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南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 [南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南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开大学考研难吗]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南开大学考研群] [南开大学研究生学费] [南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南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南开大学研究生辅导] [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化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农药学专业简介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国的战略基础之一。绿色新农药创制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农药学科的建设是绿色新农药创制的基础,承担着与国家工农业密切相关的战略任务,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非常重要。南开大学农药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在我国农药研究和生产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力并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开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已故老校长杨石先教授倡导下开始农药化学的研究。1958年毛主席视察了南开大学创办的“敌百虫”、“马拉硫磷”两个农药车间。在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的亲切关怀下,杨石先校长自1959年开始筹建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确定以农药化学、元素有机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工作。1962年正式建所,杨石先校长兼任所长直至1982年。建所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前来南开大学视察和指导工作。
1985年在国家教委关心和支持下,国家计委批准建立以南开大学为依托单位,以有机化学和农药学为支撑的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成立农药化学博士点。1995年,国家计委批准以我所为基础组建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南开大学成为集教学、科研、农药创制及产业化为一体的农药学研究机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99 年获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农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农药学科拥有完善的合成、分析测试平台(农药质量检测平台、农药残留分析平台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农药生物活性测试平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农药全分析和农药残留分析获农业部认证。
农药学科先后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数百人,为我国的农药行业提供了大量骨干人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农药学科现有研究人员6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特聘教授”1名,教授13名。
农药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发展了综合高效性、选择性和规避抗药性的生态农药分子设计原创性的研究体系,创制出满足中国农业生产需求的候选农药,加快了我国农药自主创新的理论技术体系的建立,为解决我国重大病虫草害提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农药。同时为服务农药行业,加强了与农药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针对几个农药大品种展开工艺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农药学科的发展和农药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科研任务;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励,其中“有机磷生物活性物质与有机磷化学”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粉锈宁新工艺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环境友好超高效除草剂的创制和开发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效氯氰菊酯”获国家发明三等奖,“NK-P型植物营养素”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了一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农药学科发展至今,开发成功了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和甲噻诱胺等多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其中单嘧磺隆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新农药三证齐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除草剂,填补了我国传统作物谷子长期没有除草剂的技术空白。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新农药自主创新研发体系”。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学科以应用性基础研究为对象,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为导向,着力打造应用化学基础研究创新实践的支撑平台,大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积极引导科学研究服务行业产业和国家经济建设。
依托于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国家“2011计划”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应用化学学科着重于能源-材料-化学-环境-经济等多学科的交叉重大问题,开展能源化学及应用、精细化学品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生物、药物体系分析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是目前化学学院唯一的工学硕士点。学科筹建于1985年,次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第三批)并开始招生,是当时重点高校该领域的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以应用化学硕士专业为支撑学科,成功申报了工程硕士学位(化学工程)授权点并获得批准。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32年,是我国第一个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所。时任第一任所长为张克忠教授,他倡导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际并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教育理念,每年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如化学分析、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初创时期的应化所人员虽少,但都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如邱宗岳、杨石先和高长庚等教授。当时,应用化学研究所与何廉教授主办的经济研究所是张伯苓校长的两颗“掌上明珠”。
2015年,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名为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应化所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0人,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4人。教授及研究员22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30人。
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储能材料与化学电源、绿色能源化学与应用、环境友好的精细化学品设计、合成及应用、功能高分子树脂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功能化合物结构分析、构效关系及反应过程评价。
主要学术成果:发表论文40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3项,先后已经有十几项成果在工业上实施,累计新增产值30亿多元,利税近6亿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专业简介

 

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是在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炳林院士带领下于1958年建立起来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分子学科之一。1987年以来,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一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学科从创建以来,一直以国际学术前沿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需求来确定研究方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吸附分离与分子识别、生物医用高分子、组装及杂化材料、聚合物复杂体系等。2005年以来,以本学科为依托建立了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整合了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力量,促进了实验室内部人员的交流与协作,大大加强了整体创新能力。
高分子学科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27人(博导2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其他国家、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13人。
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包括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科技协作项目等,累计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达8000多万元。拥有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四台)、小角X-射线散射谱仪,激光光散射、原子力显微镜、飞行时间质谱等大型仪器数十台,实验室面积超过8000平米。
近5年中,本学科研究人员共发表SCI论文8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 Photon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 Advanced Materials 、Macromolecule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 和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6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数十项,科研成果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
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鲜明的特色,为我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近五年来,共培养了190余名硕士,120余名博士以及多名博士后。目前,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已经成为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一些研究方向上,如高分子纳米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等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们正在充分利用积累的优势资源和研究平台,积极开展与高分子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探索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简介

