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暨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 [暨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暨南大学考研难吗]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 [暨南大学考研群] [暨南大学研究生学费] [暨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暨南大学研究生辅导] [暨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0756—8537405(本科专业招生咨询)
   0756—8505988(学生事务、校友工作)
   0756—8505920(对外培训、社会服务、人才引进)
招生咨询电话:0756-8537405    电子邮箱:jdrwxy@163.com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介绍

人文学院成立于2010年8月,是暨南大学在珠海校区办学的延伸与发展,同时也是学校新开辟的又一人文高地。学院是在原暨南大学珠海学院中文系、法学系、新闻与传播学系、基础教学部社科教学室,以及香山文化研究所、法律与政策实践中心、新闻与传播实验室等系所的基础上整合而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近20人,拥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比例达85%。在职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人,“皖江学者”1人,珠海特聘学者1名,暨南“双百英才”1人。
 
学院现设有法学、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汉语言文学五个本科招生专业。有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有珠海市重点研究基地1个,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法学学科为珠海市优势学科。
 
近五年来,学院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盘活存量,提升质量,深度整合学院资源,加快学院内涵发展,学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教学科研成果。获评为2012年暨南大学文科优秀科研单位,2015年度暨南大学文科优秀科研单位、2016、2017、2018年度暨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优秀科研单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20余项,荣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民政部科研成果奖励2项,出版著作近30部,在SSCI及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学院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5%,主要分布在律师事务所、银行、传媒集团、文化教育企业及其他政府机关等,行业多,分布广,专业特色明显。多名同学被国内外名校录取继续深造。为适应“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人才培养需要,学院积极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奥克莱尔分校、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招生咨询电话:0756-8537405    电子邮箱:jdrwxy@163.com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介绍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百年侨校,学校前身是 1906 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 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1978 年在广州复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系于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批准,由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53年成立)并入暨南大学,与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1985年成立)及预科部(1925年成立)合并组建而成。华文学院长期致力于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是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开展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及预科教育的专门学院,肩负着百年侨校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学校大力实施“侨校+名校”发展战略中的一张特色名片。
 
华文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2004)、“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2000);被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确定为“孔子学院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院校”(2018);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确定为“华文教育基地”(2003);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2005);现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高级考点,商务汉语考试(BCT)考点,中国语检定考试考点(面向日本考生);是中国普通高校对外联合招生考试点和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两校联合对外招生主考点。近年来,结合暨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具体目标,华文学院将未来发展定位为“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语言文化学院”。
 
华文学院占地147,129平方米,建筑面积56394.05平方米。秉承补校自建校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华侨教育传统,经过25年建设,业已形成从非学历语言教育到“本—硕—博”一体的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拥有应用语言学系、汉语系、华文教育系、预科部四个教学系部,专设全国首个华文教育研究院(2012)、应用语言学研究院(2015)、暨南大学华文考试院(2017)及海外华语研究中心(2005)四个科研机构,形成了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学院现有教职工18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43人、讲师59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8人、硕士学位者8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5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者1人。
 
华文学院办学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现有在读生3480名,来自世界108个国家和地区。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设置三个专业: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硕士生三个专业: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两个专业: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华文教育本科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非学历教育包括预科、全国联招强化班、语言进修和各类语言及师资的短期培训项目。此外,学院在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日本、印尼、泰国、菲律宾、美国、德国等国设立了二十多个教学点,招收兼读制研究生及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汉语言本科生。截止2018年底,已有近2000名海外教学点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并获授学位。
 
近三年来,我院教师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9篇,出版专著21部,获国家社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等11项,省部级项目18项。根据新时代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态势,华文学院提出了打造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华文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全力推动两项国家华文教育“三化”重点项目:《华文教师证书》和“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的研发和实施工作。《华文教师证书》已于2013年在全球开展培训和考试、认证工作,截止2018年11月,全球170个考点有9127位华文教师参加了培训、测试,其中5804人完成认证,获颁证书。“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于2018年10月初顺利结项,专家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早日向海外推广。
 
教材建设方面,构建了从初级到高级、小学到高中完整的海外华文教育教材体系。通用教材部分,编写于1990年代的《中文》(小学版)目前已在海外发行超4000万册,之后陆续出版了《中文》初中版和高中版,《中文》系列教材,在海外华教界广获好评。国别化教材部分,新版《华文》(柬埔寨初中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华文写作》(柬埔寨小学、初中版)满足了柬埔寨华校的教材需求;《中文》(澳大利亚高中版)也已付梓,即将面世。学院自主编写、面向来华华裔学生的新丝路系列核心教材《华文》(初、中、高级)已于近日正式出版。
 
