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湖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湖南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科技大学考研群]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湖南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03年开始本科招生。现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4人。多数教师拥有注册环评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等多种注册资格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
专业剖析: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03年开始本科招生。现有专业教师8人,实验员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4人。多数教师拥有注册环评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等多种注册资格证。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型社会后,国家发展的方向不断向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领域拓延,给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这一学科也将在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特色:近3年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省自科与社科基金、省教研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SCI14篇,CSCD90多篇。师生多次参加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工程设计和新农村规划等社会服务项目,在产学研结合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主要课程: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质地貌学、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
学生创新实践: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实践方面,将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项目引入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实践内容与科研、社会应用项目的发展有机结合,紧扣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将现代科技融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实践。激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企业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相关实践技能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具体科学和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较高综合素质人才。
就业领域:通过本专业四年学习,学生就业领域主要为:
学生具备考取环境影响评价师、土地估价师的知识技能,能够在科研单位、相关政府部门胜任国土资源整治、房地产运营策划、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等工作。
学生具备考取“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的知识技能,可在高级中学、职业中专等学校胜任地理学科、资源环境学科教师工作。
学生具备考取中科院、985、211工程大学地理类、资源环境类等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技能,可进入上述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
就业单位:近年来多名本科毕业生考上中国科学院、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研究生;往届毕业生中10-20%考上省直单位公务员和地方事业单位,如规划局、环保局、土地局、房产局等部门。亦有部分学生选择在国内知名设计院、环保(环评)公司及房地产公司从事相关工作。
近3年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省自科与社科基金、省教研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60多篇。师生多次参加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工程设计和新农村规划等社会服务项目,在产学研结合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一直重视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与引导。自办学以来,学生的学风一直受到好评,学生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执业资**、研究生考试、公**等氛围浓厚。近年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90%,六级通过率稳定在40-60%,研究生考试录取率稳定在20-30%。
近年来多名本科毕业生考上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研究生;往届毕业生中优30-40%考上省直单位公务员和地方事业单位,如规划局、环保局、土地局、房产局等部门。亦有部分学生选择在设计院、环保(环评)公司与房地产公司从事相关工作。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大,深受用人单位喜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将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拓深研究层次,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专业,偏重计算机。本专业当前是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实力较为雄厚的专业之一,2003年招收首届本科生。现有专业教师16人(包含重点实验室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全部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有4人。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专题、省部级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6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二、三等奖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400万元。在《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Sci China Earth Sci》、《Pedosphere》、《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100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
目前,该专业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三个二级硕士授权点。建有“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重点实验室(学校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湖南省工程重点实验室”、“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室”和“空间数据采集与成像处理中心”、“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以及校内外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为探索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基地和办学条件。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地理学、计算机程序设计(C++,C#,JAVA等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GIS原理与方法、GPS原理及应用、城市规划、地图学、计量地理学、遥感技术原理与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开发、GIS软件工程、空间数据库、GIS空间分析、WebGIS技术、遥感地学应用、计算机网络,移动端地图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性教学主要:地理学野外实习、地图制图学实践、GIS软件实习、空间数据库实践、遥感图像处理实习、专业GIS设计与应用实习、计算机图形学实习、数据结构实习、组件GIS与应用实习、GIS软件工程实习、GIS应用系统开发实践、毕业论文。
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学、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学和GPS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测绘等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面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管理、农业城市建设规划、地籍管理、房地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等就业单位。近几年就业率稳步在学院各专业前列。
本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60余人(其中研究生45人,本科生120人),面向全国招生。
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各级院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剖析
本专业始建于1958年,1985年升格为省属师范类本科专业,是湖南省最早的两个地理师范本科专业之一;拥有地理学科教学硕士点,是湖南科技大学的校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以上的教师7人,硕士生导师4人;4名教师具有双语教学资格。
专业特色
(1)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增加实习时间和实习项目,建设相应完善的实习基地,使实践教学有特色、有成效。
(2)加强学生师范技能训练,培育专业特长;通过设计师范技能训练模块,规范训练各环节,使学生师范技能突出。
(3)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本专业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强的特点,在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
主要课程
地球概论、地质学、测量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城市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地理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
学生创新实践
(1)教育教学实践:通过顶岗实习、建立众多的教育实习基地、聘请优秀一线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同时利用高校优势将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培养学生的教学创新能力。
(2)本专业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均有出色表现:2009级地科学生郑洁、颜秦、林芬三位同学获2011年中南赛区“海洋知识竞赛”二等奖;2012级学生穆洪发在湖南省2015年中学教学比赛中获地理组一等奖。
就业领域
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以及在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地理信息、城乡规划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管理工作。(责任编辑: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满足信息时代数字测绘体系需求,具备地面测量、地下管线测量、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基础理论,掌握数字测图与数字地图学、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程序设计与开发等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国土资源调查、城市和土木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地理信息工程及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生产、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专业剖析