物理化学

南开大学物理化学学科起源于1952年创立的物理化学教研室,在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催化化学、结构化学、电化学等领域贡献良多。秉承邱宗岳、杨石先、朱剑寒和陈荣悌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作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物理化学学科在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都具有长期优良积累。
1978年催化研究室成立,1983年结构化学教研室成立,1997年催化研究室更名为新催化材料科学研究所,2002年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中心成立。物理化学学科从1982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是国家第一批获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1986年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93年成为首批天津市重点学科。2007年建设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建设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在理论与计算化学、表/界面化学与催化、电化学与能源材料、超分子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上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物理化学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7人,“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人。
教学方面,本学科一直承担全校《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任务。2004年“物理化学课程建设”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实验教学《物理化学实验》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2008年《物理化学》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2009年《结构化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通过教育部审核,入选“建议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的课程名单”。2013年“基于现代技术的《结构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近五年来,物理化学学科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高科技计划“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天津市项目16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申请专利75项,获得授权32项,同时产学研合作项目1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简介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学科是由邱宗岳、杨石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起来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机合成、物理有机、金属有机、杂原子有机和化学生物学等。有机学科成立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82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我国首批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化学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青年教育部特聘教授2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
近五年来,有机学科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28项,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支撑计划等多项科研任务,累计获得各类研究经费19000多万元,目前拥有核磁共振仪、单晶衍射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傅立叶变换高分辨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20台,实验室面积超过9000平米。
近五年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共发表SCI研究论文180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60余篇,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Nat.Commun.、Angew.Chem. Int. Ed.、J. Am. Chem. Soc.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出版专著及教材40余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2项。
有机学科历来重视培养人才,重视学生基础理论教育与素质能力的培养,平均每年培养硕士生80名,博士生50名,博士后10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目前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学科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01和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遴选中分别名列学科第一,在国内外学术科研领域享有盛誉。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简介

 

南开大学分析化学学科是在陈天池等老一辈科学家带领下于1952年建立起来的,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分析化学学科点之一。多年来,南开大学分析化学学科连续得到了教育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为科学研究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目前,分析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分离与富集、生物传感与成像、化学信息学等。2014年以本学科为依托的天津市生物传感与分子识别重点实验室获准建立,进一步整合了南开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的力量,促进了实验室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对分析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分析学科现有教职工2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共14人(博导14人)),副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等。
近五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包括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累积获得各类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拥有高分辨质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30多台。实验室面积超过2000平米。同时,本学科还拥有一支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格的分析测试队伍,每年为学校及社会提供大量的服务。
近五年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共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包括在Nat. Commun., Chem. Rev., J Am Chem Soc.,Angew. Chem.,Adv. Mater.和Anal. 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1部。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同时,本学科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先后与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际同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工作。
总之,分析学科在教学、科研、测试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已在分析化学的各个主流领域开展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形成了各研究方向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的格局,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分析化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硕士生200余名和博士生100余名。目前,本学科围绕复杂体系分离分析中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对分析化学一些前沿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学科简介

南开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历史悠久,起源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的化学门,发展于1921年创立的化学系,壮大于1952年成立的无机化学教研室。1957年招收无机化学专业学生。2003年,建立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07年南开大学无机化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建立能源材料化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和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建立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基地;2013年作为主要支撑学科之一建设国家2011计划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平台(基地)的建立进一步整合了南开大学无机化学学科的力量,不仅促进了实验室内部人员的交流与协作,也拓展了教学科研的国际化。
无机化学学科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973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青年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计划人才2人,天津市“科技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2名。
无机化学学科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3项,培养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4人,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人、一等奖2人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无机化学学科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方向集中在“无机合成与固体化学”、“生物无机与配位化学”、“电池材料与能源化学”、“理论无机与计算化学”四个方向。
无机化学学科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创新团队、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学科教师领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与哈佛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名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hem.,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数百篇,应邀在Acc. Chem. Res.,Chem. Soc. Rev.,Coord. Chem. Rev.等发表综述10多篇,在Springer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多本。多人担任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编委,2人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无机化学学科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和鲜明特色,为我国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无机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化学学院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止2020年2月底,学院拥有教职工355人,其中专任教师岗位197人,专业技术岗位114人,职员岗位44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19人,副教授70人;博士生导师109人,硕士生导师80人。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含双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青年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学院拥有天津市杰出人才3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5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简介

