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吉林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吉林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吉林大学考研难吗]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吉林大学排名] [吉林大学考研群] [吉林大学研究生学费] [吉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本科培养方案介绍

法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本科与硕士、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学习与实务训练等连续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面向未来、推动法治进步、适应多样化高端法律职业和国家法政机构人才要求,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能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参与立法活动、处理法政问题、制订公共政策、服务工商社会的高端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人格健全、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志存高远,具有崇高责任感的民族中坚。
毕业生以适应领域广泛和择业竞争力强为主要特点。适宜从事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政府国际组织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的工作;高端律师、公证和金融、保险、外贸及其他大型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的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法学教育、法律研究、法律实务的工作等。
二、专业培养要求
1. 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 遵循法学教育规律,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进度安排为规划,调动多元法学教育方法,利用专业教学场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施渐进深入、循环认知、多元整合、高强度密集化的专业训练;针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生规模小的特点,实施以问题和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研讨小组、模拟法庭演练、专业法律竞赛、诊所援助等形式,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研究性和实践性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体系,形成高效整合信息、自觉运用法律思维进行精确的专业叙述与论证,以及雄辩的进行理论表达的能力。通过通识教育拓宽学生人文社会知识视野,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技能,学会运用其他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法律实践理性、职业伦理和健康人格心理的培养。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法律实务运行的环境和内容,熟识法律程序,适应法律实践的国情与民情,涵养从事法律工作的成熟心理和经验直觉,确立从事法律职业的自信。 
3. 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双语教学以及全程强化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训,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交流,树立国际法治观,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备运用国际法律维护国家权益、裁判涉外法律案件及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基本专业能力。
4.充分利用卓越人才培养的小规模便利,实施一对一“师徒式”针对性教学。指导学生全程参与个案诉讼的裁判与代理、非讼代理等活动,让学生从裁判者和代理人的立场,了解诉讼流程,制订诉讼策略,制作诉辩预案,熟习诉讼文状、代理词、判决书、裁决书的写作技术,掌握证据规则、法庭诉辩及调解技巧,形成以诉讼业务为取向的法律实务专业结构。加强实习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对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与国内高端法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分派学员到国内高端法律机构和跨国公司实习,实习期与学员择业期间衔接,时间应不少于3~6个月。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
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环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四、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
本专业以面向高端、能力复合、集成应用为特色。
面向高端:在以十六门法学主干课程为核心进行专业体系化培养的基础上,以高端法律职业和法政机构对卓越法律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结构的需求为参照,聚集法律市场上的高端业务与产品,制订专业考核标准,构造民商法、刑事法、宪法行政法、经济社会法、劳资法、亲属法、侵权法等专业课程模块,由专业教师和国内外知名法务政务专家实施教学指导,由国内外一流法律政企机构对专业设置质量实施监督与评价。
能力复合:在专业课程模块的设计和实施上,注重运用经典研读、专题论辩、信息处理训练、论文写作、模拟法庭、专业竞赛、法律诊所、法律援助、法律机构实习等多元教学手段,以真实案例为素材,以教师指导与学生直接参与并自主研发解决方案为过程,以专业评议、案例代理效果、当事人反映为评价反思机制,培养学生形成知识、理论、文字、技术、制度、政策、社会实效融会贯通的复合型能力结构。
集成应用:坚持大法学专业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培养路线,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与法学知识、法律技术和技能的协调,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专业课程集成模块均打通公共政策与法律、实体法与程序法、总则与分则、基本法与特别法、域内法与域外法之间的边界,培训学生形成整合运用法律知识、法律技术、法律制度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通过实务的反复训练,深化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通体把握能力,了解、感受、掌握法律实际应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法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3.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及各环节所要求的20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7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涉外型法律人才本科培养方案介绍

