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Ad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微信
研究生为你免费答疑

【21/22考研群,请加入】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牌专业排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难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学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奖学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辅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能源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师资简介

      能源学院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和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学识渊博的老教授,又有一批积极进取的中青年骨干。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导师17人),副教授15人,讲师14人,实验技术与管理教师8人。另外,有退休后返聘教授(博导)7人和兼职教授8人。教师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并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留学或进修过,其中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进入原地质矿产部跨世纪人才计划的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1人当选首届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为国家863评审专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简介

能源学院简介
能源学院学院始建于1952年中国地质大学建校之初,其前身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系、可燃矿产系、地质勘探系、能源地质系等演变,是我国能源勘探开发领域高级人才的摇篮。
 
能源学院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科点3个、硕士学科点5个和本科专业2个,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方向)为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2012年起,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展“2+2”联合办学,并启动石油工程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国家专业综合改革。
 
能源学院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和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学识渊博的老教授,又有一批积极进取的中青年骨干。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导师17人),副教授15人,讲师14人,实验技术与管理教师8人。另外,有退休后返聘教授(博导)7人和兼职教授8人。教师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并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留学或进修过,其中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进入原地质矿产部跨世纪人才计划的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1人当选首届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为国家863评审专家。
 
能源学院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不断追踪世界学科发展动态,立于国内学科发展前缘。围绕着沉积盆地煤、油、气地质勘探与开发,形成了多个特色明显、处于国内前缘地位的研究领域,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构造分析、含油气盆地分析、煤与煤层气地质学、油气成藏动力学、储层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页岩气地质勘探与开发等。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165项。近5年来,各项科研经费3亿多元,1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出版专著教材15部,发表论文500多篇(SCI论文70余篇),举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
 
