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QQ咨询: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复旦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复旦大学王牌专业排名】【复旦大学考研难吗】【2021复旦大学考研群】【复旦大学研究生学费】【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考试科目 备注 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计划
020206(学术学位)国际贸易学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6经济学综合基础 1.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2人。
2.学制3年。
复试科目:①068001外语②068002专业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068003世界经济②068004公共经济学
1 学科与专业概括  
   
(1)国际贸易学科是经济学尤其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已有伯蒂尔·俄林(Bertil Ohlin)(瑞典)、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美国)等经济学家因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基础深厚、研究领域广泛。目前,随着微观数据的可得性增强与广泛应用,该学科逐渐将贸易、投资、外包、金融(包括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财务等)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围绕企业的贸易和投资等国际化行为与国际经贸活动,广泛涉及企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金融和财务等专业领域。具体来说,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动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异质性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证研究;全球价值链与增加值贸易(value-added trade)研究;国际贸易政策、全球多边贸易和投资体制及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国际贸易与金融、环境、服务、劳工、增长等相关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  
   
(3)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科围绕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紧跟国际前沿,关注以上四个研究领域和方向,正在形成具有复旦特色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和培养体系,为培养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中高级国际贸易专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 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应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并积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应养成诚实守信的治学态度与高尚的学术道德;形成良好的学术意识、学术交流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研究的学术热情和学术能力。  
   
(3)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开放、进取、务实的积极心态与基本素养。  
   
(4)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  
   
   
   
3 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较为扎实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与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和研究,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系统全面地掌握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别经济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中外经济史以及特定领域包括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发展史。  
   
(3)应系统扎实掌握国际贸易的纯理论、政策原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技术;了解国际贸易学说史以及真实世界中的国际贸易发展史。  
   
(4)通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贸易改革、贸易政策和贸易实践;了解美国、欧盟、日本等不同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发展、贸易政策和贸易实践;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  
   
(5)初步具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从事研究工作或在政府和实务部门从事涉外经济研究或管理工作的良好素质和能力。  
   
   
   
   
   
   
01(全日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全日制)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03(全日制)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04(全日制)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  
05(全日制)国际服务贸易  
06(全日制)全球价值链与增加值贸易  
07(全日制)国际贸易与金融发展  

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专业排名

应用经济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大学 A+
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中央财经大学 A+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 东北财经大学 A
6 上海财经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8 清华大学 A-
9 南开大学 A-
10 复旦大学 A-
11 江西财经大学 A-
12 山东大学 A-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4 西南财经大学 A-
15 西安交通大学 A-
16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18 天津财经大学 B+
19 辽宁大学 B+
20 吉林大学 B+
21 南京大学 B+
22 东南大学 B+
23 浙江大学 B+
24 浙江工商大学 B+
25 山东财经大学 B+
26 武汉大学 B+
27 华中科技大学 B+
28 湖南大学 B+
29 中山大学 B+
30 暨南大学 B+
31 浙江财经大学 B+
32 北京理工大学 B
33 北京工商大学 B
34 山西财经大学 B
35 大连理工大学 B
36 同济大学 B
37 华东师范大学 B
3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B
39 上海大学 B
40 南京财经大学 B
41 安徽大学 B
42 中国海洋大学 B
43 武汉理工大学 B
44 广西大学 B
45 重庆大学 B
46 云南财经大学 B
47 东北师范大学 B-
48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49 华东理工大学 B-
50 苏州大学 B-
51 南京师范大学 B-
52 浙江工业大学 B-
53 安徽财经大学 B-
54 华侨大学 B-
55 河南大学 B-
56 中国地质大学 B-
57 湖南科技大学 B-
58 四川大学 B-
59 兰州大学 B-
60 重庆工商大学 B-
6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62 军事经济学院 B-
63 北京师范大学 C+
64 吉林财经大学 C+
65 南昌大学 C+
66 济南大学 C+
67 郑州大学 C+
68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69 华中师范大学 C+
70 长沙理工大学 C+
71 华南师范大学 C+
72 广东财经大学 C+
73 西北大学 C+
74 新疆财经大学 C+
75 西安财经学院 C+
76 宁波大学 C+
77 河北经贸大学 C+
78 北京科技大学 C
79 河北大学 C
80 内蒙古大学 C
81 上海师范大学 C
82 华东政法大学 C
83 中国矿业大学 C
84 江南大学 C
85 江苏大学 C
86 江苏师范大学 C
87 浙江理工大学 C
88 山东理工大学 C
89 海南大学 C
90 西南政法大学 C
91 西南民族大学 C
92 贵州财经大学 C
93 云南大学 C
94 兰州财经大学 C
95 南京审计大学 C
96 中国石油大学 C
97 中央民族大学 C-
98 中国政法大学 C-
99 天津工业大学 C-
100 天津商业大学 C-
101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102 安徽工业大学 C-
103 广西师范大学 C-
104 贵州大学 C-
105 云南师范大学 C-
106 陕西师范大学 C-
107 石河子大学 C-
108 西安邮电大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