南开化学历史悠久,起源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1921年,著名化学家邱宗岳教授创建化学系。1995年4月,化学学院正式组建。2000年7月,化学学院实现实体化,成为由原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心实验室组建的专业学院。2017年9月,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近百年的历程中,南开化学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荣辱,励精图治,优秀人才辈出,科研硕果满枝,为国家的教学和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拥有专业完整的学科布局、人才汇聚的师资队伍以及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
目前,学院设有2个系(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系),3个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和2个研究中心(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学院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布局,目前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农药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化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农药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完整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化学学院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止2020年2月底,学院拥有教职工355人,其中专任教师岗位197人,专业技术岗位114人,职员岗位44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19人,副教授70人;博士生导师109人,硕士生导师80人。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含双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奖励计划”青年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学院拥有天津市杰出人才3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5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教学和科研基地。
学院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引才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化学人才为出发点,积极构建教学改革体系,为国家输送了诸多高质量人才。学院现有本科生1194人,硕士研究生660人,博士研究生523人;教学队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教师团队1个。开设本科生课程79门,其中包括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天津市精品课程。近三年,学院年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本科毕业生246名,优秀研究生毕业生301名。大批优秀毕业生已在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等领域崭露头角,为国家繁荣贡献力量。
学院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已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发展需要。近三年,学院年均新增项目数超过150项;年均新增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近三年,学院年均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500篇以上,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年均70篇;年均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70余项。
新时代新作为,南开化学秉承传统,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特色化学育人体系建设,围绕合成科学、生命健康、功能材料三大方向开展科学探索与创新研发。2018年,学院教师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1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荣获未来科学大奖1项,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1项;2019年,南开化学再接再厉,奋力谱写百年南开新篇章,学院教师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1篇,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有力推动南开化学向“世界一流学科”稳步前进。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察看了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南开师生给予了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开化学必将肩负使命、继往开来,不负嘱托、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概况

发展概况 化学学院是由原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合并组建的实体化专业学院,1995年4月正式成立。
化学系成立于1921年,是国内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邱宗岳、杨石先是主要创始人。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10月,是在周恩来、聂荣臻的亲自关怀下创办的我国高校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杨石先校长兼任所长。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分别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机构设置 化学学院设有2个系(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系),3个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2个研究中心(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人员情况 学院有教职工344人,其中专任教师岗位187人,专业技术岗位112人,职员岗位45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10人(含特聘研究员27人),副教授70人;博士生导师104人,硕士生导师80人。学院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学院有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3人、领军人才2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8人。
教学科研条件 化学学院有30000余平米教室、实验室;有大型科学仪器70多台套,其他各种仪器数千台套;有800平米资料室,专业图书、学术期刊20余万册;院内各处都可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相通。
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已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布局和研究方向。化学学科既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经过长期学术积累,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建设,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已拥有两个博士授权点,分别是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农药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拥有首批通过教育部认定的14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之一——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开大学中心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是最早设立的“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之一,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基地。学院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近五年,在Science、JACS、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it.、Adv.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52篇,荣获未来科学大奖1项(2018),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1项(2018),中国侨届杰出人物提名奖1项(2018),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等。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一、工作职能
负责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落实,研究生培养,学籍管理,毕业和学位管理;组织研究生导师选聘;组织学科、学位点申报和评估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
二、办公室成员及联系方式
主任:陶琳
教务干事:陈晓园、仝玉章、郑丽
地点:化学楼中楼413、414室
电话:022-23505121 23508473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专业目录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生物学 精细化学品化学 农药学 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官网:http://chem.nankai.edu.cn/xyg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