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 [广西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西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西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大学考研群] [广西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西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广西大学研究生辅导] [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与其他专业合并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998年开始招收“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研究生,2003年以机械电子为主要方向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广西“十五”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建设立项。2013年重新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招生。
v2007年作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方向之一获得广西优质专业
v2010年作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方向之一获国家级特色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学制为4年制。
三、专业主干课程
学习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数控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
四、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领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以及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有关管理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广西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为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专业,始建于1933年。2012年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更名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硕士授权点。本专业依托广西大学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时在校企行之间建立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和良性的互动,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的优质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构建了优秀的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近年获得的质量工程项目:
²2018—2020年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
² 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² 2016年度进入“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自治区优质本科专业
²2015年作为核心专业入选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
²2014年获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
² 2010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能主动适应广西和国家建设及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毕业后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研究、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具体分解如下:
目标1: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作实践;
目标2:具备解决机械产品及生产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运作管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
目标3: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能承担一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目标4:勤恳朴诚,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了解工程职业/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3,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目标5:具备终身求知的精神和持续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2 掌握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3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4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将其与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等知识相结合,综合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语言对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描述。
2.2 能够运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问题进行分析和表达。
2.3 能够针对机械系统,选择、建立适当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严谨的推理,给出解答。
2.4能够通过文献查阅、分析、实践,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环节(要素)等进行分析鉴别,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对机械系统、产品、部件或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等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开发符合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对机械系统、产品、部件或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相应的设计内容和技术路线。
3.2 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原理、结构、工艺路线等方面的类比、改进或集成等方式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3能够对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参数的设计计算,完成机械系统、产品、部件或工艺规程的设计。
3.4 能够用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软件、模型等形式,呈现设计/开发结果。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检索和调研,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研究计划。
4.2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系统,并能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4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通过综合评价,给出关于描述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和掌握现代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所需的工具及方法。
5.2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工具,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恰当的技术和工具,对其进行建模、模拟和预测,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其结论,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机械工程专业科技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将相关理念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及运行的全过程,并能从技术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对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合理性评价。
6.1 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分析和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能理解工程科技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 在工程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勤恳朴诚,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8.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
8.3理解工程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影响,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正确理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9.2 能够完成在多学科背景团队中所承担的任务。