法学专业涉外型法律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本科与硕士、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学习与实务训练等连续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能够表达中国立场、阐释中国话语、维护中国利益的国际法实践精英。这些高端法律人才应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德才兼备、具备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国际法律知识,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需要、特别是对外开放事业需要,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在国际法学的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领域具有良好素养和实践能力。
毕业生以适应领域广泛和择业竞争力强为主要特点。适宜从事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政府国际组织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的工作;涉外律师、外贸、跨国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的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法学教育、法律研究、法律实务的工作等。
二、专业培养要求
1. 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熟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国际法相关领域的基本范畴、法律规则与法律程序,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
2.有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的读、写、听、说、译各种能力。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交流,树立国际法治观,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备运用国际法律维护国家权益、裁判涉外法律案件及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基本专业能力。
3.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
4. 在掌握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全面掌握国内法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国际法各主要部门的知识,并对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部门法有深入的把握,能够顺利地参加国际法律的实践活动。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环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四、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
本专业特表强调面向世界、着眼实践、强调外语。
面向世界:本专业定位于让所有的学生不仅在国内法学教育中具有竞争力,更能够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国际法律人才的竞争,所以特别强调按照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专业规范、教学核心内容来武装学生的思想和能力,使学生有信心、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在国内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部门以及国际组织机构的相关岗位为促进中国发展、国际治理做出有益的贡献。
着眼实践:本专业强调所有的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服务对象、以实践为最终目标。因此,课程模块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运用经典研读、专题论辩、信息处理训练、论文写作、模拟法庭、专业竞赛、法律机构实习等多元教学手段,主要以中国所面临的国际法前沿问题或者国际社会的热点事例为素材,以教师指导与学生直接参与并自主研发解决方案为过程,甚至直接参与为外交部、商务部、党政军部门提出对策建议,由此培养学生形成知识、理论、文字、技术、制度、政策、社会实效融会贯通的复合型能力结构。
强调外语:通过双语教学以及全程强化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训。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外文专业资料并准确透彻地理解其内容,能用外文起草、书写和翻译法律文本,并能流畅地进行口语上的交流和翻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胜任各种高层次的涉外法律工作。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法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3.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及各环节所要求的20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7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现代中国法治社会及全球化社会之建设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法学院目前的综合实力,理论素养深厚,法学专业基础扎实,政治信念坚定,法律品格高贵,对人民有真挚的同情与博爱之心,敢于担当社会公共责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并有笃实践行能力,能够广泛胜任立法、司法、律政、法律教育、企业法务、国际法务等工作的高层次法律精英人才。毕业生以适应领域广泛和择业竞争力强为主要特点,适宜从事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政府国际组织及外交、外事、外经、外贸管理法律事务的工作;律师、公证和金融、保险、外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的工作;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法学教育、法律研究、法律实务的工作等。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范、基本制度和法律理论体系,接受法学专业的思维和方法训练,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技能和法律实务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广阔的人文社会知识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达到智识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和谐统一; 
2.具有适合于法学专业发展的整合信息、法律思维推理、专业叙述与论证和理论表达的能力。
3.具有顺畅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
4. 具有熟识法律程序,适应法律实践的国情与民情,涵养从事法律工作的成熟心理和经验直觉;具备撰写法律文本以及诠释法律、法律论证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5.具有运用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交流,树立国际法治观,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具备运用国际法律维护国家权益的基本专业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中国法制史、环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学职业伦理、证据法学。
四、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
突出基础的特色,以法学核心课程为核心,以专业选修课程为拓展,以实践型课程作联通与整合,全面扎实构造学生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制度认知与应用体系;拓宽口径的特色:坚持大法学专业与通识教育、理论素养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培养路线,为学生进入法政商学等领域就业创造多元选择的专业条件和机会。重视能力的特色:着力搭建学生从事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的广阔平台,运用模拟法庭、专业竞赛、法律诊所、法律援助等多元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上的专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实际能力。强化专业的特色: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保证法理学、民商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国际法、经济法、环境法等主要法律部门以必选课和选修课为纵深,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专业方向课程群,进行精细化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可根据专业兴趣和职业需求,自主选择主攻方向,形成专业化能力。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
六、学位授予
法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所要求的总学分166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52 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4学分。
3.完成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吉林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吉大法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结构优化,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学历、学科配置齐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5名,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30名、讲师18名。教师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是一支学术功底深厚、创新精神显著、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年长教授老骥伏枥,树法学院学术风范;中年教师学术有成,继往开来,成为法学院中流砥柱;青年教师勤学不辍,慎思明辨,昭示着法学院未来发展。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姚建宗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房绍坤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蔡立东教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何志鹏教授等一批名师执鞭任教。学院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召集人)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奖2人、提名奖2人。

