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宁波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 [宁波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宁波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宁波大学考研难吗] [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宁波大学考研群] [宁波大学研究生学费] [宁波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宁波大学研究生辅导] [宁波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人文与传媒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简介

0552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本专业硕士学位点致力于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部门、地方新闻媒体、广告公司等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观念、熟练掌握现代新闻传播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硕士点依托宁波大学与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教育局、宁波广电集团、宁波日报集团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现代传播研究院科研平台开展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工作。
 
该专业硕士学位点下设3个研究方向:(1)新闻可视化实务:本方向主要研新闻报道可视化问题,培养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行业所需要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2)文艺与传媒:本方向主要进行传播学、文艺学的交叉研究,培养既熟悉文艺理论又出色掌握媒介传播规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3)品牌营销传播:本方向主要研究品牌营销理论、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品牌传播策略等内容,培养品牌营销传播高级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学位点负责人宁海林教授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视觉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著有《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发表论文40余篇。“新闻可视化实务”方向负责人李乐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各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1项,发表论文10多篇。“文艺与传媒”方向负责人傅海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获得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和一等面上资助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兼任复旦大学新闻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特聘研究员。“品牌营销传播” 方向负责人王丽教授,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项,获得知识产权专利26项。此外,本学位点还聘任了多位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教育局、宁波广电集团、宁波日报集团等学界、业界专家为兼职硕导。
 
近年来,学位点成员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社会科学战线》、《浙江社会科学》、《当代传播》、《中国出版》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11部。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国史简介

060200 中国史
 
 
060200 中国史
 
历史学科始建于1982年,2003年获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既是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的主要学术力量,也是浙江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海洋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的主要依托单位。此外,“宁波市浙东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民国文化研究基地”都落户在该学科;宁波市政府与中国社科院的战略合作项目“浙东文化与宁波文化大市建设”也是以该学科为主要支撑的,该学科4位教授因此而先后成为中国社科院的博士生导师。现有教师30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1名,29人拥有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龚缨晏教授,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制图协会地图文化遗产数字化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史、地图学史、浙江历史文化之研究,先后出版《鸦片的传播与对华鸦片贸易》、《求知集》、《浙江早期基督教史》、《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等论著。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欧洲地图上的中国”和多项省级课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
 
中国史学科下设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关系史五个二级学位点。
 
(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内设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中国方志学史三个方向,分别由钱茂伟教授、童杰副教授、沈松平副教授负责。该学位点重在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史学典籍的研究,正确评析各历史阶段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流派。主要研究领域有:六朝史学、明清浙东史学传统、中国文化史中的地方史志、公众史学与当今史学发展潮流、海洋文献整理与研究。这些研究内容,既与宁波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又属于国际前沿学术问题,而且还与今天的地方史志编纂密切相关,因此,本学位点的主要特色在于地域性、前沿性、实践性。主要优势有:1. 地域优势:与宁波本土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2.社会资源优势:国家规定,每隔几年必须编纂地方志史,同时,地方政府及部门每年都要编纂大量的史志类著作,这就为该学位点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研究课题,人员培训、毕业生聘用等。开设的必修课程有史学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史学史研究、方志发展史研究。
 
(2)专门史
 
内设区域社会变迁、区域文化史、区域政治与对外关系三个方向,分别由张伟教授、李小红副教授、谷雪梅副教授负责。该学位点侧重研究浙东区域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及区域社会变迁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浙学”研究。主要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浙学的文化思考,总结浙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考察浙学的传承与创新、浙学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交流、浙学建设的专业化和大众化等重要议题。这些研究内容,既与浙江地域密切相关,又是国际前沿学术问题,还涉及到许多学科,因此,该学位点主要特色在于:地域性、前沿性、文化性。主要优势在于:1.地域优势:与浙江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包括浙江历史文化的发展,浙东学术与浙西学术的兴起与演变;2.跨学科优势:学位点立足浙东大地,将文献学、佛学、考古学、艺术史、文物保护等学科综合在一起,从纵横两个维度考察区域社会、文化、政治与对外关系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开设的必修课程有区域经济史研究、区域文化史研究、区域社会史研究。
 