能源学院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条件和实验设施,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参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能源教学实验中心拥有7个实验分室:能源基础室、有机地球化学室、沉积岩石学实验室、油层物理实验室、数值模拟实验室、油气田开发实验室、能源信息分析室。能源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拥有比较完整与配套、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颇有研究价值的实验标本,除了支撑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研究生论文外,还可为相关科研课题提供服务。2009年,能源实验教学实验中心获批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获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能源学院始终根据学科发展和生产实践需要,结合学院教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不断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2008年,我院2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专业建设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石油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09年,“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石油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地质与工程)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石油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辽河油田产学研基地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我院《多元油气勘探开发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在6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暑期夏令营推免活动招生简章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相关专业院校大三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园风貌及办学特色,选拔优秀大学生攻读我院硕士研究生,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更为深入地体会能源学院的学科优势及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方向,构建优秀大学生与我院相互了解与沟通的重要平台,特举办2018校外优秀大三学生暑期夏令营。进一步促进“矿产普查与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等学科的知识普及与交流,帮助优秀大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群的发展前沿与动态,为有志于免试攻读或统考报考我院的优秀大学生提供咨询。
二、举办时间与安排
三、营员选拔条件
1、石油、地质、矿业类及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及相近专业的三年级优秀本科生;
2、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学习刻苦,诚实守信,无考试作弊等不良学术记录,未受过任何处分。
3、营员规模50人,根据报名情况择优选录。
4、入营要求:
(1)每位学员必须全程参加活动;
(2)参加夏令营期间,所有学员需遵守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交通及活动的安全;
(3)报到时请务必携带以下资料:
a.个人陈述1份;
b.专家推荐信1份(见附件),即需要1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推荐;
c.加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
d.加盖院系公章的专业排名;
e.获奖证书复印件1份;
f.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成绩、或GRE/GMAT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复印件1份;
g.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
h.请带1张1寸本人证件照片,用于办理学员证;
i.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以便安排住宿,正式学员免交住宿费。
四、相关事项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6月27日17:00时截止。
2、营员名单确认时间:6月28日17:00时前,正式通知选录结果。
3、9月份成功推免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届时凭车票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活动期间的食宿费用由举办方承担,住宿限6.29、6.30两晚;
4、参加夏令营期间,所有营员需遵守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交通及活动的安全;
5、本活动方案的解释权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五、报名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武文涛、王曦麟
报名邮箱:874370719@qq.com
联系电话:18110074206 15501259651
六、录取说明
夏令营结束后,综合考虑学员的表现,能在本科学校获得推免资格者,确定为拟录取研究生;未能获得本科学校推免资格者,如果在2019年研究生考试中成绩达到国家及学校录取分数线,同等情况下,可优先录取。
七、能源学院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和能源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业教师60人(教授24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实验技术与管理教师8人。在师资队伍中,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1人当选首届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名青年教师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4人获得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1人获得国土部领军人才、2人获得北京市英才计划。
能源学院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科点、5个硕士学科点和2个本科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方向)为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为国家创新人才示范基地。近五年来,各类在校学生数量保持在1350-1400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近于1:1。
能源学院承担了国家“一流学科”工程和“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及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近5年来,实现科研经费4.3亿元,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SCI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1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举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7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导师李克文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博导介绍:李克文
  李克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
  历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地热研究所经理、长江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CNPC石勘院油层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曾任SPE REE杂志(为石油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杂志)副主编、SCA技术委员会委员,目前还担任《国际石油科学与技术》(IJPST)杂志理事以及SPEJ杂志、《多孔介质渗流》(TIPM)、JPSE、《Energy and Fuels》等五个国际专业期刊的技术编辑,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34篇、EI收录论文62篇,专著两本,并拥有两项专利。1995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获得国际岩心分析协会(SCA)授予的终身会员奖、2003年荣获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杰出编辑奖、2002、2005及2006年三次荣获国际地热协会(GRC)最佳论文奖。
  李克文教授是国际上从事气润湿反转技术研究工作的学术创始人和油田中低温伴生地热发电领域的知名专家,提出了通过气润湿反转技术减少钻完井伤害、堵水、改善酸化压裂效果、提高低渗透气藏及凝析油气藏产量的新方法。在油气藏生产动态预测方面,建立了基于流体流动规律的产量预测新方法,有关公式以李克文教授的名字命名。在多孔介质中多相流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全流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分类的新方法,解决了用渗透率作为分类依据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低渗透、特低渗透裂缝性储层岩石的描述方面,建立了新的孔隙大小 分布和毛管压力通用模型,解决了现有方法不能描述带裂缝的储层岩石的数学难题。根据分形理论推导出了电阻率指数与相对渗透率及毛管压力的相关关系,首次建立了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李克文教授还提出了开发已报废油田的热-电-油联产新理论和新方法,丰富了油气田开发理论,这些创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多年来,李克文教授主持过国内外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油气田开发分形理论、油气田开发实验新方法、油藏非均质性描述、 油气田伴生地热工程及发电、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及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荣誉
  1.荣获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2003年颁发的杰出编辑奖
  2.荣获美国地热协会2002、2005、2006年度最佳论文奖
  3.美国岩心分析家协会于1998年授予终身会员
  4.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1995年评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5.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工作经验
  2010-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2005-2010: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教授
  1999-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资深研究员,SGP研究所经理
  1997-1999:美国油藏工程研究所,工程师
  1995-1997:法国石油研究院,博士后
  1992-1995: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CNPC),高级工程师及油层物理室主任
  1990-1992: 中国矿业大学选矿系(北京),博士后
  学历
  1989年: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油田开发工程博士学位
  1987年: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油田开发工程硕士学位
  1984年:在湖北江汉石油学院开发系获采油工程学士学位
  代表性论文
  1.Yu, Y. and Li, K.: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Profile in Heavy Oil Wells with Injection of Light Oil Diluent”,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cepted), 2011.
  2. Li, K., Liu, Y., Zheng, H., Huang, G., and Li, G.: “Enhanced Production in Gas-Condensate Reservoirs by Wettability Alteration to Gas Wetness: Experimental Studie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 DOI:10.1016/j.petrol.2011.08.001, 2011.
