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黑龙江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黑龙江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群]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黑龙江科技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经黑龙江省学位办公室审议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我校本科专业均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条例》的规定,学校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并报请黑龙江省学位办公室批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两人,委员若干人,负责全校的学位授予工作。各二级院(系)设立学位分委员会,分委员会主席由二级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担任。
第四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一人,秘书两人,负责有关学位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批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
(二)做出撤消违反规定而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三)研究和处理授予学士学位工作中出现的争议等其他事项;
(四)负责修订授予学士学位的工作细则。
第六条   学位分委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协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
(二)根据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提出应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名单,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第七条 学校每年将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名单及有关的材料,报省学位办注册备案。
第二章 学士学位的授予
第八条   凡具有我校本科学籍的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合格准予毕业,且没有第九条规定所列款者,经学校分委员会同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九条   学生毕业时,有下列各款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一)未取得毕业资格者。
(二)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考试中舞弊者。
(三)受严重警告以上处分者。
(四)因其他原因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认为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
第十条   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每年在学生毕业前办理一次。
第三章 其    他
第十一条   国民教育系列的外校委托我校审批授予学士学位,需根据本细则规定办理,初审由委托学校负责,并报送初审合格后的学生名单和下列材料:
(一)人才培养方案、开课计划和教学大纲;
(二)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鉴定材料和全部课程成绩;
(三)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二条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按照《黑龙江省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校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协助实施,坚持与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同一标准,择优推荐的原则。需提供如下材料:
(一)人才培养方案、开课计划和教学大纲;
(二)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鉴定材料和全部课程成绩;
(三)毕业设计(论文)
(四)成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合格证书。
国民教育系列的外校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还须参加校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主干课考试,考试科目为二门:基础课和一门专业课。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细则以学位条例及国务院有关文件为准,其解释权归属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四条   本管理规定自 2011 年 1 月 1 日 起实施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硕士生培养工作

黑龙江科技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

2010-08-26 内容来源:科技办
 
 
 黑龙江科技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

为实施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六个一”的培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另行规定。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高,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创业创新精神和较好的抗挫折心理素质。
2、在所学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厚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追踪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发展方向和前沿;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相关专业的国际准则。
3、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熟练使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独立承担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业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书面表达能力。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修学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修学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每个学科应设置代表自身优势和特色的3-6个研究方向,并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设置研究方向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2、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研究成果;
3、能开出本研究方向的主干及相关课程;
4、有培养研究生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实习实践基地和图书资料。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并应适当增大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专题课和补修课。专业学位课的设置应着重于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注重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和专业面;选修课的设置应侧重于知识的前沿性和应用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专题课的设置应着重于本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补修课的设置应为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除课程外还有其他培养环节,应注重于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修满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5学分。
(一)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不少于29学分。
1、学位课
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学科主干课),应不少于18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2)第一外国语课(4学分)
课内安排170学时。
说明: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必须选修第二外国语英语,记成绩,不计学分。
(3)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1学分)
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2、选修课
选修课分为必选课和自选课,学分不少于11学分。
3、补修课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研究生所在学院安排跟随本科生听课,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并计入学生的成绩单中,但不计学分。
(二)其他培养环节
其他培养环节应修满6学分。
1、开题报告(1学分)
2、学术活动(1学分)
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其中必须有6次以上为本学科的学术报告,并就本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将学术活动记录本和学术报告情况表提交给导师,由导师给出成绩,学院进行汇总后上交研究生学院。
3、外文应用(1学分)
(1)翻译经导师同意后的本学科外文期刊三篇,字数不少于1.5万中文字符;
(2)用外文撰写一篇由导师指定题目,并符合任一外文期刊格式要求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千外文单词。
研究生提交的外文翻译和外文学术论文,由导师给出成绩,学院汇总上交研究生学院。
4、实践锻炼(1学分)
到校外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不少于两个月的实践锻炼,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千字的实践报告,该部分可以在课程学习之后进行(1学分)。
研究生提交的校外实践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学院汇总上交研究生学院。
5、科研工作(1学分)
(1)至少参与一项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参与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
(2)申请省级或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一项。
6、职业生涯规划设计(1学分)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讲座5~8次,以完成个人职业规划设计的评价为考核。
五、培养方式
1、指导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心研究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指导小组要从学术的角度作好研究生的选题、开题、预答辩等工作,起辅导作用。
2、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研究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将研究生培养成为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3、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并积极推进校企(学校与企业)、校研(学校与科研院所)、校校(学校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社科院等)双导师制培养方式。
4、思想政治教育与经常性的政治、形势学习相结合。组织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事政治等,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六、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以研究生特点为本,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倡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习实践基地,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业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过程。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为了高质量完成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实行的阶段性综合评价。中期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开学初完成。具体的考核工作按“黑龙江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实施。
八、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一)科学研究
1、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及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研究生答辩前必须在B级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已被录用)或被 《SCI》、《EI》、《ISTP》、《SSCI》、《CSSCI》、《A&HCI》、《ISHP》收录到的期刊论文或国际会议论文,排名为第一或第二(第一作者应为导师),或被受理的国家发明专利(排名前3名),或被受理的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排名第1名);且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第一单位和申请专利的第一申请人必须是黑龙江科技学院,否则,不得进行硕士论文答辩。
2、硕士研究生入学以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最迟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课题应尽可能结合实际的科研项目,选择对科技发展或经济建设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的题目,并做开题报告。
3、论文工作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向指导小组做论文进度汇报。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听取指导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二)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养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创业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创新性和工作量,要能反映出作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学位论文要概念清晰、分析严谨、数据真实可靠;数据处理要有依据,计算结果正确,对于得出的结论,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论证。
4、学位论文要求文字通顺、简洁、条理清晰、标点符号正确、图表精确、计量单位标准。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应予标明。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简介