9.3 能够合理进行项目的任务分解和计划实施,并具备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10.沟通:具备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沟通和交流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就机械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能够利用工程图纸、设计报告、软件、模型等载体,或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面向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就技术或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10.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能熟练阅读和翻译机械专业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献,具备一定的口语交流能力。
10.4了解不同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机械产品开发所涉及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了解机械工程相关的工程标准,理解机械工程项目的多学科特性,理解管理在工程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11.2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工程活动中的基本经济决策方法。
11.3能够在具有多学科环境属性的复杂机械产品开发中开展项目进度管理、任务管理等。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正确认识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工程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学制为4年制。
四、专业主干课程
该专业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数值分析、普通化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子电工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热流体、互换性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传动、数控加工与编程、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计算机集成制造、生产系统信息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虚拟样机技术等。
五、毕业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及优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及优化、生产质量控制、生产系统信息化管理以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以继续升学深造,从事机械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部门 | 人员(职务) | 联系电话 | 邮箱 |
行政办公室 | 周九波(主任) | 0771-3232294 | jxxzb@gxu.edu.cn |
林 梅(教授行政助理) | |||
刘 曦(教授行政助理) | |||
邓新平(教授行政助理) | |||
任立昭(教授行政助理) | |||
包家福(教授行政助理) | |||
黄忠元(教授行政助理) | |||
本科教学办公室 | 黄 江(教学秘书) | 0771-3272111 | jxxyjxb@126.com |
卢翠英(教务员) | |||
黎雯丽(教务员) | |||
研究生办公室 | 杨春兰(研究生秘书) | 0771-3234980 | xdjx3234980@163.com |
李 莉(工作人员) | |||
刘舒丽(工作人员) | |||
科研办公室 | 邓耀国 (科研秘书) | ||
专职组织员办公室 | 罗 廉(组织员) | 0771-3271803 | |
彭程程(组织员) | |||
学工组办公室 | 程 锐(团委书记) | 0771-3232859 | |
黄雪雯(专职辅导员) | |||
何云信(专职辅导员) | |||
郑 东(专职辅导员) | |||
覃海英(专职辅导员) | |||
罗伟文(专职辅导员) | |||
黎良新(专职辅导员) | |||
王艳(专职辅导员) | |||
蒋雪冰(专职辅导员) |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队伍介绍
机械制造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陈远玲(硕导) 胡映宁(博导) 龙 雨(博导) 麻芳兰(硕导) 尤 晖(博导)
副教授/副研究员:
邓建新(硕导) 胡珊珊(硕导) 林 琳(硕导) 林勇传(硕导)
助理教授/讲师:
陈远汾(硕导) 李漫天 李先旺 任晓智 王 勇
机械电子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陈 琳(博导) 黄振峰(硕导) 李 俚(硕导) 林义忠(硕导) 毛汉领(博导)
蒙艳玫(博导) 莫以为(硕导) 潘海鸿(博导) 朱江新(硕导)
副教授/副研究员:
董海涛(硕导) 李欣欣(硕导) 马俊燕(硕导) 韦进文(硕导)
助理教授/讲师:
吴振勇(讲师)
机械设计系
教授/研究员:
蔡敢为(博导) 陈家权 李兆军(博导) 王汝贵(博导) 郑战光(博导)
副教授/副研究员:
丁 江(硕导) 李小周 王 湘 温 芳(硕导) 谢红梅 杨旭娟(硕导) 周晓蓉(硕导)
助理教授/讲师:
宋咏春 徐敬彭
车辆工程系
教授/研究员:
贺德强(博导) 黄 伟 (博导)
副教授/副研究员:
黄亦其(硕导) 李岩舟(硕导) 陆静平(硕导) 覃频频(硕导) 杨 望(硕导)
助理教授/讲师:
黄俊明 黎培辉 杨 蓉(硕导)
能源与动力工程
教授/研究员:
黄豪中(博导) 卫立夏(博导) 卢 苇(博导、硕导) 黄惠兰(硕导) 林清宇(硕导)
黄福川(硕导)
副教授/副研究员:
潘明章(硕导) 欧阳天成(硕导) 莫春兰(硕导) 陈春香(硕导) 李会芬(硕导)
袁荣华 黄世钊
助理教授/讲师:
冯振飞(硕导) 李昌铮(硕导) 陈彦君(硕导) 黄晓冬 莫海俊
制图教研室
教授/研究员:
蒲明辉(硕导)
副教授/副研究员:
李 竞(硕导) 苏文桂(硕导) 李海平 罗丛敏 官倩宁 尹翠君 唐 宾
助理教授/讲师:
陈继清(硕导) 赖 晓(硕导) 卢煜海 蓝淑渊
实验教学中心
教授/教授级高工:
张铁异(硕导) 肖利英
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韦超毅(硕导) 温洁明 陈 渊 邓敏和 黎毓鹏 覃爱梅 冯 喆 黄炳琼 唐治宏 姚起宏
实验师/工程师:
董 振 谢炳光 曹晓中 冯钏山 韦 锦 付 兵 陆冠成 郑 贤 韦 为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介绍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33年的广西大学机械系。1981年全国第一批获得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点,1997年由原广西大学机械系(始建于1933年)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合并成立,是广西大学最大的工科院系之一。2018年学院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经过八十七年的发展,学院形成了“团结奋进、严谨治学、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优良院风和自己的学科优势、办学特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博士生导师18人,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41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57人,拥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八桂学者、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广西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着力凝练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微纳米工程等五个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2017年和2019年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1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机械工程),1个国家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学院研究特色突出,亚热带特色农业智能装备创新平台涵盖亚热带特色农业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亚热带特色农业机械装备创新设计平和和高端装备精密制造工艺与产品质量控制平台等三个平台。
2019年,学院老师主持的项目获广西科技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资格(公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得2019年自治区一流本科建设资格(公示),四位老师获得区级一流课程建设推荐。2019年学院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一人荣获2019年度广西教学名师。
学院坚持以提升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学、研、产相结合的科研格局。学院教学实验用房共计8859平方米,设备总值7656万元,拥有加工中心、激光加工机床、3D打印机、机器人系统等仪器设备4872台套。
学院的学生科技创新特色突出,在国家级创新类设计大赛项目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7项(其中一等奖12项),学生作品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先后两名本科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奖。2010年以来,本科生活的国家级学科竞赛奖45项,自治区级学科竞赛奖334项,总1000多人获奖。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考研招生联系方式
李老师 0771-323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