  3.Li, K. and Guan, Y.: “Effective-Well Method for Matching and Predicting Oil Production,”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DOI: 10.1007/s11242-011-9850-6, 2011.
  4.Li, K. and Zhao, H.: “Fractal Prediction Model of Spontaneous Imbibition Rate,”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DOI: 10.1007/s11242-011-9848-0, 2011.
  5.Li, K.: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stivity Index, Capillary Pressur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DOI: 10.1007/s11242-011-9745-6, V. 88(3), P. 385, 2011.
  6.Li, K.: “Analytical Derivation of Brooks-Corey Capillary Pressure Model Using Fractal Geometry and Evaluation of Rock Heterogeneity”,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doi:10.1016/j.petrol.2010.05.002.
  7.Li, K., Nassori, H., and Horne, R.N.: “Experimental Study of Water Injection into Geothermal Systems,”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DOI: 10.1007/s11242-010-9579-7, 2010.
  8.Li, K.: “More General Capillary Pressur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Models from Fractal Geometry”,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doi: 10.1016/j.jconhyd.2009.10.005, 2010.
  9.Li, K. and Horne, R.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Water Injec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DOI 10.1007/s11242-009-9473-3, 2009
  10.Stacey, R., Li, K., Horne, N.: “Investigat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as a Technique for Real-Time Saturation Monitoring,” SPEJ, March, 2009.
  11.Li, K. and Horne, R.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ractal Analysis of Heterogeneity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ocks,”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DOI: 10.1007/s11242-008-9295-8, 2009.
  12.Li, K. and Horne, R.N.: “Estimation of wettability in gas-liquid-rock systems,” Geothermics (2008), doi:10.1016/j.geothermics.2008.03.002.
  13.Li, K. and Horne, R.N.: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out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i:10.1016/j.petrol.2008.03.002, 2008.
  14.Li, K.: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wo-Phase Relative Permeability from Resistivity Data in Porous Media,”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2007), DOI 10.1007/s11242-007-9178-4.
  15.Li, K. and Horne, N.R.: “Modeling of Oil Production by Gravity Drainage,”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i: 10.1016/j.petrol.2007.06.002, 2007.
  16. Chen, C.Y., Li, K., and Horne, R.N.: “Experimental Study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Effects on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in a Fracture,” SPEREE, pp. 514-526, Oct., 2007.
  17.Li, K. and Horne, R.N.: “Systematic Study of Steam-Water Capillary Pressure,” Geothermics, 36 (2007) 558–574, doi:10.1016/j.geothermics.2007.08.002.
  18. Zhou, Z., Wang, X., Xu, Y., Zhao, Z., and Li, K.: “New Formula for Acid Fracturing in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eld Application,”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i:10.1016/j.petrol.2007.04.007, 59/3-4 pp. 257-262, 2007.
  19.Li, K. and Williams, W.: “Determination of Capillary Pressure Function from Resistivity Data,”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2006), DOI 10.1007/s11242-006-0009-9.
  20.Li, K. and Horne, R.N.: “Generalized Scaling Approach for Spontaneous Imbibition: An Analytical Model,” SPEREE (June, 2006), 251-258.
  21. Li, K. and Horne, R.N.: “Comparison and verification of production prediction model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6), doi:10.1016/j.petrol.2006.08.015.
  22.Li, K., Chow, K., and Horne, R.N.: “Influence of Initial Water Saturation on Recovery by Spontaneous Imbibition in Gas-Water-Rock System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SPEREE (August, 2006), 295-301.
  23.Li, K., and R. N. Horne (2006): “Comparison of methods to calculate relative permeability from capillary pressure in consolidated water-wet porous media,” Water Resour. Res., 42, W06405, doi:10.1029/2005WR004482.
  24.Li, K.: “Scaling of Spontaneous Imbibition Data with Wettability Included”,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06), doi: 10.1016/j.jconhyd 2006.09.009.
  25.Li, K. and Horne, R.N.: “Fractal Modeling of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for The Geysers Rocks,” Geothermics, 35 (2006), 198-207, doi: 10.1016/j.geothermics.2006.2.001.
  26. Li, K. and Horne, R.N.: “Computation of Capillary Pressure and Global Mobility from Spontaneous Water Imbibition into Oil-Saturated Rock,” SPEJ (December 2005), 458-465.
  27.Li, K. and Horne, R.N.: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Production Decline Curve Analysi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SPEREE (June 2005), 197-204.
  28.Li, K. and Horne, R.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as Slippage in Two-Phase Flow,” SPEREE (December 2004), V.7 (6), 409-414.
  29.Li, K. and Horne, R.N.: “An Analytical Scaling Method for Spontaneous Imbibition in Gas-Water-Rock Systems,” SPEJ (September 2004), 9(3), 322-329.
  30.Li, K. and Horne, R.N.: “Steam-Water and Air-Water Capillary Pressures: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J.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 (July 2004), V.43, No. 7, 24-30.
  31.Li, K. and Horne, R.N.: “An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Steam-Water Capillary Pressure,” SPEREE (December 2001), p.477-482.
  32.Li, K. and Horne, R.N.: “Characterization of Spontaneous Water Imbibition into Gas-Saturated Rocks,” SPEJ (December 2001), 6(4), p.375-384.
  33. Li, K. and Firoozabadi, A.: “Experimental Study of Wettability Alteration to Preferential Gas-Wetness in Porous Media and its Effect,” SPEREE (April 2000), 139-149.
  34.Li, K. and Firoozabadi, A.: “Phenomenological Modeling of Critical Condensate Saturation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in Gas Condensate Systems,” SPEJ (June 2000), V.5 (2), 138-147.
  代表性著作
  1.李克文,沈平平:<<原油与浆体流变学>>,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ISBN7-5021-1246,1994
  2.沈平平,李克文等:<<油层物理实验技术>>,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ISBN7-5021-1367,199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导师姚艳斌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导师姚艳斌介绍:
  姚艳斌,男,1978年12月出生,河北涉县人,博士,副教授。于2008年1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得“能源地质工程”博士学位,于2009年4月留校任教,2010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主要从事“煤层气储层地质与工程”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曾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7篇被SCI检索,3篇被ISTP检索,13篇被EI检索,参与编写专著1部。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5次。目前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Fuel》、《Energy & Fuels》等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审稿人。曾获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目前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煤与煤层气地质学》、《煤储层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学》、《岩石室内研究方法》和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面分析技术及应用》。