2017年09月01日 07:42  

自动化专业是以过程控制、电气自动化及计算机应用为特色的宽领域专业,培养能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控制理论与应用及管理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运行、研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系统学习电工电子、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自动化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实验及仿真、优化能力,毕业后可在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厂矿企业等就业。
黑龙江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工业电气自动化,1997年改为自动化专业,2000年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在省教育厅、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专业建设带头人的带领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建设之初,自动化专业就遵循“以育人为本、以科研为主、以服务社会为纲”的理念,对当前的专业及学科建设思路进行了改革,结合实际确定了“重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战略,旨在建设特色鲜明的自动化专业。
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3人,讲师7人,100%具有硕士学位,博士2人,在读博士3,教师在研究生、本科教学、教学研究、科研、素质教育、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自动化专业自组建以来,在本科、研究生教学、教学研究、科研、素质教育、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人次获校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获“十佳教案”能手称号。参与建设《电气工程实践》国家精品课建设,完成2门校级精品课建设。图1所示为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


几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220篇,SCI、EI检索共15篇,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7项,国家级项目7项,地市级项目11项,并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和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多项,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并有4项科研产品投入生产,部分产品填补省内煤炭行业电气产品空白。
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掌握理论,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内课外贯彻始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实践中心,为实践学习系统提供了硬件条件。使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突出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工程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本专业拥有电机拖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单片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工电子基础等10个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率95%以上,可以完成大纲规定的核心课程实验内容;除此之外,本专业依托电气学院的电气实践基地,对学生在电子工艺、电子工程、电机维修、低压电器设备电气控制、电气CAD制图,ASIC芯片电路设计,PLC基础应用,单片机基础应用等方面进行10周的校内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职业技能,本专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长期与哈尔滨电机厂、九洲电气、三精制药等企事业单位合作,采取认识实习、定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图2所示为学生在PLC工程实践基地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本专业教师组建的电力电子研究所,长期为煤炭行业、石油行业服务,与企业深度合作完成电气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并先后开发了“有源滤波器”、提升机制动器、矿用变频调速系统、采油节能装置,为企业创造了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图3为学生在电力电子研究所进行科研活动。

以电子设计大赛为标志的各类大赛获奖率列省内前3名,外语四级考试一次通过率平均 73.2%,考研率20%以上,就业率始终保持94%左右,进入500强大中型企业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自动化专业人才特色在教学评价和高校建设评估中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同,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图4为学生在大学生创
新实践基地进行科研活动。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

2017年09月01日 07:43  

一、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2开始筹建,2003年获得国家批准成为新办专业,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2011年达到校合格专业,2015年申报成为校级重点专业,现已有8届毕业生。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量理论、仪器设计与测控系统集成技术基础,学习测量、控制和仪器相关的光学、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等理论与技术基础,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工程实践,接受现代测控技术等基础训练,具有测控系统和仪器设计、开发及集成应用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精密仪器与机械、工程光学。
专业主要实践性环节:光电系统综合设计、总线系统综合设计、机电系统综合设计、测控系统综合设计、工程光学综合实验、专业工程实训Ⅰ、专业工程实训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测量理论、测量控制技术、测控系统和仪器分析、设计与集成应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分析和解决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综合应用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等领域知识的能力;
3、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与交流的初步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6、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7、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技术监督部门、仪器仪表行业、嵌入式及物联网行业、计量测试行业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计量、检测、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特色:测控专业以“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高质量素质培养、“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训练及“理论+实践+工程项目设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确立“导师制”人才培养导向,积极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联合及CDIO人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实践再促进理论学习这一循环往复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系统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以考取吉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生为标志,考研率达到15%以上;以签约松下(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就业500强企业的学生达到30%以上,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图1和图2为学生做科研及获奖证书。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简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

