男,1957年10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常务副院长。
  1987至1990年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攻读硕士,2001至2002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高压与输变电研究所”访问学者。
  张惠刚同志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多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各 1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江苏省教育厅二等奖1项,2000年被授予“江苏省有 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韩笑


  韩笑,1969年3月生,硕士,教授。现任电力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1990年于东北电力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前身)毕业,至安徽省芜湖供电公司从事现场工作五年,于1995年调入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工程学院前身)工作至今。
  近年来,共主持或参与研究10多项科研课题,合同额100余万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编科技著作2部,规划教材3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张强


  张强,1959年5月生,1984年12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从事本专业工作27年。
  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近年来主要从事电力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主持和参与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 篇,其中4篇被Ei收录。
  曾获得南京工程学院教学名师奖、“南瑞继保”奖教金,获得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等科技奖4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郝思鹏


  郝思鹏,男,博士,副教授,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教师。
  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研究,重点研究系统振荡的非平稳特性。2009年9月-2010年1月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5月进入河海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江苏省“青 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南京工程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称号。
  近年来,主要从事电 力系统低频振荡和风电场等值建模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批准号51077068),江苏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1项(批准号 10KJB70005),联合主持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批准号BK2009353)。并参与完成多项纵、横向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倪良华


  倪良华,男,1966年7月出生,副教授,输配电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与建模,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管理等。
  主持完成了校级基金项目1项和横向项目5项。荣获学校 2003年度“科技先进个人” 和2007年“迎评先进个人”称号。发表学术论文5篇,EI收录2篇,编写正式出版教材2部。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导师王红艳


  王红艳,1972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担任国际学术期刊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的审稿人。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现任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作为主持人负责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11年被评为校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
  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曾作为中日等离子体与聚变研究重点 大学群合作CUP计划在日本东京大学等单位做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发电及利用、电力系统设计与热能动力、热工水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