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1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北京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 [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单位代码:10027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邮政编码:100875 | |||
---|---|---|---|---|---|
联系部门: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 电话:58801013 | 联系人:范丽娜 |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学习方式 |
招生 人数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14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 24 | ||||
020100理论经济学 | 17 | 接收推免生12人左右 | |||
01不设方向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915西方经济学 | 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英语(口试), 面试 | ||
020200应用经济学 | 7 | 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 | |||
01不设方向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915西方经济学 |
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英语(口试), 面试 |
2016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考研调剂方案
1.我院接收第一志愿报考我院考生的调剂申请
2.申请调剂的考生,初试成绩需通过我院的复试分数线
3.经过复试,原报考专业未被录取,可以申请调剂到其他专业
4. 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优先录取,调剂考生录取时,初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复试成绩即总成绩,并按复试总成绩排名录取。
5. 经调剂复试,学院拟录取的考生,还须提交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审批,通过的才能被学校拟录取。
6. 被学校拟录取的调剂生(既包括第一志愿报考外校调剂考生,也包括本校内部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申请调剂、确认复试、统一录取、确认录取等调剂手续。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
020202区域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考研招生联系方式
院系所名称 | 联系老师 | 联系电话 | 办公地点 |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 范丽娜 | 58801013 | 主楼A区616室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6月。研究院成立九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务院税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世界银行、山西省和成都市等若干省市委托的70多项重大课题,一批研究成果公开出版。其中《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获得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和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效力评估与优化组合”的成果《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一书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课题《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应急课题A级优秀成果。
研究院现招收宏观经济与管理、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方向的博士生和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硕士生,开设“宏观经济理论前沿”和“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学”等多项课程。李晓西教授于2005年和2006年先后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九年来,教育部和学校领导一直给予研究院极大关怀和支持。研究院有决心在社会各界和学校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聚贤为国、励志成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多科研成果,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