华文学院坐落在中国南方的国际大都市广州,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学院依山而建,环境幽雅,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齐备,是广大中国学生和华裔青年、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好去处。学院拥有应用语言学实验室、多媒体教材制作室、语音实验室、图书馆等一批先进的教学设施;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健身场所;学生公寓、国际餐厅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安全卫生;多媒体教学办公校园网可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联系沟通。
 
院长致辞:
 
综合性大学中,最早确立以海外华侨作为服务对象的,恐怕只有暨南大学了。创办伊始,海外华人华侨子弟便与这所大学结下了绵延一百余年的深厚情谊。“宏教泽,系侨情”成为了这所百年老校矢志不渝的办学宗旨和庄重承诺。虽然几经辗转,数度起伏,她的生命力却愈发旺盛,意志也更加坚强。陆陆续续培养的学生达数十万人之多,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华侨华人的中坚力量,为海外华人社区及当地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成立于1993年,由当时暨南大学的对外汉语(后改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预科部与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简称广州华侨补校)合并而成,其中对外汉语专业创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华侨补校则成立于1953年,预科部最早,创立于1925年。起名华文学院有两个寓意,第一是“华人华侨”,秉承暨南大学的办学宗旨,服务对象没有改变;第二是“华语华文”,教育内容重新认定。从开始时的预科、汉语等非学历教育,到1998年开设第一个本科专业——对外汉语(后改为汉语国际教育),陆续增设了汉语言、华文教育等本科专业,从这些专业中又衍生了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商贸汉语、旅游汉语、汉语言文化、学前语言教育等专业方向。在增加专业门类的同时,学院的办学层次也在迅速提升,研究生教育很快得到发展,硕士博士专业在短短十年内就建设起来了,不仅如此,学院还把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输送到了海外,有力支持了海外华文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国家之间的互动,民族之间的往来,语言的双向沟通、文化的相互理解至关重要。作为培养语言人才的专门学院,教学、科研是我们的两个重要抓手。一流的语言学院应该也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要,有质量控制和效果检讨的机制,有强大的科学研究力量作为支撑。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努力。华文教育研究院和应用语言学研究院是推动学院科研发展的双发引擎。列入两个研究院重点推动的研究项目和拓展方向都是相关领域的最前沿领域,如华文教师证书标准、华文水平测试系统的研发,为海外华文教育走向正规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强有力保证,也使得华文教育学科有了丰富的内涵;语言文化生态是研究语言活力语言生存状态的学科,尤其是这一研究对象指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意义显得特别重大。不了解对方的语言,如何能有好的语言教学?语言能力发展涉及多学科交叉,是未来解决语言教学和学习问题的方法创新和技术革命。
 
 
再好的目标也得一步一步去实践,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并充分享受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有意义,也将成就我们幸福充实且怡然优雅的人生。
 
院长:邵宜教授
 
校徽: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在标志的设计上,字母“JNU”构成一艘中国特点的帆船。船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船体厚实,富有文化承载力度,线条连接充满动感,体现暨大的薪火相传、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也寓意暨南大学扬起风帆,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意念;同时标志的视觉中心是图案化寿字文“南”字,传神地反映中华传统的文化。
 
标志将字母和中文有机结合,认读性强,见解鲜明,线条流畅,气运平衡。标准色采用大海和天空大自然的颜色:蓝绿色,寓意暨南大学历经百年,依然蓬勃焕发着茂盛的生命力;整体更和谐统一沉稳大气,吻合暨南大学忠信笃敬,悠久历史、学术严谨活泼的风格。
 

暨南大学文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20)85220198  邮箱:1909350526@qq.com  
 
单位名称:暨南大学文学院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第一文科楼东302 邮编:510632
 

暨南大学文学院介绍

文学院创办于 1929年,是我校成立最早的学院之一,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中外关系所和哲学研究所等五个系级教学科研单位。自建院以来,文学院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国学基础,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人文英才,成为暨南大学办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学院。
 
 
 
   
 
                 (装修后的第一文科楼)
 
1、百年名师
 
 在文学院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名家荟萃,人才济济。1949年以前的各个时期,文学院在随学校二十年辗转迁徙中,先后有陈钟凡、郑振铎等十三位全国著名学者担任院长,相继有夏丏尊、许德珩、周谷城、何炳松、梁实秋、沈从文、李健吾、钱钟书、洪深、曹聚仁、沈端先(夏衍)等一大批名彦学者在文学院各系亲执教鞭,授业解惑。1958年重建以来,有朱杰勤、金应熙、陈乐素、陈序经、萧殷、黄轶球、何家槐、郭安仁(丽尼)、秦牧等著名专家学者任教。鸿彦硕学,流光溢彩,有云蒸霞蔚之盛。
 
 
 
 
 
 
 
  
 
