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研学子在初试的时候表现的很是奋勇直前,无所畏惧,而在复试的时候却开始灰心丧气,心里开始没有底气,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表现行为。考研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推免生多了很多,而相对的统一考试的名额缩减了,很多好学校刷下来的生源也来争抢了,所以很多人畏惧了。

  本科无科研论文发表——没货

  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平平,那么一两篇在校期间发表过的论文绝对会成为你的加分项,因为科研论文是你写论文和科研能力的一种体现。但是,如果你没有这项特技也不要在考场上直不起腰来没有自信。发表论文也有高门槛,如今一篇专业期刊论文的发表要花费几千元不等的版面费,因此你要相信大多数的考生都是没有发表过论文的,即使有这个必杀技,也要看现场的发挥情况定乾坤。不要在还没上考场前就把自己否定了,挺直腰板,要让老师们看到你自信的微笑。

  跨专业考生不专业——没底

  跨专业考生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他们往往比本专业的考生们准备的时间早,心里承受的压力也大,因此复试中,面对本专业考生的竞争,他们往往底气不足,担心老师会觉得他们不专业。其实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在复试中导师最爱问跨考生这类的问题。但是跨考生在考试中也不要怂。提前思考如何给导师们吃下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对你的专业能力给予肯定;其次在考场上要保持一个谦虚好学的态度,让老师知道即使你的专业基础较弱,但是也是一棵可以雕刻的朽木。

  提前联系不上导师——没谱

  复试和调剂是有差别的,调剂需要提前和导师们联系,确保有没有名额。但在复试中考生们没有必要提前和导师联系,2014年教育部也曾专门下发通知,严禁命题老师参与考研培训和个人辅导,确保导师和考官在复试前不与考生单独接触。老师认为,复试前考生与导师最应该有联系就是多翻阅他们发表的论文,了解的最新研究的领域,这才是真正会帮到你的才能,在考场上我们只能靠自己!

  对于考研初试成绩不太理想,要到处调剂的学生而言,复试是一个漫长而又煎熬的过程,这需要我们要有强大的决心与意志力。只要你想上,只要你不想让自己一年甚至是两年的努力白费,那你就该坚持到底。上了考场就忘却一切,其实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没有必要担心太多。只要有梦想,只要我们坚持着,总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