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佳木斯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佳木斯大学研究生招生]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佳木斯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佳木斯大学考研难吗]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院] [佳木斯大学考研群]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学费]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佳木斯大学研究生辅导] [佳木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148号
电话:0454-8610678 邮政编码: 154007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简介
2012-11-09 22:56   审核人:
化学工程与工艺(非师范类,本科,四年制,理工类,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学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冶金、信息、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
 
就业方向 在化工、石化、环保、轻工、制药、食品、生物工程等部门从事工厂操作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程技术工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学方面的知识, 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材料、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学制:四年。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及合成和化工设计。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化工、石化、日化、轻工、化工设备与机械等行业工作,也可在能源、材料、环保、制药、食品、化工技术贸易及管理领域或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化学专业简介

校级重点专业--化学专业简介
2012-11-09 22:57   审核人:
化学(师范类,本科,四年制,理工类,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基础、元素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物质结构、化学工程基础、化学工程基础实验、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综合化学实验。
 
就业方向 在各级中等及以上学校从事化学教学、教学管理工作,在化工、医药企业及科研院所等从事分析检验、工程技术、项目研发等工作。
 
化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始建于1978年,有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2门校级精品课程。该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化学教学和在化学、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2009年该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同年化学学科被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有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具备完善的培养体系和强大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76%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
近三年,参与编写国家统编教材4部,著作2部,自编了近10部实践指导教程,承担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共12项;获佳木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共4项,目前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共1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佳木斯市政府科技进步奖等各级科研成果奖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共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近20篇。
化学专业特色鲜明,能体现理工结合,多学科综合与交叉,淡化传统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构建多种模式培养人才,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简介

省级重点专业--药学专业简介
2012-11-09 22:58   审核人:
药学(非师范类,本科,四年制,理工类,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就业方向 在药厂、医院、医药公司、药物研究所、药检所等部门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
 
药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1976年开始本科教育,1993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有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生产、检验、管理、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2000年以来药学专业连续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有生药学省级重点学科,药物分析校级重点学科。经过三十多年建设,药学专业在培养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教师队伍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助教3人,7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
近三年,参与编写国家统编教材7部,著作2部,自编了近10部实践指导教程,承担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共5项;获佳木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项,目前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共2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佳木斯市政府科技进步奖等各级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共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7余篇,教学研究论文5篇。
近三年平均每年招生规模110人。在本科人才培养上,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毕业后很快进入各种角色,适应各专业岗位要求,毕业生遍布全国30个省、59个城市。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简介

国家级特色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简介
2012-11-09 22:58   审核人:
制药工程(非师范类,本科,四年制,理工类,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能适应制药工业发展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交流能力,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就业方向 在药厂、医药公司、医院、药物研究院、药检所及管理部门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1976年,是全国最早的五所培养化学制药专业人才的专业之一,也是黑龙江省最早设置的制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被省教委确立为省级重点、特色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中国医学科学院野生中药资源工作站、黑龙江省药学研究所、生物药制剂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药学化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中国药物生物技术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天然药物理事会理事单位。
制药工程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的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教授、副教授中多数在药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兼任重要学术职务。如全国高等药学教育专科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生物技术》理事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委员、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新药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医药杂志》编写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植物学会理事、《药学教育》编委会委员、佳木斯市药学会副理事长、理事等,有省级优秀教师1名,有校级教学名师5名。全部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80%以上教师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59名教师中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讲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的教师20名,在读硕士7人,归国访问学者1名。
制药工程系现有12个教研室,46个实验室,2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和500m 2的制药工程中试实验室。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建立了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成4个硕士授权点,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由校内指导的单一模式转化为国内国外联合、校校联合与校企联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与日本高知大学、大庆石油总院、浙江海洋学院联合培养硕士8人,与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制药工程专业在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淀了“以教学为主体,以科研为支撑,以横向联合为导向,探索“学历+证书”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制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发挥制药教育与科研的优势,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服务于北药开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特色。制药工程专业自创建以来,已培养制药人才2215名,除考取研究生以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0多年达到100%。近两年,在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分布全国30个省、4个直辖市、59个城市,从事生产、科研、教学、流通等工作。在省内绝大多数的制药企业都有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省内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的骨干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的负责人和高技术管理人员多数由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担任,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如哈药集团、东北制药、三九制药、北京双鹤、吉林敖东、广州白云山、江苏扬子江药业等均有制药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高质量的毕业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148号
电话:0454-8610678 邮政编码: 154007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介绍

药学院学院简介
2020-03-05 11:58   审核人: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始建于1976年,是黑龙江省第一个高级药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药学院系之一,1993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是黑龙江省第一批开始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院。 1999年与原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原佳木斯工学院基础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2009年更名为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学院拥有药学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省药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新药创制及药效毒理评价重点实验室、高校生物药制剂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制药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7个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学院现已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单位和全国高等药学教育院校联盟理事单位。
 
   学院有教工99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博士41人,占教师比例62%,教授18人,副教授21人;硕士生导师41人,博士生导师5人。拥有国内、省内知名领军人才、省教学名师、省杰青、省政府特贴、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各1人,省新世纪人才、省优秀教师、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各3人;市三育人标兵、市五四奖章获得者各1人,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9人;校教学名师3人。多人兼任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药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自由基生物学分会理事、黑龙江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药学会常务理事,中药天然药物、药物制剂、药物分析3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天然药物》、《中草药》、《药学教育》期刊编委等。同时,学院聘请了浙江大学高建青教授、张辰教授、杜永忠教授、哈药集团董事长方同华、日本高知大学宫村充彦教授、岡田稔教授等为客座教授,建设了一支人员精干、业务突出、梯队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学院建有药学、化学两大一级学科,药学学科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下设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6 个硕士点,药学为“黑龙江省北药与功能食品”双一流特色学科。化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特色优势学科,下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4个硕士点及1个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设有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分析、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本科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药学专业自1988年起连续5次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19年药学专业获批省双一流特色专业,化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有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三门省级精品课程。  
 
通过实施科研平台支撑计划,改善了教学条件与环境,建成理化测试和药物研发 2 个实验平台,拥有75个功能较齐全的实验室和 2 个中试实验室,十万元以上大型仪器3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值2278万元,教学及实验室面积近1万平方米,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