  目前负责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1] 2009-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煤储层非均质制约下的煤—水—气相互作用机制研究”(项目负责); [2] 2008-2012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煤层气开发储层动态地质效应”(专题负责) [3] 2008-2015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煤储层特性精细描述技术”(专题负责); [4] 2009-2015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19任务“韩城示范区及周边煤层气有利开发区块优选”; [5] 2009-2015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19任务“柳林地区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开发地质效应分析”; [6] 2010-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产煤层气储层物性精细定量表征与动态预测”; [7] 2010-2011年: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项目“三江-穆棱河含煤区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 [8] 2010-2011年: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中高煤级煤储层孔裂隙演化及对渗透性的控制机理研究”。
  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
  [1] Petr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als by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Fuel, 2010, 89 (7), 1371-1380; [2] Non-destru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oal samples from China using microfocus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09, 50: 113-123;
  [3]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its geological controls in the Weibei Coalfield, South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09, 78(1): 1-15;
  [4] Frac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eepage-pores of coals from China: an investigation on permeability of coals. Computer & Geosciences, 2009, 35:1159-1166;
  [5] Fractal characterization of adsorption-pores of coals from North China: An investigation on CH4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08, 73: 27-42;
  [6]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evaluating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8, 82(6): 1253-1270;
  [7]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s and fractures in coals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0, 53 (6), 854-862.
  招生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能源地质工程;
  研究方向:煤层气地质与开发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邮编:100083
  电话:010-82320892; 13466390066 Email: yyb@cugb.edu.cn ; yaoyanbin@126.co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导师鞠斌山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研究生导师鞠斌山介绍:
  鞠斌山,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油藏描述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习经历
  学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专业(1992-1996);
  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1996-1999);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2004-2006);
  博士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2009-2010)。
  工作经历
  1999-2004: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6-现在: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油气田开发理论及应用;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技术;油气与环境渗流理论及应用;
  CO2地质埋存及驱油技术。
  招生专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教学工作
  为本科讲过《油层物理学》、《渗流力学》、《油藏工程》、《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工程流体力学》等多门课程;为研究生讲过《渗流物理》、《高等油藏工程》等多门课程。北京市精品课《油藏描述基础》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参编教材2部。
  科研概况
  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油藏描述和非常规油气渗流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完成各类纵、横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的科研项目涉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储层岩石润湿性变化规律及对驱油效率影响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制、稠油出砂油藏渗流场变化机理及动态预测、调剖井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与实现(国家重大专项的专题)、二氧化碳与原油体系相态参数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国家重大专项的专题)、油藏精细描述、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留学做博士后期间,在Hossein Kazemi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领导的课题组从事CO2地质埋存及驱油、裂缝油藏数值模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成功开发《变渗流系统物性油藏数值模拟器》、《油藏调剖数值模拟器》、《CO2地质埋存与驱油全隐式非等温组分数值模拟器》3套,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学术论文与交流
  以第1作者署名发表学术论文40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9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4篇)。多次参加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举行由SPE和AAPG等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目前为《Energy & Fuels》、《SPEJ》和《Energy》等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的审稿人,代表性论著如下:
  1. Study on Fluid Flow in Nonlinear Elastic Porous Media: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Approache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76(3)2011, 205-211, [SCI检索,影响因子1.065]
  2.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nanoparticle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Powder Technology 192 (2009) 195–202 [SCI 检索,影响因子:1.745 ]
  3. A Study to Prevent Bottom Water From Coning in Heavy-Oil Reservoirs: Design and Simulation Approaches,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 ASME, September,2008,Vol. 130, No. 3., P201-210. [SCI 检索,影响因子:0.512]
  4. A New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the Onset and Effects of Fines Mobilization,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10,2007 (SCI 检索,影响因子:1.012).
  5. Modeling Formation Damage and Wettability Alteration Induced by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Percolation Performances During Oil Production, SPE 129803, CPS/SPE International Oil & 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in China held in Beijing, China, 8–10 June 2010. [ (EI检索]
  6. 水驱开发油藏原油黏度变化规律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1)99~102, EI 检索)
  联系方法: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邮 编:100083
  电 话:010-82320972,82322754
  电子邮件:jubs2936@163.co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能源学院具有一级学科点2个,二级学科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另外,在2个专业(3个方向)上招收本科生。
一级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二级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
油气田开发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
能源地质工程
油气井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
矿产普查与勘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能源地质工程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
矿产普查与勘探
油气田开发工程
能源地质工程
油气井工程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
地质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学位授权点简介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
矿产普查与勘探
油气田开发工程
能源地质工程
油气井工程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
地质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专业简介

重点学科
能源学院具有一级学科点2个,二级学科点4个。
一级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二级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
油气田开发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
能源地质工程
油气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