本专业始于湘潭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测量教研室,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测绘工程本科生。现有教职人员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硕士生导师15人。建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1个省级科研平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本专业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同时建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测量技术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空间数据采集与成像处理中心、湖南省3S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验室(中心)。本专业测量教学仪器设备先进,购置有徕卡地面激光扫描仪、无人机摄影测量平台、专业级3D打印系统、测量机器人、高精度大地测量用徕卡GPS、RTK、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等全套测量教学仪器,仪器总值达500多万元。
专业特色
(1) 培养模式中强调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不脱钩、知识培养与素质教育一体化、工程实践与认证教育一体化。
(2) 知识体系中体现行业和工程特色,面向测绘行业和国民经济工程建设领域。
(3) 实践教学中强化实践能力,建立实验与实习相贯通、教学与竞赛相联系、学校和企业合作教育相结合、应用与创新相同步的立体化实践平台。
主要课程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测量平差基础、现代地图学、大地测量学、GNSS导航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学、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测量(LiDAR)及三维建模、精密工程测量、城市地下管线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工程测量学、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多源遥感技术与应用、测量程序设计与开发、GIS原理及应用、空间统计分析、专题GIS设计与开发、空间数据采集与建库。
学生创新实践
本专业始终坚持把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形成了课堂授课、实践训练、企业合作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四个方面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体系。
(1)实践教学方面:在校期间,通过课程教学积极开展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无人机摄影测量、GIS技能、GIS程序设计与开发等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期聘请实习基地专家或测绘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学术讲座或专业培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设有“中海达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专项资助奖励本专业优秀学子。
(2)产学研合作方面:在合作教育期间,在湖南省测绘院、湖南省地图院、湘潭市勘查设计院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工程实践为就业打下基础。
(3)技能培养方面:在学科专业技能大赛上,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历届全国高等学校测绘专业大学生技能大赛、湖南省测绘技能大赛、全国GIS技能大赛等项目中均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等佳绩。
(4)创新创业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教师积极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获批多项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就业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基础测绘、国土资源调查、不动产测量、地质灾害监测、定位导航服务、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城市建设规划、工程勘察、交通、铁路、水利、电力、环境等邻域;从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基础设施变形监测、地下工程测量、水下地形测量、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与三维城市建模、地图制图、雷达遥感、卫星遥感、导航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工程、GIS软件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
就业单位与就业率
ERSI、南方测绘、中海达、华测导航、中国航天科工等知名企业;各省市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如: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测绘院、勘测设计院等)、中国铁路、中国建设、中国交通、中国路桥、中国水利水电、中国有色、中国矿业等大型国企。
历年就业率年均达到95%以上,是本校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与岩土工程师素养的,能在地下资源勘探、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单位部门,从事各类资源勘察与评价、管理、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剖析: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得湘潭煤炭学煤田地质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两个专业之一。专业发展过程历经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质工程,2001年改成现专业名称。本专业现设有“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地质研究所、湘潭湖科大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3个科研机构,2010年成功申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专有教师26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10多人,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专业特色:(1)本专业侧重工程勘察、兼顾资源勘查;(2)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3)在天然电场选频法找水、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等方向成果斐然;(4)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校友。
主要课程: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测量学、水资源、岩土力学、地质信息技术、经济地质、环境地质、勘察技术及基础工程等。
学生创新实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重点,形成了课堂授课、实践训练、学术竞赛、合作教学的能力培养体系。(1)在校期间,通过常见矿物、岩石鉴定实验、构造实验、钻探与取芯、钻探工艺与设备、电法与地震资料解释与分析等实验教学,以及与省地调院、地科院以及相关岩土勘察单位开展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学生参加了全国地质技能竞赛、挑战杯等,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岩土、地矿、冶金、有色、建材、石油、煤炭、材料、黄金、宝玉石、地震、环境、基础工程、旅游等行业的地质勘查部门、地质研究单位、省市地勘局、地勘院、国土资源局、地质研究院(所)等单位工作;或继续攻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学位。
更多详情访问:http://dep2.hnust.cn:9080/dzx/
(责任编辑: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的,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的,能在国土资源部门或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行业,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剖析:本专业是国家管理专业。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得湘潭煤炭学煤田地质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两个专业之一,2010年更名为资源勘察工程专业。本专业现现设有“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地质研究所、湘潭湖科大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3个科研机构,2010年成功申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专有教师26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10多人,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专业特色:(1)本专业侧重资源勘察、兼顾工程勘查;(2)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3)在区域地质调查、金属矿产成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南方煤田煤的赋存规律、南方生物礁及油气藏分布规律、天然电场选频法找水、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突出的科研成果;(4)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校友。
主要课程: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能源地质学、资源勘探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资源管理与评价、矿山环境评价等。
学生创新实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重点,形成了课堂授课、实践训练、学术竞赛、合作教学的能力培养体系。(1)在校期间,通过常见矿物、岩石鉴定实验、构造实验、钻探与取芯、钻探工艺与设备、电法与地震资料解释与分析等实验教学,以及与省地调院、地科院以及相关地矿企业开展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学生参加了全国地质技能竞赛、挑战杯等,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地矿、冶金、有色、建材、石油、煤炭、材料、黄金、宝玉石、地震、环境、基础工程、旅游等行业的地质勘查部门、地质研究单位、省市地勘局、地勘院、国土资源局、地质研究院(所)等单位工作;或继续攻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学位。
更多详情请进入地质系网站:http://dep2.hnust.cn:9080/dizhi/
(责任编辑: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安全工程师素质和能力的安全工程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掌握化学、物理、电工电子、工程制图、工程力学、传热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安全科学、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评价与咨询、安全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毕业后能在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技术及管理工作。
