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考研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教育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院 长:020-38256205
办公室:020-38256632
传 真:020-38256060
邮 编:510665
地 址:广州市中山大道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3栋(学校医务室楼上)305室
邮 箱:gjssp@gpnu.edu.cn
培训费用汇款账号(转账/电汇)
户 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市天河工业园支行
账 号:44001470513050317023
请留意:汇款时请注明“培训班名称和付款者姓名”。汇款后请将汇款回执传真至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传真电话:020-38256060,并注明相应培训班班主任收。
来校乘车路线
(一)从广州火车站出发
Ø 公 交:乘坐B2或B2A路公交车至“学院站”下车。
Ø 出租车:约45元左右。
(二)从广州火车东站出发
Ø 公 交:乘坐B20 或B17路公交车至“学院站”下车。
Ø 出租车:约25元左右。
(三)从广州火车南站出发
Ø 地铁->公交:乘坐地铁2号线从广州南站到公园前站转地铁1号线(往广州东站方向),到体育西路站下,从E出口往“体育中心”BRT公交站往夏园方向转任何一路经过“学院站”的快速公交车至“学院站”下车即到。
Ø 出租车:约100元左右。
(四)从天河客运站出发
Ø 公 交:乘坐B12路公交车至“学院站”下车。
Ø 出租车:约40元左右。
(五)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
Ø 地铁->公交:在乘坐地铁3号线(火车东站方向)至体育西路站下车,从E出口往“体育中心”BRT公交站转任何一路经过“学院站”的快速公交车至“学院站”下车即到。
Ø 空港快线->出租车:乘坐空港快线二号B线到终点站天河区粤海酒店(华南师范大学),再转坐出租车(约15元)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业中心。
Ø 出租车:约150元左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的介绍

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20171月,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师资培训中心与继续教育学院整合成立,是学校开展职业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成人高等教育的统一管理机构与办学实体。
学院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学校“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依托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和良好师资,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训与成人高等教育工作。
作为全国最先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专业基地之一,学院自2001年起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先后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中心”、“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等。采用“基地培训”、“送教上门”、“订单式培训”、“‘集训-自修-研讨’三段式培训”和“培训与技能考证相结合”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最大程度满足职教教师和管理人员学习需求。至20178,成功举办了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班13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的校长、管理人员及专业骨干教师60,000多人次。
作为广东省较早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的院校之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始于1982年,以业余函授等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从2010年开始,又作为广东省自学考试的主考学校之一,开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电气化技术以及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等本、专科专业的自考招生。现有在读各类成教生19000多名。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拓宽继续教育办学思路,积极开展成人本科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拓远程教育,扩大职教师资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规模。通过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树立培训品牌,为广东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293号校本部第一教学楼10楼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网址: www.gpnu.edu.cn
电话:020-38265465; 020-38256908; 020-37256576
传真:020-38256576
邮编:510665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逐渐形成一支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2人,硕士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85.7%,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4人。
近五年来,专任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底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8、2019年研究课题连获审批广州市社科规划立项,其中《广州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多元文化背景外籍人士管理策略研究》为学校首个广州市社科规划智库类项目,《来穗与出国留学生传播广州城市国际形象策略研究》为一般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横向项目7项,出版专著1本,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介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从2000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2009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9年1月改为现名。主要从事来华留学生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涉外教育工作。学院先后招收和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50多个国家的3000千多名来华留学生,目前,在校生380人,其中学历生人占比80%。自2013年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开设以来,先后287名学生荣获该奖项,连年位居广东高校第7位。
学院自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以学校优势学科为依托,以全英文授课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和语言生教育并举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国际商务、金融学、工商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和教育学硕士专业。其中教育学硕士是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教学教育学硕士专业。
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逐渐形成一支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2人,硕士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85.7%,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4人。
近五年来,专任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底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8、2019年研究课题连获审批广州市社科规划立项,其中《广州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多元文化背景外籍人士管理策略研究》为学校首个广州市社科规划智库类项目,《来穗与出国留学生传播广州城市国际形象策略研究》为一般项目;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横向项目7项,出版专著1本,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
经过多年努力,国际教育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发展,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化人才”的办学定位,努力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学校的国际化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导师张进


