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哈尔滨工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难吗]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群]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考研大纲

学科代码、名称 考 试 科 目
0702物理学
学科方向:11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学科方向:12 原子与分子物理
学科方向:13等离子体物理
学科方向:14凝聚态物理
学科方向:15光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3普通物理(光学50%,电磁学50%)④833量子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物理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一、 全日制招生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名称 考 试 科 目
0702物理学
学科方向:11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学科方向:12 原子与分子物理
学科方向:13等离子体物理
学科方向:14凝聚态物理
学科方向:15光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3普通物理(光学50%,电磁学50%)④833量子力学
 
 
 

 
二、参 考 书 目
代码 考试科目 参 考 书 目 编(著)者 出 版 社
613 普通物理 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 赵凯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OPTICS》(光学) (第四版)(张存林改编) Eugene Hecht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  (第二版) 赵凯华,陈熙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 贾起民,郑永令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 梁灿斌 高等教育出版社
833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 曾谨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习题解答》2009年 修订版 井孝功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经济与管理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全日制招生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名称 考 试 科 目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方向:11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工程
-学科方向:12 大数据科学与工程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48应用统计学 或849经济学原理或 850运筹学
 
1202工商管理
-学科方向:11会计学
-学科方向:12企业管理
-学科方向:13技术经济及管理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48应用统计学 或849经济学原理或 850运筹学
 
1204公共管理
-学科方向:11行政管理
-学科方向:12城市治理
-学科方向:13教育经济与管理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48应用统计学 或849经济学原理或 850运筹学
 
0202应用经济学
-学科方向:11国际贸易学
-学科方向:12金融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48应用统计学 或849经济学原理或 850运筹学
1253 会计硕士
(专业学位)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
0251 金融硕士
(专业学位)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431金融学综合
 
 
▽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学科代码、名称 考 试 科 目
1251工商管理硕士
(专业学位)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无④无
 
 
参 考 书 目
代码 考试科目 参 考 书 目 编(著)者 出 版 社
848 应用统计学 《统计学》(第六版)
 