吉林大学法学院介绍

风雨无阻桃李路 拓志未来续风流
——吉林大学法学学科简介
    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经过70年的发展和奋斗,吉林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现任院长由蔡立东教授担任。
吉大法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结构优化,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学历、学科配置齐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5名,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30名、讲师18名。教师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是一支学术功底深厚、创新精神显著、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年长教授老骥伏枥,树法学院学术风范;中年教师学术有成,继往开来,成为法学院中流砥柱;青年教师勤学不辍,慎思明辨,昭示着法学院未来发展。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姚建宗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房绍坤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蔡立东教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何志鹏教授等一批名师执鞭任教。学院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1人、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召集人)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奖2人、提名奖2人。

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吉大法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通才的精神,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法学人才为目标,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法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为核心,以法治人才培养的“四三”境界为依归,建立了“知识传输+技能培养+智慧育成”的3.0版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法学院一贯重视教学质量,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增加教学魅力。为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吉大法学扩大了选修课范围,鼓励跨学科、跨专业选课。为提高高职教师为本科生的开课率,学院建立了高职教师授课责任制。同时,实行院领导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制、优秀年轻教师担任大学生导师制,在专业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吉大法学现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互相衔接、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张文显教授主持的教学改革连续四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法学理论教学团队于2008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法理学、商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七十年来,吉大法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校友。
吉大法学始终遵循学术立院之宗旨,秉承认真求实治学态度,产出了丰硕科研成果。先后开展了“法学基本范畴”“现代法的精神”“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新兴权利研究”等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提出了“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范畴重构中国法学理论体系”“以现代法的精神为核心推动中国法律制度创新”“以权利本位为范式实现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法理为中心、以权利为本位”等理论主张,并取得广泛认同。近五年,学院教师在“三大刊”发文近二十篇,承担科研项目三百余项,发表CSSCI论文近五百篇,出版学术著作四十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二十余项,法学研究之吉大品牌日隆。我院科研活动活跃,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举办当代法学名家讲座、法学新锐茶座、海(境)外名家讲座等三百余场。1988年“法学基本范畴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权利本位”思想的正式确立。自此,“权利本位”思想引领了中国法治和中国法学三十年,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总体走向的法学背书。2018年“法学范畴与法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回顾了既往三十年的法理研究,阐明了“以法理为中心、以权利为本位”的法学转型升级之路,必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法学研究走向。第四届法学前沿论坛等多场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举办,也标明吉大法学始终活跃在学术舞台中央。新时代吉大法学的一流学科建设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为核心任务,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法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与实践、现代科技与中国法学发展四大方向,致力于为中国法治提供吉大方案,为世界法治贡献中国智慧。
吉大法学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为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法学理论、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学、诉讼法学及知识产权法学共9个博士点及联办自设法政治学和法经济学两个博士点。在二级学科中设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11个法学硕士招生专业及2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其范围涵盖全部二级学科。法学理论和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为省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史学、国际法学等学科也是学院颇具发展潜力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A级评定,在全部参评的109所授权单位中名列前茅。法学学科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2011计划Ÿ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东北亚法律研究中心”“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等高规格学术研究平台。首批入选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实施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法学会的“东北亚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也落户本学科。2017年吉大法学入选一流学科,为新时代吉大法学的再出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大法学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研讨班,办学国际化正逐渐走向深入。吉大法学是1998年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时,中美双方确定的首批各五家交流法学院之一,是中美著名法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成员,全程参与并承办了首届和最后一届美国法讲习班。吉大法学东北亚区域交流活跃,中国法学会“东北亚法律研究中心”“东北亚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落户吉林大学法学院。在巩固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港澳地区法学院多层次实质交流的基础上,学院积极推进与英国、美国、欧盟等国法学院的实质交流与合作,目前学院与20多所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学院每年有数十名教师到境外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邀请数十名境外学者、实务界人士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英国杜伦大学约翰•利纳莱利教授被聘为吉林大学客座教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徐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习超教授被聘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学院成立中英、中日、中韩、中德双语教学团队,积极深入开展双语教学,通过举办、参与暑期夏令营等活动营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
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立法过程,为《宪法》《刑法》《民法总则》等重大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学院于2011年12月成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是学院师生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为社会弱势群体维权的重要平台。2014年9月成立的吉林大学犯罪治理研究中心在2015年成为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入选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2015年10月成立的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作为司法数据研究的主要基地,为智慧法院建设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2016年1月成立的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则将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智力支持。
吉大法学注重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法学教学科研基地。吉大法学图书馆、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图书馆和法学校友图书馆收藏了丰富的中外文法学文献。吉大法学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法庭和多媒体教室,为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理论法学研究信息网”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学术网站。目前,法学院承办的《当代法学》与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都为中文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同时,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法理学论丛》《生活中的法理》《法律思想的律动》《部门法哲学》等系列出版物,为教师和学生发表优秀的学术论文提供了园地。
吉大法学今日的辉煌业绩是几代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共同奋斗的成果。今日的硕果也将激励吉大法学今后更加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再创佳绩!

