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昆明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难吗]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群]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辅导] [昆明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0805)
适用的二级学科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材料成型与控制(080520l;生物工程材料(080521)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它是以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以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技术。包含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生物工程材料五个二级学科,分布在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及机电工程学院,并有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作为支撑平台,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主要由中青年学者组成,其中既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也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特色突出的科研、教学梯队。近五年来,开展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以及国家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格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成为研究方向稳定、特色突出、成绩显著的重点学科。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义理论,有良好的单的品质和学术修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有关研究方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及科技论文。具有初步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 复合材料
2. 高性能金属材料
3. 功能材料
4. 光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5. 生物与仿生材料
6. 纳米材料
7. 表面工程
8. 塑性成型
9. 先进材料设计及计算机模拟
10. 非平衡材料
11. 宝玉石的优化与改性
12. 凝固理论及液态成型技术
13. 材料再循环技术
14. 材料连接技术
四、培养年限:
学习年限2~4年,基本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总学分不低于2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1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
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前(含第四学期)统一进行中期考核,结合硕士学位论文楷体报告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中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
七、学位论文:
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具有实用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参考资料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20篇,由导师负责检查考核。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需先由指导教师审查,审查通过后,由学院统一组织开题,开题报告会3~5名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教师组成评审委员会。
硕士学位论文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设计方案,测试技术、仪器设备、工艺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改进;硕士学位论文应有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与他们共同研究的部分应加以说明。
2 硕士论文的撰写
具体要求见《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3 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生在申请答辩之前,要求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且为第一作者。申请答辩手续及答辩程序按《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即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进行。
八、其他
1、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并重。
2、采取指导教师把关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负责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论文选题方向。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和论文研究方案,应经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后方可进行。
3、在硕士生课程学习及路嫩研究期间,指导教师应定期严格考查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情况,督促研究生勤奋学习和研究。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自觉刻苦学习,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Materials Engineering(430105)
一、领域简介:
材料工程以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以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技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对物质结构、物性和材料本质的研究和了解,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科学等的发展推动了对材料的成分、制备、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类材料具有相似的学科基础、学科内涵、研究方法与研究设备;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在微观上需要对具体材料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在宏观上需要对各类材料进行全面了解和研究。材料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丰富,充实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推动和促进了众多工程学科的进步。
二、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2.掌握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具有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3. 掌握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和设计方法、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料的特性分析和试验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材料制造业的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等。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文献资料。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培养年限
学习年限为3~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根据实际情况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研究方向
1、复合材料加工理论及制备新技术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先进钢铁材料
3、功能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4、生物与仿生材料
5、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6、金属腐蚀与防护
7、电化学材料及电沉积新工艺电化学
8、金属塑性成型理论工艺研究及计算机模拟
9、非平衡材料与新型结构材料制备及理论研究
10、宝玉石的优化与改性
11、先进材料制备与加工
12、先进成型制造技术及装备
13、表面工程技术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 需获得的必修课程学分为16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2. 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五学期前(含第五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思想政治状况、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准备进展情况,由3~5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人员组成考核小组。
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考核优秀者给予肯定和表扬,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硕士生必须在中期考核时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书面形式提交。导师对该生的中期报告给出评语,评语应包括对该生已有工作的评价、开题报告中所你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对后续工作的指导。
具体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论文要求
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进度等确定,一般应于入学后两年完成。开题报告需先由指导教师审查,审查通过后,由学院组织统一开题报告,由3~5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论证。经认可后才可进行课题研究。
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不脱产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两年;全脱产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半。
论文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或工程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应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或新进展、新工艺,能够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参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评阅、答辩按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
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昆明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确定知识产权归属。
八、其他
