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 专业:
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
复旦大学720量子力学考研资料
优惠价:¥78
¥120
1
|
|
复旦大学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考研真题资料
优惠价:¥28
¥88
1
|
|
复旦大学727生物化学考研真题资料
优惠价:¥158
¥198
1
|
|
复旦大学836普通物理考研资料
优惠价:¥48
¥80
1
|
|
复旦大学837有机化学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优惠价:¥278
¥560
1
|
|
复旦大学838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优惠价:¥358
¥488
1
|
|
复旦大学87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优惠价:¥108
¥180
1
|
Add复旦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复旦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复旦大学考研难吗]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排名] [复旦大学考研群] [复旦大学研究生学费] [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化学系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复旦大学化学系的联系方式
复旦大学化学系的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化学楼
邮编:200438
电话:86-21-31242791
复旦大学化学系化学工程领域的介绍
化学工程领域
复旦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26年。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时,原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及震旦大学七校化学系合并成复旦大学化学系。化学系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化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个二级学科均为博士点和硕士点。2002和2003年,化学生物学和应用化学分别设立博士点。
化学一级学科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二期)建设计划。建有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创新科学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化学系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08人,行政管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51人。有正高级职称 46人(博士生导师 46人),副高级职称的41人,中级职称5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5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
化学系的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突出创新,兼顾基础和应用,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上海市及各部委的重要科研任务,是国家“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单位。近年来化学系已拥有了价值上千万元的各种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为物质的痕量检测与结构表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化学系招收工程硕士,为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并得到良好的训练,努力使学员成为化学工程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
复习大纲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专业课程
开题报告 >> 化学工艺与化学产品标准化 >> 化学专业英语
选题择师 >> 新型化学电池 >> 高等仪器分析
上课请假表 >> 精细有机化学 >> 高等有机合成
文献汇报考核 >> 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 药物合成化学
外听报告证明 >> 工业催化 >> 新催化材料
中期考核 1 2 >> 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 生物分子电分析化学
学位论文答辩预审 >> 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 高能电源化学
>> 废气与废水的分析及处理 >> 无机新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功能材料 >> XPS技术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一级学科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二期)建设计划。建有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创新科学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化学系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08人,行政管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51人。有正高级职称 46人(博士生导师 46人),副高级职称的41人,中级职称5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5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
化学系的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突出创新,兼顾基础和应用,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上海市及各部委的重要科研任务,是国家“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单位。近年来化学系已拥有了价值上千万元的各种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为物质的痕量检测与结构表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化学系招收工程硕士,为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并得到良好的训练,努力使学员成为化学工程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
复习大纲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专业课程
开题报告 >> 化学工艺与化学产品标准化 >> 化学专业英语
选题择师 >> 新型化学电池 >> 高等仪器分析
上课请假表 >> 精细有机化学 >> 高等有机合成
文献汇报考核 >> 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 药物合成化学
外听报告证明 >> 工业催化 >> 新催化材料
中期考核 1 2 >> 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 生物分子电分析化学
学位论文答辩预审 >> 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 高能电源化学
>> 废气与废水的分析及处理 >> 无机新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功能材料 >> XPS技术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化学系的介绍
复旦大学化学系简介
复旦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原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与复旦大学七校的化学系合并,成为今日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历经九十年,复旦大学化学系已成为我国培养一流化学人才和开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化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复旦大学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化学系的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系内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二级学科,以及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化学系为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成员单位,并建有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蛋白质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手性药物工业不对称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作为主要力量建立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生命医学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拥有各类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约1.8万平方米。2019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化学专业排名28位,2019 US News全球化学专业排名30位。据2019年1月的ESI统计,复旦化学学科论文总引次数全球位列第41名,篇均引文数位居全国第一。
化学系现有在职教职工186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行政管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46人。正高级职称72人,副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44人。有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1人。
化学系是我国最早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本科教育设有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读本科生约400人,研究生约600人,另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后人员。近年来,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开设的160门本科课程中,《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等专业课程为国家级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另有《化学与人类》等具广泛影响的优秀公共类课程;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首批全国教学优秀团队;编著的一系列新教材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在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有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项特等奖和1项一等奖。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基础知识和优良实验作风的优秀毕业生,赢得了社会高度评价。1952年至今培养了本科生7800余名、硕士1350余名、博士750余名,其中在化学系工作或学习、进修过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近30位。
化学系十分重视科研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兼顾的传统。近年来,以能源材料化学与生命健康化学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展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2010年至今,共承担国家和有关部门科研项目940余项,获各类经费累计8.34亿元,发表科研论文约3145篇。2018年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论文26篇。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和各部委自然科学一等奖8项、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项、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项等,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次。
伴随着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化学系积极扩大国际影响,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美国UC Berkeley、UC Santa Barbara、法国巴黎高科等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模式,本科学生国外交流每年近百人次;赵东元、麻生明等教授或担任国内外重要杂志的主编等职务,或在国际学术团体和重要国际会议中担任重要职务;化学系先后主办了一系列大型和双边国际会议,国外大学教授来化学系讲学和授课的比例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风云际会,斗转星移,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的今天;我们将加倍努力,建设更加灿烂的明天!
化学系现有在职教职工186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行政管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46人。正高级职称72人,副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44人。有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1人。
化学系是我国最早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本科教育设有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读本科生约400人,研究生约600人,另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后人员。近年来,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开设的160门本科课程中,《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等专业课程为国家级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另有《化学与人类》等具广泛影响的优秀公共类课程;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首批全国教学优秀团队;编著的一系列新教材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在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有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项特等奖和1项一等奖。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基础知识和优良实验作风的优秀毕业生,赢得了社会高度评价。1952年至今培养了本科生7800余名、硕士1350余名、博士750余名,其中在化学系工作或学习、进修过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近30位。
化学系十分重视科研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兼顾的传统。近年来,以能源材料化学与生命健康化学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展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2010年至今,共承担国家和有关部门科研项目940余项,获各类经费累计8.34亿元,发表科研论文约3145篇。2018年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论文26篇。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和各部委自然科学一等奖8项、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项、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项等,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次。
伴随着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化学系积极扩大国际影响,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美国UC Berkeley、UC Santa Barbara、法国巴黎高科等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模式,本科学生国外交流每年近百人次;赵东元、麻生明等教授或担任国内外重要杂志的主编等职务,或在国际学术团体和重要国际会议中担任重要职务;化学系先后主办了一系列大型和双边国际会议,国外大学教授来化学系讲学和授课的比例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风云际会,斗转星移,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的今天;我们将加倍努力,建设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