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牡丹江师范学院王牌专业排名] [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难吗]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群]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费]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辅导] [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应用英语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师资概况
应用英语学院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建设和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两个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为办学基础,着力打造专业突出、兼容并蓄、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建院十一年以来,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勤勉敬业、栉风沐雨,取得了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上的显著成绩。应用英语学院在学校和外语专业发展的新时期,必将再接再厉,奋发求进,开创学院历史的新篇章。
【历史沿革】应用英语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93年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外语系。1996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外语系开始招收第一届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2003年,外语系设立商务英语、翻译(英语)和国际经济法(英语)等非师范类英语专业方向。2007年,非师范类英语专业方向教研室独立建制,成立商务英语系。2011年11月,商务英语系更名为应用英语学院。
【办学规模】2008年,学院招收本科生740名;2009年,440名;2010年,540名;2011年,615名;2012年,483名;2013年,268名;2014年,180名;2015年,133名;2016年,181名;2017年,209名。2018年,226名。2008年至2017年,应用英语学院合计招生4015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于2015年正式招生,迄今为止学校已招收4届翻译硕士研究生,共计218人。
【师资队伍】应用英语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行政人员4人。职称结构合理:教授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副教授23人,占比53.4%;讲师16人,占比37.3%;助教1人,占比2.1%。学历结构科学:45岁以下全部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在读博士4人,占比9.3%。年龄结构年轻化:50岁以上教师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40岁-50岁教师10人,占比23.2%;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1人,占比72.2%。
应用英语学院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精湛的教师队伍。14名教师具有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访问、交流和研修经历,多名教师参加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1名教师被评为黑龙江省青年翻译家,1名教师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1名教师赴英国剑桥大学访学。学院现有学术型硕士生导师13名、翻译硕士生导师18名。同时,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地方特色。我院教师先后为首届中俄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布力单板滑雪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国际赛事提供口译服务,为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渤海文化研究中心、牡丹江市旅游局等部门提供笔译服务,受到各级政府机构与行业部门的赞誉。
【内设机构】应用英语学院下设商务英语系、英语翻译系、实践教学部、MTI教学部四个系部。2007年,成立教师委员会,由全体教师组成。2013年,设立学术委员会,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组成。2014年,设立教学督导委员会,由系部主任和具有高级职称且教学效果优秀的老教师组成。
【教学设施】应用英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现有共享实验实训室5个,各类设备20多台套,总价值26万。翻译专业现有口译实训室1个、笔译实训室1个、同声传译教学实训室2个,各类设备200多台套,总价值200多万。校图书馆有丰富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专业文献,外文纸质藏书30000余册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丰富的专业文献资源能充分满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在专业文献资料的需要。
【专业设置】2010年,原商务英语系获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位授予权,并于2011年开始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成为黑龙江省第三批具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资质的教学单位。2013年,应用英语学院获批翻译(英语)专业本科学位授予权,是黑龙江省第一批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单位。
【学科建设】应用英语学院拥有翻译和商务英语两个学科方向,突出翻译和商务英语学科特色,推进两个学科方向快速发展。翻译学科方向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品质,能在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从事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通用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商务英语学科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2014年,牡丹江师范学院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应用英语学院负责英语笔译和英语口译两个翻译硕士领域的学科建设,是黑龙江省第七家具备培养翻译硕士人才资质的教学单位,学院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完成了本科学士学位至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建设。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应用英语学院为学科建设单位之一,教科研平台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科学研究】应用英语学院建有6个科研团队,分别是语言与翻译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与翻译研究、商务英语理论与培养模式研究、国际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国际商务文化研究。2008年至今,教师先后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90多篇,有10篇被三大检索收录;出版专著、译著、教材80多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实现校国家社科基金零的突破,承担省部级立项15项,厅局级项目40多项,校级科研项目60多项;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教研奖励50多项,其中包括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8项。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近年来,本科学生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硕士研究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人才培养】应用英语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核心,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致力于培养具备“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商务与翻译专业技能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应用英语学院分别在2009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四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从机制-环境、教师-学生、理论-实践、学校-企业等四个维度构建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建院十一年来,应用英语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硕果累累。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年平均2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成功考入国内知名学府攻读硕士学位。学生踊跃参加黑龙江省商务英语系列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写作比赛、全国首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中澳友好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语言桥杯”全国翻译大赛、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在竞赛中表现突出,频频获奖。中国教育新闻网、东北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重庆晨报、内蒙古日报等媒体都有相关报道,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声誉。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其中,约有7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于经贸、管理、外事、翻译、教育等专业相关行业企业,达到了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与专业定位的契合,毕业生因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
【合作办学】应用英语学院积极与国外许多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学分互认、学费互免、学生互派。学院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牡丹江市旅游局、牡丹江市外事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维迪耐德翻译公司、沈阳创思佳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事业单位和企业、行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14个。
【获得荣誉】应用英语学院锐意进取,曾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评建创优工作先进集体、牡丹江市十佳女职工集体、牡丹江师范学院先进基层党委、牡丹江师范学院“内涵强效,我当先锋”建功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员标兵,教学先锋”优秀党建品牌、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彰显了而且体现了全体教工朝气蓬勃、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发展目标】应用英语学院要以学校“十三五”发展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引领,以本科专业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稳定招生规模,针对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管理改革方面有新突破,产生一批较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培养出一到两名在省内有影响的名师,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国际视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