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直系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考研派】为大家提供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考研招生章,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95%的同学阅读了:2020研究生招生简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19]】【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考研难吗】【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一、学校概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以工学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信息特色鲜明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有清河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占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3.32万平方米。学校总用地规模1183.6亩的新校区已于2018年全面开工,2020年基本建成。

  学校从1981年起,开始以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名义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3年取得独立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覆盖了工、管、理、经、法等5个学科门类,同时还拥有工商管理专业硕士、会计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和8个工程硕士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工程中心1个。学校按照“学科群”专项、“信息+”专项和常规项目三个类别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力争202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46人,其中52.7%具有博士学位,54.5%具有高级职称;双聘院士7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肓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北京学者2人,长城学者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9个,北京市教学名师13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创新团队24个、创新人才15人,青年拔尖人才46人,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107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3人。各类硕士生导师56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8名。目前,在校研究生近1500人,留学生174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提供科技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科研总经费连续10年较大幅度增长,发明专利授权数年均50余项,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9亿元。参股的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高校中首家上市企业。

  国际化办学不断拓展。设有国际交流学院,积极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已与近80所国(境)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首批成员。聘请10位国外大学校长担任校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聘请蒙代尔等35位世界知名学者担任荣誉教授,联合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牵头成立先进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

  当前,学校正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继续推进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差异化发展,朝着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大步迈进!

  二、学院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系、经贸系组建而成。学院秉承“关爱学生、尊重教师、崇尚学术、民主决策”的学府文化,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领域专业人才,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

  学院自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设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工业工程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15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4人。教师中有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有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的青年骨干;有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其他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与理事;还有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国家注册审核员、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资产评估师、企业独立董事的行业或职业人才。

  学院拥有三个北京市级科研平台:绿色发展与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知识管理研究基地、面向北京世界城市循环经济体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人才强校计划学术创新团队——知识管理研究创新团队、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七个校级研究机构——知识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服务质量建设研究院、品牌管理研究院、创新创业研究院、新媒体大数据智能创新联合实验室、中国信息化与乡村振兴研究院。

  学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几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学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性行业科技奖励6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爱尔兰科克大学开展了2+2和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合作开展学生交换培养及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鲍灵格林大学开展2+2和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开展学生交换培养及3+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瑞典哈穆斯塔德大学开展本科生3+1模式和研究生2+1模式的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温莎大学和意大利罗马外国语学院开展了短期交流模式的合作办学。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本学科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解决国家、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组织中的各种管理问题,对企业及其它类型组织系统的经营、管理、评价及其它相关决策与项目管理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从事知识管理、系统工程、数据分析、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本学科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90%,具有电子信息、数学等理工教育背景的比例达40%,同时还聘有双聘院士、企业导师、海外导师等。本学科教师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重要横向课题100余项,毕业生主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企业从研究与管理工作,考博或出国深造的人数约占30%。

  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本学科紧密围绕我国及首都社会经济发展重点,依据自身教学、研究资源和长期积累,本着“学科为主、需求导向、突出特色、加强实践、优化过程”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学术研究视野的培养,使其了解工商管理学科前沿问题和动态趋势;注重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激发其学术创新能力,并能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对学生严谨学风的培养,使其在科学研究中遵循学术研究准则,崇尚学术研究道德,谨守诚信、独立和相互尊重的学术精神。

  本学科设有科技创新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4个研究方向。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化的传统优势,在行业特色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立足于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创新管理、战略管理、质量管理等前沿理论,重点探究并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或政府等决策部门提供服务。

  本学科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占60%以上。此外,依托校友及社会资源,聘请了40余位企业界知名人士以及海外学者担任学生校外导师。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重要横向课题4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0多部;部分研究成果直接被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等部门所采纳。毕业生多任职于金融企业、国有企业、科研设计单位等。

  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理论、运行规律和机制,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的学科。本学科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应用性强、学生适应面广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理论创新与解决实际经济与金融问题的能力。学科设有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四个学科方向,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等宏观经济政策,推进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融合式全流程协同育人,将研究成果、先进经济模式和创新等内容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着力培养经济与金融方面高级专业人才。

  本学科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5%,并拥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导师队伍,在国民经济、产业经济、金融与数量经济等领域为政府相关机构与企业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借助北京市各类金融机构、创业科技园企业等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近5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重要横向研究项目,长期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发改委等机构提供有关政府咨询、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与咨询服务;多次举办“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讨会”,每年与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联合举办全国性的就业模拟大赛。本学科毕业生多在政府部门、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

  四、工业工程领域专业硕士

  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方法,熟知生产运作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服务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能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懂经济、精管理、通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领域设有三个研究方向:生产运作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项目管理。学科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健全规范的专业管理制度;此外,学科与政府、研究机构及大量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为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奠定雄厚的平台资源基础。

  本学科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先后有15人次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讲学、交流或合作,同时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主持或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重要横向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近20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与北汽福田、联想北京厂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实证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本学科就职单位多为与工业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有关的研究所、行业协会和电子信息类企业。

  五、工商管理硕士(MBA)

  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面向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掌握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熟悉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创新务实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该学科设有四个研究方向,即知识管理与智能决策、财务决策与风险管理、企业成长与资本运作、生产管理与服务运营。学科基于学校行业背景与优势专业,确定项目定位与培养目标;选聘高水平企业导师、建设MBA教学实践基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以MBA案例大赛为抓手,提升MBA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此外,还从MBA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展全过程、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