2017年09月01日 07:44  

一、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是国家特设专业,是国家根据科技发展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而设立的新专业。该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单机控制与网络控制相结合。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供电技术、控制理论、自动化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培养要求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供电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自动化检测、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智能控制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研、科技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是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交通运输、电力、能源、航空航天、农业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开发、运行等方面的工作。
二、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9名,其中硕士生导师3名,高级职称教师7名,讲师2名;博士3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5人。目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特别是一大批青年教师己成为本专业教学、科研的带头人和骨干。分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学校,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以电气工程与控制理论学科为依托,以省级实验与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平台,拥有“工业控制工程实践基地”、 “控制系统工程实践基地”、和“电力拖动工程实践基地”、“智能控制系统工程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4个(也作为专业实验室),以及10个公用基础实践基地;拥有专业基础“电路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和“数字电子实验室”共3个实验室;校外与黑龙江省自动化研究所、九洲电气等签订校外实践基地;拥有省级精品课和校级精品课各1门,国家级实践教学团队1个,现有在校学生150余人,专业实验室如下图所示。

 

四、专业特色
1、总体培养四结合: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网络控制与现场控制相结合。  
2、专业实验重能力:新模式的专业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专业实验按照能力培养目的分为课程实验(如电机实验、微型计算机技术实验、电力电子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和独立开设的专业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球杆控制实验、平衡球实验)。  
3、知识视野跟前沿:开设反映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的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学科概论选修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学科紧密围绕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和煤矿电气控制及安全监测进行科学研究,并结合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和煤炭行业的技术发展需要,依据控制学科自身的优势、特点, 确定并形成了 “现代矿山电气控制”、“矿山安全监测与控制”、“先进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伺服系统与智能控制” 4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开展工作,先后承担了黑龙江省重点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10 余项,取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二等 2 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获得专利 10 余项,出版专著 2 部等成绩, 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2017年09月01日 14:15  

 一、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0年申请并获批,于2001年设立并开始招生。经过16年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十一五”期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3年成为我校第一个高考一批次招生专业。2003年我校获得了电力传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了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电气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获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该专业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培养方向:该专业设有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两个培养方向。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电网公司、电力建设部门、煤矿能源集团以及与电力生产、电力电子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公司等领域就业,从事研究、设计、技术开发、高校教学、工程应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力系统方向:本方向在学完主干课程的同时,开设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等课程。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电力电子方向:本方向在学完主干课程的同时,开设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力拖动与控制、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运行与监测、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等设计、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一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试验分析、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二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规划、设计、运行、试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行电力系统、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外语国际交流和运用能力;
2、  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路与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4、  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5、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设计、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继续深造的学术水平和素质条件。
二、师资队伍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现有教师35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硕士指导教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青年才俊1人,博士学历7人,硕士及以上比例达到97%。7%。近五年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主持国家、省部级教研课题6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简介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简介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原电选科、电选系、机电系、自动化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创立于1947年,是黑龙江科技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办学70多年来,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和 “立足应用,精准育人”的办学理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以社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为己任,努力提升综合实力。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省级重点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和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4个本科专业;现有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工业控制、工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控制6个专业教研室和1个基础教学部;拥有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和电气工程实践基地23个;现有教师1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1人,博士、在读博士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硕士以上学历比例94.8%。现有省领军人才梯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省级名师、校级名师等,为提高老师的学术水平,近几年来学院除鼓励老师攻读博士外,还送出多名教师到国内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和交流。现有在校硕士生126人,本科生3001人,近10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7100余人。
学术氛围浓厚。近五年来,以东部煤电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依托,积极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完成纵、横向科研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完成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4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
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的“立足应用,精准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工作作风朴实,创新能力突出为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电气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国家教学团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精品课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专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教学硬件设施齐全先进。建设了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工程实践基地及实验室,获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室13个,实践基地10个,有过程控制与检测学科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实验室,学院内设智能检测与控制、测试与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电子和国家级项目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13个研究生工作室,2个学生课外创新基地。
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文体活动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取得丰硕成果。近3年,在具有标志性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外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全国航模大赛、全国武术大赛、国际锦标舞大赛中,获国家一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9项、国家三等奖13项、省一等奖36项、二等奖61项,获奖率位于黑龙江省内院校前列。连续三年获得学校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学校大学生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比赛中屡次获得第一名。
学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涌现出以华润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利辉、煤科院沈阳分院副院长李长录、中标防伪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祥、瑞士资本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尹显峰、烟台东方电子副总裁张国君、投融创赢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波、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黑龙江业务办主任汪伟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