1.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主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习方式可分为脱产、半脱产或部分时间集中学习,须按照学校和作在单位的要求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2. 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论文工作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和企业的导师与企业工程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3. 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研究等教学方法,课程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针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重视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4.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色以及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一样,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三个二级学科之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新材料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当今的材料加工工程已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发展成为以材料精确成形加工技术、表面工程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网络化、绿色制造等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材料加工工程。它是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备、成形加工工艺、成形过程控制方法与材料组织、性能间关系,成形设备及其控制基础的应用基础学科。其任务是为材料制备、加工生产、成形加工优化和新材料加工工艺、设备与控制方法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培养具有材料制备与成形加工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能力,从事现代先进材料制备、加工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研究、技术开发、设计、设备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研究开发与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该学科是昆明理工大学成立较早、科研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省级重点学科和省院省校共建重点学科,也是昆明理工大学新确立的第一层次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声望。经过多年调整、组合、拓宽、提高和发展,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现已涵盖液态成型与控制、现代材料连接技术、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及设备、材料表面工程、模具设计及制造等模块方向。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1个;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硕士点2个;材料加工工程方向本科专业1个。形成了博士后、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学学士完整一体的教育培养体系。为国家及云南地方建设培养了1500余名本科生,200余名硕士,30余名博士,他们多数已成为材料加工领域的中坚力量。目前在站博士后3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28人、本科生156人。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1人,博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人,博士后5人,在读博士4人,平均年龄42岁,多人曾到过国外留学或合作研究。
学科依托“有色及稀贵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先进成形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先进凝固成形昆明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形成了多位一体、研究条件设施较完备、适应国家和云南省重大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基地。现设有材料保护、模具新技术、材料先进制造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等6个研究所,形成了以校长周荣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省级学术团队和耐磨耐蚀耐热零件及复合材质零件加工制备、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材料表面工程(离子束和激光束、机械镀)、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仿真、模具设计及CAD/CAM、金属压力加工等六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国家973前期专项、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企业委托项目200余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出版高水平论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20余篇被SCI、EI检索收录。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经费1000余万元。是云南省铸造学会、热处理学会、锻压学会和耐磨耐蚀耐热材料协会学术委员会所在。
本学科与美、英、德、日、韩及国内一流高校等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柳百成教授,韩国庆尚大学林水根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原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邢建东教授等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兼职教授。与清华大学、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云南省贵金属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将以云南省工业强省战略及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将学科建设成为云南及国内重要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的重要基地,为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工业强省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学位点介绍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位点介绍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三个二级学科之一,具有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并且具备良好的导师队伍与研究条件。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电子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行为规律,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探索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与成分结构的关系,研究和发展新型的先进材料和相关器件。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点的研究特色是以凝聚态物理、材料表面与界面、固体化学、电化学、胶体化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国际先进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沿为导向,主要进行纳米光电子材料、薄膜材料、功能陶瓷、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及先进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相关物理化学性能的研究,并开发与国民经济与军事工业有关的新器件。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位学科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及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及粉体材料两个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功能材料方向以功能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光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及相关器件为主,强调功能材料的电、磁、光、热、声等方面的性能研究与检测,教学内容的安排侧重于功能材料的物理基础以及其性能检测、生产制备技术等。强调加深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粉体材料方向以粉末冶金制品与粉体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生产、新工艺、新材料研究为主,教学内容的安排侧重于粉体与粉末冶金理论基础知识及生产制备技术、性能检测方法等。强调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高水平的科研素质,并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共有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5人,学科以中青年教师为主,45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正在承担和已经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省国际合作、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众多科研项目。本学科拥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基础,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众多国际知名大学,及国内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国家超导实验室、中南大学、昆明物理所、云南非金属矿产研究所、云南半导体器械厂等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人士为本学科客座教授。学科已建成价值近3000万元的设备条件,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学科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学位点介绍
材料学学位点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科源于原冶金部、有色工业总公司下属的昆明工学院材料学科,其教学、科研的布局密切围绕着国家有色金属行业和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四十余年来为国家冶金、机械、材料加工等行业及云南省的地方经济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始建于1960年,1996年获得材料学硕士点,1998年获材料学博士点,材料学于2001年被评为云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2005年获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06年获云南省一类省级重点学科。同时具有材料工程工程硕士和材料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昆明理工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基础,学科特色鲜明,是我国材料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材料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相关企业、部分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现代材料学科更注重研究各类材料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和综合性。材料学及其发展不仅与揭示材料本质和演化规律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相关,而且和提供材料工程技术的材料加工有密切关系。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了解材料的性质、组织与结构、合成与加工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掌握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工艺过程、设备原理、工模具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毕业生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新产品与新工艺研究开发、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营销与贸易及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该学科依托于教育部稀贵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研发平台。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总体培养目标是经过相关专业训练,培养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扎实宽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熟识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加工和测试分析技术,成为能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教学工作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具有结合材料科学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创新性基础研究、开发应用与工程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外文研究论文。具有熟练的外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的能力。适合于在与材料研究开发有关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生产部门工作。