(3)中国古代史
 
内设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三个方向,分别由尚永琪教授、唐燮军教授、贾庆军副教授负责。该学位点围绕不同时段的历史进程、疆域变迁、制度文明、民众生活、思想文化等内容,系统研究先秦至鸦片战争的中国历史,全面揭示中华民族的融合和中华古代文明演进的历程。主要研究领域有:①佛教的中国化及地域化。主要研究佛教是如何融入中国文化的,并且在不同的地区(特别是浙东地区)是如何形成特色的。②浙东学术文化研究,包括黄震、王阳明、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著名思想家。这些研究内容,既与宁波地域密切相关,又是国际前沿学术问题,还涉及到许多学科,因此,该学位点主要特色在于:地域性、前沿性、综合性。主要优势在于:1.地域优势:与宁波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包括宁波历史文化的发展,宁波佛教的兴起与演变;2.跨学科优势:本方向将文献学、佛学、考古学、艺术史、文物保护等学科综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特色。开设的必修课程有古代史学科史、古代社会史文献研读、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
 
(4)中国近现代史
 
内设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及社会变迁、近现代中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交流、民国史三个方向,分别由王瑞成教授、陈君静教授、孙善根研究员负责。该学位点系统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并侧重于探讨该时期浙江的政治、社会、经济、财政金融、对外关系、思想文化。主要研究领域有:以宁波为典型的近代城市转型问题,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民国人物,“宁波帮”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这些研究内容,既与宁波地域密切相关,又属于国际前沿学术问题,而且还与宁波大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着么,因此,本方向的主要特色在于地域性、前沿性、现实性。该学位点主要优势在于:1.地域优势:与宁波本土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2.海外资源优势:宁波大学是海外宁波帮人士创办的,本学科与海外宁波帮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开设的必修课程有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与社会史研究、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
 
(5)中外关系史
 
内设东亚交通史、日本史、东亚文化史三个方向,分别由龚缨晏教授、刘恒武教授、周莉萍副教授负责。该学位点侧重研究中国古代与东亚关系史、近代以来中欧关系史、中美关系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以宁波为重点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东海为中心的海洋史研究,以稀见外文文献为基础的中西关系史研究。这些问题,既与宁波地域密切相关,又属于国际前沿学术问题,还涉及到中外文献、考古文物、艺术造型、海洋地图等众多学科,因此,主要特色在于:地域性、前沿性、综合性。主要优势有:1.地域优势:与宁波本土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2. 外语优势:该学位点教师不仅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日语、韩语、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等外语进行研究,而且能够熟练辨认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的手稿,这在国内高校中是很少见的。开设的必修课程有中外关系史研究、日本史研究、中国基督宗教史。
 
宁波大学中国史学科是宁波市唯一的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学科,承担了宁波市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几乎所有重要项目。中国史学科的地方史志研究在省内是唯一的,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中国史学科每年都承担了大量的浙江省中学师资培训工作,受到了省教育厅及众多中学教师的好评。此外,中国史学科还支撑了浙江佛学院的办学,为其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中国史学科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先后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静冈县立大学、韩国庆北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近5年来,中国史学科成员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文献》、《清史研究》、《史学史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宗教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50余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外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4项,国家社科基金常规项目及青年项目6项。此外,中国史学科还获得省哲社重大招标课题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常规项目10余项。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联系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653
 
邮编:315211
 
E-mail:jingaojie@nbu.edu.cn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简介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依托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东文化与宁波文化大市建设研究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基地)、浙东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宁波市民国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2007年首次招生。学位点依托浙江省中国语言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和宁波市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重点学科,以近代汉语、中古汉语和汉语方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明清俗字俗词语、中古汉语词汇、赣方言及吴方言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已经形成一定特色。
 
现有3个研究方向:近代汉语、中古汉语、汉语方言。在明清俗字俗词语、中古汉语词汇、赣方言及吴方言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已经形成一定特色。周志锋教授为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近代汉语、语文辞书及吴方言研究,先后出版《大字典论稿》《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周志锋解说宁波话》《训诂探索与应用》等专著4部,另有合著3部,发表论文150多篇。宋闻兵教授主要从事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著有《〈宋书〉词语研究》等。都兴宙教授主要从事近代汉语及音韵研究,著有《敦煌变文韵部研究》《近代汉语杂识》等。肖萍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研究,著有《江西吴城方言语音研究》《余姚方言志》《鄞州方言研究》等。田启涛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史及道教文献语言研究,在《中国语文》《汉语史学报》《宗教学研究》《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古委会项目各1项。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联系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653
 
