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考研派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QQ咨询:
下面是关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的心得体会基本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考研背景(动机、原因)
  今天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教育学原理考研经验,我是2013年的毕业生,大概从大二开始确定要考研,那个时候就基本把教育研究作为了我的追求,但是这条路注定是坎坷的。2012年的暑假正是开始准备考研,但是由于学习方法等各方面原因,2013年的考场上,我败得很惨,专业课简直是惨不忍睹。带着巨大的失落感,我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找到一份可能在大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把那份追求放下,也有一些厌倦了完全重复性的无法实现自我更新的工作,于是14年8月份我决定辞职,重走考研之路。
  2、考研经历(课程在考研备考中的作用)
  因为在13年考研中我的专业课实在是惨不忍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把专业课放在首位,在查阅和咨询了十来家培训机构后,我最终选择了教育。一方面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意识到了看教育学的那五本经典教材的重要性,所以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教材一直没有放下;另一方面是在听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把知识和考点进一步的系统化,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从第一轮的基础,到第二轮的强化一直到最后的冲刺模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越来越清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有老师的鼓励和指导,真的非常感谢!
  3、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建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
  (1)专业课复习建议
  第一、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复习。自主命题的指定参考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就统考而言,教育学试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重视对教育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单纯靠看一些大纲解析或者指导书是不够的,所以要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去理解知识点。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先大致浏览一遍教材,了解基本内容。第二遍要认真阅读,参照往年真题和大纲,做好笔记。第三遍可以结合笔记或者大纲解析之类的参考书,形成知识结构。
  第二、一定要构建知识结构。专业课知识如果在大脑中是零散的,既容易遗忘,又处理不好那些考查综合能力的大题。所以无论是在看教材的过程中,还是在直接看参考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构建。如教育学原理一共有几章,各章的标题是什么,各章又具体分为哪几个大问题,大问题下面又有哪几个要点,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各章节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各章节乃至各学科的知识是怎样前后呼应的,这些也是在复习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加深对教育学的总体理解。其实根据教育学考研大纲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知识结构,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教材以及相关知识,把大纲进一步的具体化。
  第三、一定要研究真题。就统考来说,通过研究真题可以发现,重要的知识点其实变化不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大题来说,重要的考点在真题中其实是能够发现的。而且很少出现重复性的考点,至少在考查方式上是有变化的。总起来说,研究真题的作用首先在于知道真题的出题方式和思路,单纯死记硬背的题目越来越是少;其次摸清考试重难点,复习起来有针对性。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的,不要投机取巧。
  (二)公共课复习建议
  对于英语来说,最为基础的是单词,第一轮复制中我的英语全用来背单词了。在整个复习阶段,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背单词最好不要停,特别是到最后阶段,可以在学累的时候拿出点儿时间浏览和温习单词。最为关键的是真题。个人感觉英语最好的资料就是历年真题,简单说来,只要能够把历年真题全弄透了,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理解,没有一篇作文不熟悉,那么基本可以说,考研英语没啥问题了。
  对于政治来说,个人感觉报个辅导班还是比较靠谱的。特别是到了最后阶段,各个机构的押题非常重要。
  4、对2016学弟学妹的鼓励与指导!
  第一、坚持。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尽量保持积极地备考心态。出现压力大、学不进去、迷茫等负面情绪很正常,特别是到了冲刺阶段。或者去想一想读研时的美好生活,或者去操场跑两圈,或者去看一场电影等等,总之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尽量保持积极心态。我后来反思13年的失败,没有良好的心态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找几个研友,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第四、要有学习计划。从整个考研过程规划,到月计划、周计划乃至每天的计划,尽量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习状态等规划好,并努力完成,并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