吉林大学法学院考研联系方式

学院(所、中心)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法学院(学硕) 高  岩 85166105
法学院(专硕) 王立国 85168219

2016年吉林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安排

法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日程安排
一、资格审查
 时间 地点 涉及专业
3月16日(周三)
上午8:30—
10:30
东荣大厦三楼A310室
  (前门入口)
法理、国际法、环境法、经济法、军事法、宪法与行政法、诉讼法、法史
东荣大厦三楼A310室
(后门入口)
民商法、刑法
文科实验楼411、419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含司法文明方向
资格审查时须提供的材料:
1、初试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丢失者须在资格审查时说明情况;
2、本人身份证(军人凭军官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过期、临时证件无效,如正处在换发二代身份证期间或身份证丢失,须提供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及户籍科出具的相关证明。);
3、往届考生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本人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本科期间成绩单(应届毕业生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毕业生由档案管理部门盖章);
5、考生在吉林大学网上下载《吉林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及《现实情况考察表》,按要求如实填写并加盖公章(应届毕业生加盖学校或学院公章,在职考生须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无工作单位考生加盖居委会、村委会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6、本科阶段委培定向的应届毕业生需提交委培定向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二、体检
1、体检前要求空腹;
2、到校医院领取体检表,粘贴小二寸彩色照片,35元体检费(以校医院实际收费标准为准);
3、体检时间:3月15-18号上午8:00-11:00 下午13:00-16:00(自行安排时间前往)
4、体检地点:吉林大学南校区前卫医院,体检结束后将体检表交到医院总检。
三、专业课笔试
时间:3月16日14:00-16:00,
地点:法学硕士在三教六阶;法律硕士(非法学)在逸夫十六阶、法律硕士(法学)含司法文明在逸夫101。(以上地点如有变化以资格审查时通知为准)
具体座次安排见当日教室门口指示。
四、综合面试
时间:3月17日上午8:30开始。
地点:法学硕士东荣大厦七楼;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含司法文明方向在文科实验楼四楼。
具体安排见东荣大厦七楼及文科实验楼四楼告示板。
五、其他说明
推免生和夏令营优秀营员只参加资格审查,不参加笔试、面试。外地推免生和夏令营优秀营员资格审查材料可邮寄, 3月16日前邮出,只可通过中国邮政EMS邮寄。
法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地址:
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吉林大学南校区东荣大厦三楼A311室,联系电话:85166105;邮编:130012
法律硕士(非法学):吉林大学南区文科实验楼四楼415室,联系电话:85168219;
复试办法及其他未尽事宜请详见东荣大厦三楼的“法学院研办公告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