邮编:315211
 
E-mail:jingaojie@nbu.edu.cn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文艺学简介

050101 文艺学
 
 
050101 文艺学
 
文艺学隶属于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依托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东文化与宁波文化大市建设研究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基地)、浙东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宁波市民国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以文学理论、文学范畴、文艺美学、民族民间音乐与美术工艺理论等为研究对象,在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以及西方文化霸权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
 
现有3个研究方向: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论。以文学理论、文学范畴、文艺美学等为研究对象,在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以及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赵树功教授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著有《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气与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等7部著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次,省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1次,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次。尹德翔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文学关系、现代传记,已出版专著《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晚清海外竹枝词考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规划课题1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葛体标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论和比较诗学研究,著有《法则:现代危机和克服之途》,获校、市学术成果一等奖各1项,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薛显超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主持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各1项,发表文章10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周景耀博士主要致力于诗学、儒学与跨文化研究,著有《文学政治学的建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论争研究》(合著),主编《斯文:张栻、儒学与家国建构》。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联系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653
 
邮编:315211
 
E-mail:jingaojie@nbu.edu.cn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简介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隶属于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依托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东文化与宁波文化大市建设研究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基地)、浙东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宁波市民国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2007年首次招生。在唐代文学、明清小说、地域文化与文学、古代文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特色。
 
现有3个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区域文化与文学。在唐代文学、明清小说、地域文化与文学、古代文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特色。张如安教授长期从事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在《文学遗产》《文献》等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有4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著作8部。李亮伟教授长期研究山水文学,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最新出版《由拳集校注》。李建华副教授主要从事隋唐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张萍副教授从事古典戏曲小说等的研究,参与编纂《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获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张骁飞副教授从事唐宋文献考订,著有《王应麟文集研究》。杨凤琴副教授从事古代诗歌研究,著有《戴表元研究》等。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联系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653
 
邮编:315211
 
E-mail:jingaojie@nbu.edu.cn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隶属于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依托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浙东文化与宁波文化大市建设研究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基地)、浙东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宁波市民国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2004年首次招生。
 
现有3个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文类研究、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与流派、区域文化与文学批评。本方向研究涵盖了20世纪中国文学、区域文学、文化批评等,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应用性。方向负责人为南志刚教授。该方向共有10名教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拥有博士学位7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专业特长互补。近5年(2014-2018)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哲学史》《文艺争鸣》《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46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得省市级教研和科研奖励6项。学科积极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在区域文化与文学批评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联系人:金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653
 
邮编:315211
 
E-mail:jingaojie@nbu.edu.cn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0574-87600750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 2018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暨新闻传播学院由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新闻传播系和对外汉语教学部组成。学院依托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抓基础,重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依托一批省市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依托多个硕士学位点,多层次办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依托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2人,博士7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名,第三层次培养人选6名。宁波市领军及拔尖人才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2人。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师范)、汉语言(对外教学)、历史学、新闻学、广告学6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市、校二级重点专业,历史学为校级重点专业,“文化创意专业群”为市级服务型重点专业。通过“平台+模块”的 人才培养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设有汉语言文学,国际教育2个专业方向和模块;汉语言文学教育设有汉语言文学教育模块;历史学专业设有历史学、方志学2个专业方向,其中方志学专业方向为全国仅有,颇具特色;新闻学专业设有新闻学,网络新闻2个方向模块;广告学专业设有广告策划与传播、影像广告创作、数字营销传播3个专业方向;人文教育专业设有历史、地理2个方向模块。学院现有在校生近千人(包含研究生)。
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宁波市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与区域文化、专门史)、1个校级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学院还拥有浙东文化与宁波文化大市建设研究中心(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浙东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国文化研究基地(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宁波市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文化服务基地)4个研究平台,是“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要参与者;设有语言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专门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史学史研究所、传播研究所、地方志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所与研究中心。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项,省社科规划课题3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1项;出版学术著作118部;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十余项。
2014年11月,宁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学院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教育局、宁波大学三方共建,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遵循新闻教育规律,创新新闻办学模式,促进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携手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人才。
未来,学院立足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坚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努力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