专业剖析
本专业始建于1985年的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是原煤炭部最早开办的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之一,也是湖南省最早开办的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1999年更名为安全工程专业,属国家管理专业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专业、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是学校传统优势专业,是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重点研究方向,依托国家二级煤矿安全培训资质机构、国家安监总局南方煤矿顶板及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防控制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湖南省“2011”矿资源安全绿色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矿山通风与除尘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平台。
本专业现有在职教师27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博导3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7.8%。拥有“湘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优秀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特色是“立足矿山,服务南方,兼顾其他”。
“立足矿山”,重在培养面向矿山,具有行业特点,能从事矿山安全工程方面的规划设计、检测分析、事故预防与控制、监察评估与研究开发工作,懂技术会管理、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服务南方”,主要为南方各省培养高素质的矿山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南方各省重要的矿山企业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兼顾其他”,同时兼顾到建筑、企业生产、政府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经济研究、风险管理与保险、工业卫生防治等诸领域的安全。
主要课程
安全法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监测监控原理与仪表、安全人机工程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热工学、安全系统工程、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矿井粉尘防治、电气安全工程、防火与防爆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系统安全评价、消防工程学、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工业通风与除尘、化工安全技术、机械安全工程、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工业特种设备安全、采矿学、矿山机械、煤田地质学。
学生创新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节能减排、学生实践作品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每年20余人次参与,在省校获得多项奖励,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效果良好。
就业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矿山、化工、建筑等工矿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安全管理工作;也可在安全监察、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教育与培训等工作。
就业单位
湘煤集团、神华集团、冀中能源等大型矿业集团;中铁、中建、中交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安监局、煤监局、安全生产研究院、大中专院校等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具体体现在:掌握固体矿床(重点为煤炭资源)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建设、资源开采与管理、矿井通风与安全等工作;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剖析
本专业创建于1978年,1980年正式招收本科生,2013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准设立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专业为第一批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矿业工程学科为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本专业现有在编教师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占教师总数的82%;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8人,另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湘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普遍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
专业特色
(1)培养模式中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知识培养与素质培养有机统一;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
(2)知识体系中在坚持煤炭资源开采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础上适度拓展人才服务领域。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矿山开采、矿山建设、地下工程等领域。
(3)构建立体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矿业工程虚拟仿真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整合并拓展课程实践项目,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效果。
主要课程
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通风安全学、岩体力学、凿岩爆破、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矿山系统工程等。
学生创新实践
本专业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作为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1)本专业与江西萍乡煤业集团、湖南省煤业集团、湖南省黄金集团共计10多个煤矿、金属矿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现场实践、实训提供了保障。(2)以导师制为基础,结合科研项目进行实习。(3)积极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平台,如“挑战杯”、全国采矿实践作品大赛、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近3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社会活动的人数逐年上升。学生参加国家、学校创新实验项目多项,获奖人次超过50人次。
就业领域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矿山规划、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察、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政府机关、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矿山、铁路、公路、隧道、城市地铁等多个领域。
就业单位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盘江煤电集团、广西百色百矿集团、湖南煤业集团、萍乡煤业集团、湖南黄金集团等矿业公司,政府安监局、煤监局,煤矿设计院、有色设计院,中铁隧道等公司。
学院地址:湖南湘潭湖南科技大学资安楼
邮编:411201
联系电话:0731-58290040
招生咨询电话:0731-58290298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有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和地理科学等5个一级学科,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地质系、测绘系、地理系、地信系等6个专业教学系,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工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教学实验中心等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余人,专业教师总数135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9名,教授32名(其中二级教授6名),副教授34名,讲师69人,有博士的教师118人,占87.4%。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名,湘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矿业工程是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是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设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矿业工程领域授予权;安全科学及工程为湖南科技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湖南科技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测绘科学与技术是湖南科技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设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地理科学学科设有地理方向的教育硕士。
学院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8个本科专业,其中,采矿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安全工程为国家管理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为国家管理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该专业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目前,学院在校学生近25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依托学科优势,学院拥有湖南省2011创新平台“矿产资源安全绿色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煤矿顶板及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防控制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矿山通风与除尘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科研平台;有“南方煤矿安全绿色开采”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安全培训中心;有湖南省“矿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矿业安全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10余个省级产学研示范基地。学院拥有实验用房12000m2,实验设备原值近8000余万元。
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主持国家863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6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60余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12部;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