《应用统计》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著
朱洪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850 运筹学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6版) 胡运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2
《运筹学教程》(第4版) 胡运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
《运筹学习题集》(第4版) 胡运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8
849 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第1版)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7
《微观经济学》(第4版) 黄亚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5
《宏观经济学》(第4版) 黄亚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3
431 金融学综合 金融学(第三版)[货币银行学(第五版)] 黄达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现代金融市场学(第三版) 张亦春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哈工大是我国较早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20世纪20年代就通过院校合并建立了商科,20世纪30至40年代先后建立了商业运输系、运输经济系、东方经济系等专业。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为全国等工科院校开展工程经济教育进行示范教学;1954年建立了“机器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和“动力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两个专业;1955年成立了“工程经济系”,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第一个建立工程经济方面的科系。工程经济系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同时,还受教育部和有关部委的委托,为全国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管理专业师资,为有关部委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使哈工大成为我国工程经济教育的摇篮,为我国管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改名为“管理工程系”。1984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管理学院之一,1986年获得“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哈尔滨建筑大学1980年设立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并组建了“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首批开展建筑管理工程本科教育和建筑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的院校之一,1993年成为我国唯一的建筑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成立哈尔滨建筑大学管理学院。2000年6月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两校的管理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8年3月国际经贸关系学院与管理学院合并组成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年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家通过AMBA国际商学院认证的学院,2017年先后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及AMBA国际商学院再认证。
    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在巩固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应对我国及世界变化的复杂环境,积极探索、发现管理领域新兴的研究问题及方向,在推动我国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若干新的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使得若干研究领域或保持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学院采取人才引进、自主培养和人才共享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有计划地引进海外人才和国内著名大学优秀博士;支持教师海外进修,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聘请海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建立首席学术顾问制度和海外学术院长制度,设立创新人才建设项目,培养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建设起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截止2019年3月,学院有教职工238人,其中专职行政人员96人,教授48人,副教授76人,博士生导师47人,教师博士化率77.6%。
    学院继承和发扬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光荣传统,以“融汇中西文化、创造管理新知、培育社会栋梁、贡献国家发展”的使命为驱动,在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体系和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层次、各种规格的高级管理人才。其中有的在国家部委、省、市的领导岗位上任职,有的成为国内知名的企业家,有的成为全国知名的经济与管理学院、院士和学科带头人。截至2019年3月,在校学生共计3492人,其中:本科生578人,硕士生337人,博士生293人,在站博士后39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202人,工商管理硕士(MBA)1130人,工程硕士157人,公共管理硕士(MPA)455人,其中外国留学生301人。
    今后,经济与管理学院将以建设世界一流、亚洲领先的研究型经济与管理学院为愿景,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不断提升承担管理领域重大项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培养管理领域拔尖人才的能力;把经济与管理学院建设成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有特色的一流管理科学研究、教学平台,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需要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发展建设迅速的高等学府;1954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六所重点院校之一,1984年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15所高校之一,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1999年又跻身于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行列,是以理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哈工大是我国较早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铁路管理、工程经济、东方经济”等专业。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为全国等工科院校开展工程经济教育进行示范教学;1954年建立了“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和“动力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两个专业;1955年成立了“工程经济系”,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第一个建立工程经济方面的科系。工程经济系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同时,还受教育部和有关部委的委托,为全国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管理专业师资,为有关部委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使哈工大成为我国工程经济教育的摇篮,为我国管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改名为“管理工程系”。1984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4所管理学院之一,1986年获得“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哈尔滨建筑大学1980年设立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并组建了“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首批开展建筑管理工程本科教育和建筑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的院校之一,1993年成为我国唯一的建筑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成立哈尔滨建筑大学管理学院。2000年6月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两校的管理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在巩固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应对我国及世界变化的复杂环境,积极探索、发现管理领域新兴的研究问题及方向,在推动我国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若干新的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使得若干研究领域或保持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学院采取人才引进、自主培养和人才共享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有计划地引进海外人才和国内著名大学优秀博士;支持教师海外进修,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聘请海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建立国际化学术顾问制度和学术伙伴制度,设立创新人才建设项目,培养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建设起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截止2009年12月,学院有教师140人,其中教授37人(含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72人,教师博士化率62%以上。
  学院继承和发扬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光荣传统,在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体系和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层次、各种规格的高级管理人才。其中有的在国家部委、省、市的领导岗位上任职,有的成为国内知名的企业家,有的成为全国知名的管理学院、院士和学科带头人。截至2009年12月,在校学生共计3473人,其中:本科生998人,硕士生593人,博士生385人,在站博士后76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195人,工商管理硕士(MBA)570人,公共管理硕士(MPA)299人,工程硕士339人,外国留学生18人。
  今后,管理学院还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打造出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不断提升承担管理领域重大项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培养管理领域拔尖人才的能力;把管理学院建设成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有特色的一流管理科学研究、教学平台,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需要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创建于1994年,目前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共计8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并建有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国家教学示范中心、稀土材料工程中心等教学与研究机构。拥有“光学”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理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各类学生近2000人。
  理学院承担着全校六分之一以上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是学校强化基础教育教学的依靠力量。历史上曾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教学名师,如物理的洪晶教授、皮明嘉教授、刘亦铭教授,数学的吴从忻教授、崔明根教授、王开铸教授、化学学科的周定教授、王纪三教授、胡信国教授、韦永德教授等等。
  理学院作为学校理科建设主要依托,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资助项目数量稳步增长,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多项。近年来,理学院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全校的1/4左右,其中高水平论文数量占全校的1/2左右。另据2009年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本学科指标数据库(ESI)统计结果,我校物理、化学学科都进入了世界前1%行列。
  近年来,理学院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大学的相应学院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经常性地邀请一大批国外学者来校讲学。学生的联合培养项目不断增多,每年有40多人次出国交流学习。
  从2011年开始,理学院各专业招收的学生全部按“本—硕”连读方式培养,对优秀学生(前50%)实施“本—硕—博”连读方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