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甘肃政法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甘肃政法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甘肃政法大学考研难吗]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甘肃政法大学考研群]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辅导] [甘肃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公共管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5200)

一、培养目标、规格和特色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利他使群”的专业价值观,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技能,兼备法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伦理、社工精神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能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社区中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社会治理和社会工作研究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素养。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3.树立正确的社会工作理念,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务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能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项目运营和组织管理能力。
5.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
(三)特色方向
本学位点分为两个特色方向:
方向一:司法社会工作
本方向重点培养研究生为社区矫正对象、禁毒戒毒人员及罪错青少年等群体提供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以提升服务对象自我机能、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等的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方向二:社区发展与社区治理
本方向重点培养研究生在社区问题与居民需求评估、社区项目的设计与规划,社区组织培育及居民动员、社区资源整合与链接,以及社会政策资源输送及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对象
一般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三、学习方式及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期限不超过6年。
四、培养工作
(一)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
2.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实务课程要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
3.重视实习环节。要求学生至少有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发挥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的双重作用,提高实习教学水平。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
(二)课程结构与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8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公共学位课3门共6学分,占总学分的15.8%;学科基础课5门共10学分,占总学分的26.3%;学科专业课2门4学分,限选4学分,占总学分的10.5%),非学位课15门共31学分,限选9学分,占总学分的29.1%,(选择社区发展与社区治理方向和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的必须选择其方向限选课程三门6学分,其他3学分可以任选)。必修环节9学分(包括社会工作前沿专题1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6学分,占总学分的23.7%)。
跨专业入学和同等学力人员须补修与专业有关的3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须参加考试且成绩合格,无成绩或成绩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三)中期考核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由培养单位参照《甘肃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试行)》统一组织。
(四)实习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聘请实务部门专家作为实务导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听专题讲座不少于12次,并积极深入司法机构进行见习实习(包括庭审观摩和司法专题调研)。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实习实践不少于700小时,跨专业入学和同等学力人员实习实践不少于800小时,6学分。
1.实习方式
课程同步实习与机构集中实习相结合。
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为分散见习与实习,总时间不低于100小时,熟悉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方法、技能、技巧,探访机构、参与项目等。
第二学期结束时安排暑期专业实习,暑期实习采用集中实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学校理论导师与机构督导的共同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社会工作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机构实务实习,寻找学位论文选题和做好选题准备,总时间不低于200小时。暑期实习结束之后,第三学期开学两周内返校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第三学期第三周开始,继续进行集中实习。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个小组工作或社区服务项目的策划,或参与体验一个个案工作的服务过程,总时间不少于500小时。同时进行学位论文写作。
第三学期结束之前两周,专业实习结束,返校进行毕业实习总结,并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2.实习督导
实习督导由学校督导与机构督导组成。
学校督导由理论导师担任,负责协调学校、机构与学生三方面实习目标与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每位督导指导学生人数为5-8人,在每阶段督导次数不少于三次,督导方式分为个别督导与团体督导。
机构督导,由机构主管或资深实务工作者担任,采取个别或团体督导方式,每周至少一次。
3.实习作业
①实习计划一份。
②实习日志(周志)或实习内容记录。
③实习总结报告。
④完成社会工作典型服务案例一个。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在双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参照《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SW)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甘肃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试行)》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位论文选题应该与社会工作相关;涉及社会工作实务和理论、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政策的某个议题,或侧重司法社会工作方向;要有明确社会工作背景和实用价值。
2.学位论文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实务研究、项目研究和政策研究。
3.学位论文的学术标准:论文应体现学位申请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相关服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位论文的字数,正文字数在2.5万以上。
5.学位论文评阅与审核:学位申请人的申请被批准后,学位论文必须由两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名校外专家或学者,两名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均为合格及以上者,申请人方能参加答辩。专家评阅均以“盲审”方式进行。
6.学位论文答辩:攻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成员应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社会工作实务部门的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成员半数以上投赞成票的,答辩方为通过。
五、学位授予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学分不低于38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其他事宜按《甘肃政法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相关说明
本培养方案参照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甘肃政法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


附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及学时 备 注
1 2 3 4



学位


 
公 共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必 修
形势政策和学术道德规范 18 1       必 修
研究生英语 54 3       必 修
学 科
基础课
社会工作理论 36 2       必 修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36 2       必 修
社会工作伦理 36 2       必 修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36 2       必 修
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36 2       必 修
学 科
专业课
社区发展与社会治理 36 2       限 选
司法社会工作 36 2       限 选
非学位课 学科
方向课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 36 2       社区发展与社会治理限选
社区活动策划与服务 36 2      
社会组织运营与管理 36 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 36 2       司法社会工作限选
禁毒社会工作 36 2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 36 2      
学 科
选修课
 
民族社会工作 36 2       任 选
社会统计分析 36 2       任 选
社区管理实务 36 2       任 选
危机干预 36 2       任 选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36 2       任 选
公共管理专题 36 2       任 选
刑事诉讼法原理 54 3       任 选
犯罪学 54 3       任 选
婚姻家庭法专题 18 1       任 选
必修环节 社会工作前沿专题讲座   1 必 修
学位论文   2    
专业实习   6  
补修课 社会工作导论 一般不单独开课,跟随本科生课程学习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即可,无成绩或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跨学科必 修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介绍

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2010年8月,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学校进行了学科调整与优化,在原法学院和管理学院基础上组建了公共管理学院。  
建院以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院师生,秉持“为学为公、至正至新”的院训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过八年的努力使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学院有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4个本科专业,1个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法学、公共管理学两大学科。其中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3个专业为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713名,硕士研究生65名。2015年学院发起成立了甘肃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6年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百校对口扶贫计划”,2018年《社区工作》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019年《基于哲寻公共管理实训平台的<电子政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和《公共管理互动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项目第二批立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院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品德高尚、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人,专职行政和教辅人员4人。有教授3人、副教授24人,讲师13人,助教1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9%;博士10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24人。教师学缘结构良好,分别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另外,学院从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聘请40余名实务教师,组成“双师型”教学团队。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发展后劲足的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教师获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近40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按照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定位,建立了由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制定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开放式办学”,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构筑联合培养机制,建立38家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学院全力打造三大实践育人平台,致力培养具有法治信仰、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凝聚师生力量方面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学院团委举办的全省高校社会工作知识竞赛、公益创客大赛、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提案大赛、模拟公务员考试大读书季、宿舍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为同学们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广阔舞台。2015-2017年,学院党委和团委分别被授予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继续秉持“为学为公,至正至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根本,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为如期建成甘肃政法大学作出贡献。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公共管理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601383
  邮箱:zfyzb@gsli.edu.cn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8月。是在原法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个崭新的学院。学院现有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管理4个本科专业,下设4个教研室,即社会工作教研室、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和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设有社会管理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服务中心和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在校学生640多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专任教师23人,专职行政和教辅人员4人。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高职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6.1%;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教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贵州大学等院校,学缘结构比较合理,且有着较好的学术背景,全院教师平均年龄33.2岁。另外,学院从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聘请实务教师20多名,组成了“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结构比较合理、理论功底比较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本院教师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和成果2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并推行“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管理,增强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责任性,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入推进“开放式办学”,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011届共有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79名。9名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其中,7名被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85”、“211”大学录取,考研率为11.4%。22名毕业生进入紫金矿业、方大碳素、中化二建等全球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另有多名毕业生赴基层从事公益事业,投入地方公共事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