 
2、本科教学工作
 
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和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995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中文系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2年,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 
       目前,文学院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史》);4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8门校级精品课程(《世界近代史》、《基础写作》、《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史》、《海外华文文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学经典》)。张世君教授主讲的“《红楼梦》的空间艺术”和宋剑华教授主讲的“红色经典的真实与传奇”获教育部2012年第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2018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邵敬敏教授《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饶芃子教授、杨匡汉教授《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近年来,文学院围绕“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和“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坚持以中文、历史人文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办学基础,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深入思考和探讨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
 
 
3、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文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和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特别是文艺学、汉语方言学、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港澳研究等学科在国内和港澳台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院是暨南大学最早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院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宋史、文艺学、世界文学、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中外关系史)等专业获得硕士点。目前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和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海外华人文学、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世界史、专门史);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和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4、师资队伍建设
 
文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更好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建成了一支适应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有良好学术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以高学历和高职称为主体、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学院在职教工131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10人,有博士学位89人,硕士学位15人;有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36人;正高职称51人(教授42人、研究员8人、一级作家1人),副高职称39人(副教授31人、副研究员8人),中级职称17人(讲师16人、助理研究员1人),初级职称助教3人。
       学院教学科研人员中,有2人担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职务,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4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珠江青年学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省级培养对象4人。有2人被评为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有2人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有1 人被评为“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有2 人被评为暨南大学师德标兵,有8人被评为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2020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30301社会学   5      
01(全日制)社会管理与社会经济分析 张鸿巍 梁伟 张朝华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32社会学理论
④847社会研究方法B
社会研究综合 ①社会学概论
②社会统计学
02(全日制)人口迁移与华人华侨 吴伟东 焦鹏  杜艳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32社会学理论
④847社会研究方法B
社会研究综合  
03(全日制)文学与文化社会学 赵黎明 任英杰  曹海峰  杨雪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32社会学理论
④847社会研究方法B
社会研究综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2020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3      
01(全日制)第二语言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 丁雪欢、孙玉卿、王衍军、周静、刘晓梅、杨海明、李计伟、麦涛、李香平、梅丽、王茂林
、张军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①中国文学
②写作
02(全日制)语用学 李军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3(全日制)社会语言学 刘慧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4(全日制)语体与语言风格学 匡小荣、李小凤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5(全日制)心理语言学 张金桥、伍丽梅、徐贵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501Z2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   10      
01(全日制)海外华语研究 祝晓宏、张礼、李丹丹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①中国文学
②写作
02(全日制)海外华文教育 曾毅平、师玉梅、王功平、杨万兵、蔡丽、干红梅*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3(全日制)华文教育技术与资源开发 刘华、熊玉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4(全日制)口语理论与实践 邵宜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5(全日制)语言测试 王汉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52      
01(全日制)不分方向 邵宜 曾毅平 孙玉卿 李军 张金桥 丁雪欢 刘华 莫海斌* 王汉卫 熊玉珍 王茂
林 刘晓梅 师玉梅 周静 杨海明 王衍军 金颖 张礼 匡小荣 王功平 马新钦 祝晓宏 李小凤 麦涛 李计伟 蔡丽 杨万兵 刘慧 伍丽梅 干红梅* 田蔚 刘玉红
梅丽 李香平 罗晓英 邵长超 张军 徐贵平 张训涛 童盛强 黄方方 李捷 张倩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应用语言学 ①中国文学
②写作