领域作出具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教学
本学科在教学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强调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个人科研探索精神的养成,开设与材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课程,如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固体物理、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材料加工原理、固态相变理论、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与仿真、晶体缺陷与强度、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同时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活动。
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2~4年,基本学习年限为2.5年,科学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攻读本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8年,基本年限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8年(含硕士阶段),基本年限5年。在校期间博士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最低要求为1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最低要求为40学分(含硕士阶段的学位课、必修课、部分选修课和博士阶段的课程)。提倡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硕士生需参与课题组的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开展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课程学习期间,要保证每学期从事科研、学术活动的时间。硕士研究生需获得的学位课程学分为14学分,非学位课中必修课学分7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82人。
三、科研
本学科近几年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云南省国际合作、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得过省部级奖共10项、获其他科研奖4项。2001年以来获各项科研项目133项。目前,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12篇,其中,SCI收录62篇,EI收录130篇,ISTP收录34篇;出版教材3部、专著5部,译著1部;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的成果25项;授权专利23项。
鼓励学生在完成课题论文同时积极自主科研工作,我学科博士研究生冯晶同学荣获2009年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近年来,不断凝聚学科方向,注重科技对社会的服务,在重大工程研究项目中,凝炼材料科学问题,形成了几个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特种有色金属功能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有色及稀贵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泡沫铝及其先进制备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层状板带材复合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研究。着重研究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材料性能和工艺参数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变形机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控制理论、异种金属固相复合的可行性预测及质量控制技术,以及有色及稀贵金属材料基础理论及拓宽功能应用,提升稀贵金属材料的性能和产业能力目前已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相互促进的格局。
本学科拥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基础,与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有长期合作交流。可将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交换到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等国内知名大学学习。
四、教师队伍
本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系列完整教育体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知识层次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2人,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术队伍,教师具有较好的学缘结构,均为全国985学校毕业,60%以上有过海外留学或合作研究经历。现材料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院长校长易健宏教授等。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正高级职称42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高级职称40人(高工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3人;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112人; 国家“QR” 特聘专家1人;国家“QR” 青年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后备人才8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4人。云南省QR“青年人才专项”3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12人。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电话:0871-65109952 传 真:0871-65107922 邮 箱:clxyxsb@163.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昆明理工大学教学主楼8楼 邮编:650093.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昆明理工大学成立较早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其源于1958年昆明工学院机械系创办的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和1962年冶金系招生的有色合金专业以及1971年冶金系招生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轧钢工艺及设备专业。1981年开始培养铸造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1999年分获材料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现有材料物理与化学系、金属材料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系、材料实验与测试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院现有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金属凝固成形及控制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稀贵金属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柳百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左铁镛院士专家工作站、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分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学院也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之一。学院现有3个省级学术创新团队、1个省教育厅学术创新团队、8个校级学术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材料学科ESI于2016年进入全球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云南省和学校新确立的第一层次发展的重点学科。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省级一类重点学科及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及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等级分排名第14。
学院现有教职工128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教授34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6人;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10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后备人才8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4人。目前,在册学生1762人,其中本科生1181人,硕士研究生 526人,博士研究生55 人;留学生7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人),在站博士后17人。
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11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近亿元,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近三年完成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百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发表SCI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目前学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前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到款2000余万元。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稀贵金属新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特种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及粉末冶金、功能材料制备新技术及应用研究、先进钢铁材料及制备新技术、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材料循环工程技术。
学生就业面向新材料、装备制造、冶金、珠宝玉石等行业,就业前景广阔。学院本科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连续5年获得昆明理工大学“就业工作优秀奖”。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秉承“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承袭昆工人“坚忍不拔、赤诚报国”的红土精神,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线,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学院建成在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材料科学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国内先进、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学院。
2019年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接受2017年调剂生!具体情况如下:
基本概况:指导教师具有10年的研究生指导经验,博士生导师,每年招收3~4名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现有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类型项目2项。现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2名。
专业背景:2017年拟接受四类专业的调剂生,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光学工程、机械等。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2个,一是激光束增材制造(包括金属3D打印和高熵合金)技术基础理论及应用;二是功能薄膜和涂层优化设计与合成。
基本要求:考研英语成绩50分以上、数学成绩90分以上。熟悉第一性原理计算、常用科研论文写作用图形处理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Origin、Photoshop等)和计算机模拟软件(Ansys、Abaqus等)。
联系方式:piiiliuhx@sina.com(邮箱)或直接在小木虫上回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