  张进,男,硕士研究生,教授,工业中心副主任,1960年2月生,1977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在浙江大学就读本科,1995年在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先后在电子工业部767厂设计所、新疆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作。2004年初,作为职业教育高级访问学者被派往德国交流考察。 张进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和电子技术应用。

  近五年来,主持并完成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一项、参加并完成广东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一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研)。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被ISTP收录,4篇被EI收录);出版著作和教材4部。 张进教授先后主讲《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教育电声系统》、《电子线路》、《计算机软件基础》《PASCAL语言》、《电子测量》、《电视机原理》、《线性电路网络分析》、《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基础》等二十多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实验课程,多次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他所参加的教学研究项目《从虚拟演练到项目实训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获得200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TEL: 020-38256308 E-MAIL: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导师王川


  王川同志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史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高教职教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比较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教师教育。
  目前是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政策与法制建设咨询专家、广东省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领域撰写过60余篇论文和文章,其中“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之比较”、“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核心””、“改制学校与义务教育”、“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属性”、“广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及分析”、“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等文章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次提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技能训练”,文章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3本专著、6本合著、1本译著(合译);参加省级以上课题3项,其中任课题负责人1项,目前在研课题是:广州市“十一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广州市课题),完成过横向课题5项。
  曾经为本科生先后开设过“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职业教育学”等课程,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普通话标准流利,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教学效果良好,广受学生欢迎和同行肯定。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导师任平


  任平, 男,湖北荆州人 ,出生于1963年10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前教育系副主任。1991-1994年就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从王道俊先生、郭文安先生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从我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石鸥教授,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9月??2007年8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课程国际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师从著名课程理论家[美]威廉 F?派纳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病理学、课程论和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现已公开发表《不能忽视和懈怠的主题:课程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5期 、《教师专业化的病理诊断与对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知识准入》《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第11期、《学术自由,一流大学的利器》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年8期 2006年10月11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转载、《对农村教育现状的理性审视》《教育探索》2007年6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教育作为的反思》《职业技术教育》2006?25教科版总第479期 、《真假个人本位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教育病理研究理论探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7期、《职业教育的虚热现象透析》《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6期 、《新课程改革的再概念化》《中国教师》2007年2期、《学生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6年第11期等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职业教育学》等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高等教育中的妇女参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等课题项目多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导师赵士滨


  赵士滨1947年出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工业实训中心主任。1998年受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范院校曾宪梓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教师等三个全国性的奖项。任教育部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劳动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学术方面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委(国家一级学会核心刊物)。
  赵士滨教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主讲省级重点课程《多媒体技术》, 每年直接面向本、专科的课堂教学工作不少于450学时。主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实施,主持《工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他注重教学改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现代教育观念。近年来,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导向法”,以大信息量、新技术开展教学,设计交互式课件,制作电子教案,建立网络课程,网上提交作业,与学生开展网上交流答疑,使用英文原版优秀教材,使主讲的课程成为现代教育的“立体课程”。
  赵士滨教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承担广东省 151工程《电气工程专业资源库》的课题。出版著作、教材13部,论文多篇。教学改革项目《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和《从虚拟演练到项目实训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两个项目分别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排名第一),制作的《计算机网络》等光盘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省优秀教学课件奖。
  帮助青年教师组成团队,共同建设“虚拟教学资源中心”,为学生提供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自学辅导。指导青年教师编写两套(14本)教材出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导师罗海鸥


  罗海鸥研究员,男,中共党员,1960年10月生,广东梅县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硕士、博士。曾任嘉应大学校办主任、副校长;嘉应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广东艺术师范学校校长;2003年4月至今,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兼任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从事高等教育、大学德育与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教学。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5项,已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高教探索》和《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个人和合作专著5本。曾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第三次高等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科研奖励以及“南粤优秀校长”等称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