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2020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10106美学   5      
01(全日制)中国美学 高华平、黄燕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美学原理
④801美学评论与写作
 中外美学史 ①中国美学史
②西方现代美学史
02(全日制)审美文化 刘绍瑾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美学原理
④801美学评论与写作
 中外美学史  
03(全日制)比较美学 刘绍瑾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美学原理
④801美学评论与写作
 中外美学史  
04(全日制)艺术美学 陈志平*、蔡显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美学原理
④801美学评论与写作
 书法临摹与创作(书法考生自备笔、墨、纸)  
050101文艺学   5      
01(全日制)创作理论与文化研究 蒋述卓、闫月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外文学 ①中国文学史
②外国文学史
02(全日制)文学批评及文艺传播 傅莹、朱巧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外文学  
03(全日制)文艺美学 郑焕钊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外文学  
04(全日制)比较文艺学 朱巧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外文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13      
01(全日制)方言学 甘于恩、陈晓锦、范俊军、钟奇、刘新中、侯兴泉、肖自辉、温昌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语言理论与实践 ①语文基础知识
②现代汉语
02(全日制)语法学 赵春利、周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语言理论与实践  
03(全日制)汉语史 曾昭聪、熊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语言理论与实践  
04(全日制)语言教学与研究 甘于恩、赵春利、曾昭聪、盛永生、周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语言理论与实践  
05(全日制)语音学 刘新中、侯兴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语言学理论与实践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5      
01(全日制)先唐文献研究 徐国荣、高华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古代文学文献 ①古代汉语
②古代作家作品
03(全日制)明清文献研究 史小军、曾肖、刘依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古代文学文献  
04(全日制)古典文献与文化研究 程国赋、王京州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古代文学文献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13      
01(全日制)诗词学 徐国荣、聂巧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①古代汉语
②中国现当代文学
02(全日制)叙事文学 程国赋、史小军、蔡亚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03(全日制)先唐文学 徐国荣、高华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04(全日制)唐宋文学 聂巧平、张振谦、张春晓、马莎、程刚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05(全日制)元明清文学 史小军、曾肖、花宏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12      
01(全日制)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 贺仲明、龙杨志、黄勇、申霞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中国古代文学
②西方文论
02(全日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贺仲明、罗执廷、申霞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03(全日制)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李亚萍、龙杨志、温明明、池雷鸣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04(全日制)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研究 莫海斌、陈红旗*、曾令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3      
01(全日制)南方少数民族语言 班弨、范俊军、张军*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民族关系史 ①普通语言学
②中国文学史
02(全日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范俊军、班弨、张军*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民族关系史  
03(全日制)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杨秋、闫秋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民族关系史  
04(全日制)少数民族作家作品 闫秋红、杨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中国民族关系史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4      
01(全日制)比较文学 黄汉平、赵静蓉、龙杨志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欧美文学史 ①比较文学
②外国文学
02(全日制)欧美文学 黄汉平、赵静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欧美文学史  
03(全日制)翻译研究 黄汉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欧美文学史  
04(全日制)西方文论 赵静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
④807阅读与写作
 欧美文学史  
0501J1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   7      
01(全日制)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 闫华、赵春利、甘于恩、刘新中、盛永生、马莎、胡伟、周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5秘书学和行政管理
④832现代汉语和公文写作
 秘书学与机关事务管理学 ①语言学基础知识
②中国文学史
0501J8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   5      
01(全日制)文化产业规划与文化政策 蒋述卓、傅莹、李凤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2文化产业基础
④841文化与艺术创意评论
 世界文化产业 ①管理与策划
②文化研究理论
02(全日制)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 傅莹、郑焕钊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2文化产业基础
④841文化与艺术创意评论
 世界文化产业  
03(全日制)文化创意与生活方式研究 郑焕钊、朱巧云、费勇*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2文化产业基础
④841文化与艺术创意评论
 世界文化产业  
060200中国史   41      
01(全日制)专门史(中外关系史) 马建春、刘永连、张小贵、张坤、郭渊、乔志勇、黄超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8中国史基础  
 中外关系史 ①中国通史
②世界史
02(全日制)中国古代史 刘正刚、陈文源、陈广恩、赵灿鹏、赵利峰、周正庆、屈文军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8中国史基础  
 中国古代史  
03(全日制)历史地理学 郭声波、吴宏岐、崔世平、黄忠鑫、谢肃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8中国史基础  
 中国历史地理综合  
04(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 刘增合、夏泉、曾光光、张永春、朱文亮、彭贺超、梁敏玲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8中国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  
05(全日制)历史文献学 刘正刚、叶农、吴青、李芳瑶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8中国史基础  
 中国历史文献学  
060300世界史   15      
01(全日制)世界上古中古史 李云飞、蔺志强、朱毅璋、付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9世界史基础
 世界史研究动态 ①世界通史
②外国史学史
02(全日制)世界近现代史 张廷茂、张维缜、邵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9世界史基础
 世界史研究动态  
03(全日制)世界地区国别史 贾海涛、邵  笑、张廷茂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9世界史基础
 世界史研究动态  
04(全日制)世界通史与专门史 陈才俊、朱  鹏、朱毅璋、付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9世界史基础
 世界史研究动态  
055300出版   10      
01(全日制)跨媒介数字出版与产业化 蒋述卓、史小军、郑焕钊、秦洁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
④441出版专业基础
 出版基础知识 ①中国出版史
②文献检索
02(全日制)新媒体编辑 程国赋、贺仲明、赵春利、刘新中、朱巧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
④441出版专业基础
 出版基础知识  
03(全日制)版权管理与运营 闫月珍、徐义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
④441出版专业基础
 出版基础知识  
065100文物与博物馆   10      
01(全日制)岭南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古 张小贵、崔世平、谢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8文博综合
 文博基础知识 ①中国古代史
②中国近现代史
02(全日制)文物鉴定与博物馆策展 崔世平、谢肃、梁敏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8文博综合
 文博基础知识  
03(全日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刘增合、吴宏岐、刘正刚、马建春、黄忠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8文博综合
 文博基础知识

2020暨南大学考研人文学院招生人数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计划 推免 统考计划 备注
37 人文学院 30301 社会学 5 1 4  

2020暨南大学考研华文学院专业招生人数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计划 推免 统考计划 备注
7 华文学院 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3 7 6  
7 华文学院 0501Z2 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 10 1 9  
7 华文学院 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52 6 46 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