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侯猛的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考研派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哦)
为你答疑,送资源
95%的同学还阅读了: [2020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历年】] [北京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北京大学考研难吗]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排名] [北京大学考研群]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费] [北京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2021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侯猛正文
►教育背景
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98)、法学硕士(2001)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4)
►工作经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专职编辑(2004年7月至2006年5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07年9月至2013年12月)
纽约大学法学院亚美法研究所,访问学者(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
►研究领域
社科法学、政法制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
►研究成果
[专著]
1、《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学术文章]
CSSCI法学期刊
1、“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法商研究》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5年第2期转载)。
2、“‘党与政法’关系的展开——以政法委员会为研究中心”,《法学家》2013年第2期。
3、“社科法学的跨界格局与实证前景”,《法学》2013年第4期。
4、“从校车安全事件看国家的给付义务”,《法商研究》2012年第2期(《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第3期转载)。
5、“进京上访的社会管理”,《法学》2012年第5期。
6、“权利观念的中国化──从民族国家选择到社区伦理挑战”,《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
7、“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中外法学》2011年第3期。
8、“政法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9、“进京接访的政法调控”,《法学》2011年第6期。
10、“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的角度切入”,《法学》2010年第8期。
11、“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法商研究》200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转摘)。
12、“人类学语境中‘镶嵌’的权利”(笔谈),《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13、“法律和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2期转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5期转载)。
14、“数据如此分组能否真实反映法学现状──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法学部分’”,《法学》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8年第7期转载)。
15、“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的流动分析”,《法律科学》2006年第2期。
16、“最高法院大法官因何知名”,《法学》2006年第4期。
17、“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18、“经济体制变迁中的最高人民法院(1949-1978)”,《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19、“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内部管理费用为分析视角”,《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
20、“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规制经济──外部协调成本的考察”,《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21、“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功能──再评‘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法学》2004年第12期。
CSSCI非法学期刊
1、“精英法学院的形成与转型:个案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
2、“迈向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法院研究──司法活动中人类学方法的运用”,《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0期。
3、“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最高人民法院如何改革司法”,《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5、“法律引证的制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6、“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与中国宪法学发展”,《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
CSSCI法学集刊
1、“CSSCI法学期刊:谁更有知识影响力?”,《北大法律评论》第10卷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1期转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5期论点摘登)。
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
1、“村规民约的司法适用”,《法律适用》2010年第6期。
2、“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分析报告(2007)”,《法律适用》2008年第5期。
3、“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分析报告(2006)”,《法律适用》2007年第4期。
4、“美国最高法院对经济的影响力:一个述评”,《法律适用》2006年第8期。
其他刊物
1、“法律职业与国家建设”,《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11期。
2、“对‘混混’研究的质疑”,《法律和社会科学》第8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判决书对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法律和社会科学》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后普法时代的法律传播和公民守法”,《清华法学》第十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最高人民法院的功能定位”,《清华法学》第七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最高法院公共政策的运作:权力策略与信息选择”,《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转型社会的乡村法律民族志:方法与对象”,《清华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
[编辑作品]
1、《司法、政治與社會:中國大陸的經驗研究》,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版(與林端、尤陳俊合編)。
2、《法律与人类学:中国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与朱晓阳合编)。
►荣誉奖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林生奖教金”(2011)
►其他事项
《法律和社会科学》集刊(CSSCI)创刊编辑、负责人
“社科法学连线”(LawandSocialSciencesUnion)共同发起人
电子信箱:houmeng@pku.edu.cn
本文来源:http://m.okaoyan.com/_m/beijingdaxue/daoshi_113852.html