  本学科利用科研平台加强团队中导师与优秀院校的合作和学习,提升导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实行双导师制,拥有专任教师45人,校外优秀导师40人。毕业生所在行业和职业领域体现我校行业优势和培养方向,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毕业生所在行业和职业领域分布统计表明:63%的毕业生进入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和金融投资业从事工作或自主创业;62%的毕业生从事生产管理与服务运营、财务决策与风险管理、知识管理与智能决策、企业成长与资本运作相关的工作,多名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和所学知识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六、会计专业硕士(MPAcc)

  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直接面向职业需求,致力于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以及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于北京市及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行业领域涵盖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及其他中介机构等。

  本学科以会计理论与方法、审计理论与方法、股权融资管理、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管理、财务分析和税务相关法律及相关知识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师资队伍中,6人为正教授,1人为中国会计学会理事,1人为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副会长;6人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1人为注册税务师。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中,涌现出一批全国教学名师。近5年承担国家人文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基金4项,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学校与北京10多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组成了“财会审产学研联盟”,在北京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

  三、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考我校各学科的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与自己本专业相同或相近学科,且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获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②进修过普通高校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五门以上,并提供正式成绩单),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本人报考方向与该研究课题相关且本人发表1篇以上文章,同时文章内容与报考方向相关。

  注:同等学力报考者由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后,方准许报考并发放准考证。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加试合格后方可录取。

  对原来明确规定按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须加试本科课程的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新纳入准考范围的自考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复试是否加试由招生学院自主确定。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硕士(MBA)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8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一个专业。

  (2)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提前确认符合报名条件后再进行网上报名;须携带真实材料进行现场确认。

  (3)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5)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属于一区。

  (6)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统考和联考,否则取消推免生资格。

  (7)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二)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现场确认时间

  2018年11月8日--10日,各报考点接待考生办理现场确认手续。考生本人须到选定的报考点确认报考信息和拍摄电子照片。未在规定时间确认网报信息的考生,报名无效。

  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工商管理硕士(MBA)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务必于规定时间内,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当学期已经注册的学生证,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自学考试机构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网上报名编号以及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到所选择的报考点指定的场所,进行原件查验、现场照相等确认信息工作。

  (2)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含报考类别/录取类别等)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前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及复印件。

  特别提示:选择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1161)的考生,必须以网上银行的方式,于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网上报名期间进行网上支付报名费。选择北京地区以外考点的考生,根据当地考点要求缴纳报名费。考生未按要求,错选报考点、报考单位、考试方式,或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报名无效。此时,考生若要正确报名,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10月31日前,重新报名、缴费,逾期亦不再补报。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五、考生资格审查

  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后,再准予考试。

  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六、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时间和方式: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四)具体考试时间及科目:

  12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业务课一;下午业务课二

  (五)考试大纲及命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全国联考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适用MBA和MPAcc)。

  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其他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我校统一组织,各科目的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在我校网上公布。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办公室不提供近年专业课试题。

  (六)初试成绩约二月中下旬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网址http://yz.chsi.com.cn)。

  七、复试

  1.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复试办法和程序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2019年4月底前完成,请各考生届时关注。

  2.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必须加试至少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具体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由所在学科组指定。

  3.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我校硕士研究生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4.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

  八、调剂

  待初试结束后,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而定。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九、体检

  考生复试时应按招生单位规定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复试通知。

  十、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招收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实行协议制。我校将在考生录取前,与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之间分别签订协议。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

  十一、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标准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工学类7000元/生/年,管、理、经、文、法学类6500元/生/年。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工程硕士7000元/生/年;工商管理硕士(MBA)58000元/生,分两年收取。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工程硕士30000元/生,为入学时一次性收取;工商管理硕士(MBA)拟58000元/生,分两年收取,会计专业硕士(MPAcc)拟38000元/生。

  4.以上学费标准具体金额以上级批复为准。

  (二)奖助学金体系

  学校研究生奖学金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三部分构成。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20000元。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三个等级。一等奖每人每年110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6000元,三等奖每人每年4000元,奖项覆盖学校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的90%。专项奖学金包括研究生科技成果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等。

  学校研究生助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7000元/生/年,按每年10个月发放,覆盖面100%)、三助一辅津贴(助教、助研、助管及助理辅导员,其中助研津贴第一学年3000元/生/年,第二、三学年4000元/生/年,覆盖面100%)、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等部分构成。

  十二、其他说明

  (一)招生规模:2019年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为56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为31人,待教育部2019年招生计划下达后,若有调整,将及时更新。

  (二)2019年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只限于计算机技术(085211)、工商管理(1251)、会计(1253)三个专业学位点。

  (三)学制: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除MBA学制为2年外,其它学科专业的硕士生学制均为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用弹性学制,一般为3-5年。

  (四)2019年我校没有任何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专项计划的招生计划。

  (五)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六)如本简章与教育部及北京教育考试院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规定冲突,按教育部及北京教育考试院文件执行。

  (七)招生单位信息:

  招生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单位代码: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点代码:116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办公室(3办150)

  邮政编码:100192

  联系电话:010-62843704;传真号码:010-8242683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与培养办公室邮箱yzbzhang@bistu.edu.cn

  学院联系人:何老师

  电话:82427135/18813169509

  邮箱:jingguanyz@bistu.edu.cn

  MBA中心招生电话:82426013

  MBA中心招生邮箱:mba@bis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